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28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58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幽门螺杆菌群体遗传中多态现象与选择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人群感染率最高、株间变异最多、临床差异最大的细菌之一,这些特性一度给诊疗工作带来许多困惑。Martinetal曾这样写道:将Hp冠以“坏的”、“非常坏的”头衔的同时,一定还有“中性的”或“好的”菌株存在。随着群体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Hp具有的庞大异质性逐渐浮出水面。Hp基因确有许多中性变异,也确有一些变异以不同的毒力梯度(Viralene egradiant)作用于宿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Hp的病原学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2.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p16基因甲基化对肺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YP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及p16基因甲基化对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肺癌患者47例及同期无呼吸系统疾病又未患任何肿瘤同性别者94例作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等技术,检测CYP1A1的基因多态性和p16基因甲基化。结果CYP1A1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CYP1A1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p16甲基化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检出率分别为44.7%(21/47)、17.0%(8/4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P1A1基因多态性不增加患肺癌的危险,p16甲基化与肺癌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p16甲基化与CYP1A1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背景: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是探索其病因的主要方法之一,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象:选择2003-03/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男女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为患者组,男95例,女99例;年龄15~59岁。同期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按与患者组年龄,性别相当的条件招募的健康者187人为对照组,男88人,女99人;年龄18~42岁。本人及家庭无精神病史。两组对象均为湖南汉族(同民族的遗传同质性比较好)人群,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本人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方法:①评定精神病性症状的有无及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包括阳性症状量表(7项),阴性症状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16项)及3个补充项目评定攻击危险性(7项评分:1为无,7为极重度)。评定于患者入院当天,在病房内完成。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纳入对象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基因型的分布频率。③各组间频数比较用χ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的分布频率。②不同基因型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得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健康者187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组的C/T基因型分布频率(26.8%)明显高于对照组(5.9%)(χ2=32.71,df=1,P<0.01)。患者组的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14.4%)明显高于对照组(2.7%)(χ2=36.19,df=1,P<0.01)。②基因型为C/T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总分分别为59~121分;9~42分,平均(20.08±6.16)分;8~41分,平均(19.02±9.13)分;22~68分,平均(36±8.02)分。基因型为C/C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总分分别为58~121分;7~39分,平均(19.2±5.88)分;8~40分,平均(19.02±8.98)分;22~68分,平均(36.4±8.32)分。两基因型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C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较健康者高。而基因型为T/C和C/C的患者在PANSS阴性,阳性症状和心理社会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目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oceptor,β-AR)包括β1,β2和β33种亚型,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试验于2003-02/2004-09在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进行。选择在重庆医科大学体检的健康受试者94名,男49名,女45名,对试验均知情同意。测试受试者平卧位的血压,然后计算脉压差(脉压差可反应大动脉僵硬度)。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β1-AR的Ser49Gly和Arg389Gly,β2-AR的Arg16Gly和Gln27Glu,β3-AR的Trp64Arg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脉压差的相关性。结果:94名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β2-AR的Arg16Gly基因多态性与脉压差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Arg/Gly杂合子基因型携带者的脉压差值最大(49.64±9.99)mmHg(1mmHg=0.133kPa),Arg/Arg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的脉压差值最小(43.70±9.88)mmHg,而Gly/Gly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的脉压差值居中(46.00±12.12)mmHg。②β1-AR的Ser49Gly和Arg389Gly、β2-AR的Gln27Glu和β3-AR的Trp64Arg基因多态性与脉压差无关(P>0.05)。结论:β2-AR的Arg16Gly基因多态性与脉压差值有显著相关性,故而β2-AR的Arg16Gly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僵硬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ATRA)临床疗效的影响,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性干预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1-11/2002-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符合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糖尿病组),男30例,女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AT1RAA基因型患者19例,AT1RAC基因型患者9例;无糖尿病肾病30例(无糖尿病肾病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45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TLP)检测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在分析基因型前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患者口服ATRA(安博维),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对照组AT1R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AT1RA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肾病组(P&;lt;0.05)。AT1RAA基因型患者ATRA治疗后尿白蛋白排出率[(163.83&;#177;18.67)mg/24h]明显好于治疗前[(234.66&;#177;21.81)mg/24h[(P&;lt;0.05)。AT1RAA型患者服用ATRA4周后尿白蛋白排出率下降程度明显好于ATlRAC基因型患者(P&;lt;0.05)。结论:AT1R 1166C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可能对ATRA的疗效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中国大连地区非糖尿病和糖尿患者群LMNA1908C/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50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平均年龄为(62.6±12.9)岁。测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胰岛素和C肽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LMNAl098C/T基因型。 结果:LMNA1908C/T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差异。无论是非糖尿病还是糖尿病者有血脂紊乱者和无血脂紊乱者之闻差异显著。非糖尿病有血脂紊乱者的LMNAl908T/T基因型频率(51.8%)高于糖尿病患者(38.9%),LMNA190SC/T和/T/T基因型的胆固醇[(4.81±0.71),(6.32±0.81)mmol/L]、三酰甘油[(1.72±0.49),(2.22±1.09)mmol/L]水平均高于C/C型携带者[(4.00±0.82),(1.08±0.43)mmol/L],HDL-C水平[(1.21±0.21),(1.03±0.28)mmol/L]低于C/C型携带者[(1.28±0.18)mmol/L]。在糖尿病患者T/T型携带者对三酰甘油作用消失(P>0.05)。 结论:无论在非糖尿病还是糖尿病个体LMNA1908C/T多态性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尤其在高胆固醇血症者存在T等位基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15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7基因启动子区-152 G/A 多态性,分析其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 IL-17基因启动子区-152A 等位基因频率为50.8%,显著高于对照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 GG、GA 和 AA 等位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 <0.05),其中 AA 等位基因型在哮喘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7% vs 15.2%,P =0.023;OR=2.16,95% CI=1.11~4.2)。【结论】IL-17基因启动子区-152 G/A 多态性和儿童哮喘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均有循环中炎症介质持续升高的表现。观察北京市区健康人循环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评价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03/2004—03筛选中国北京地区30岁以上自我评价健康的汉族居民662人,男365人,女297人。通过身体检查及血液学及血生化学检测,了解调查对象健康状况;测定入选人群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基因多态性,观察其与循环中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人结果分析662人。①人选健康成人662人.174位均为GG型,未发现GC和CC型;597位GG型占99.24%,仅有5人为GA型,未发现CC型;572位存在GG。CC,GC3种基因型。G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和0.7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性别差异。②G等位基因(GG+GC型)携带者循环中自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2.91&;#177;2.21)ng/L,(2.43&;#177;2.31)mg/L,(3.05&;#177;0.71)g/L;(2.44&;#177;1.47)ng/L.(1.41&;#177;1.57)mg/L,(2.70&;#177;0.64)g/L,P=0.03,0.01,0.01]。③中国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的基因型分布与日本、韩国亚裔人群相似(174位和597位几乎均为GG型.572位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0.23,0.25,P&;gt;0.05)。而明显不同于德国、瑞典高加索人群(174位存在GG。GC,CC,597位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572位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5,0.93,P&;lt;0.01)。结论: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亚裔人群不存在174(G/C),597(G/A)基因多态性,572位基因型频率也明显不同于高加索人群。572(G/C)位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影响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从而影响机体炎症状态。G等位基因为少见基因,其携带者白细胞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C型个体。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新疆哈萨克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T(-344)C基因协同作用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方法:选择2001-01/2004-03在新疆巴里坤县普查的年龄≤60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原发性高血压组174例[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5mmHg],正常血压组157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所有受试者均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了CYP11B2基因C-344T及eNOS基因G894T多态性。 结果:331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将CYP11B2T(-344)C基因型CC,CT,TT和eNOSG894T基因型GG,GT+TT联合分为6组,结果显示:CYP11B2-344CC+eNOS894GG基因型组合与CYP11B2-344CT+eNOS894GG及CYP11B2-344TT+eNOS 894GT-TT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较高(P〈0.05),其他组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②原发性高血压组CYP11B2-344CC+eNOS894GG组合收缩压较CYP11B2-344TT+eNOS 894GG组合高(P〈0.05),与其他组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收缩压及舒张压有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趋势。③正常血压组CYP11B2-344CC+eNOS 894GG组合与其他基因型组合之间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但年龄较其他基因型组合大。 结论:提示CYP11B2-344CC和eNOS 894GG纯合子具有协同作用,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具有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建立针对与临床抗癌药物紫杉醇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基因芯片基因分型方法.方法 选取CYP450酶2C8*3、3A4* 18、3A5*3C等3个与紫杉醇代谢相关突变位点,根据基因库中报道的序列,设计每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在突变位点2侧设计PCR扩增引物,PCR片段长度应<200 bp,并构建标准质粒.探针在3'端氨基修饰,下游引物标记荧光素Cy3,将探针按一定顺序点样于经醛基化处理的玻片制备成基因芯片.人体血液DNA样本分别通过3对引物扩增后与基因芯片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扫描图像和配套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标准质粒杂交结果显示,每个位点对应的1对探针均能将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进行准确地区分,无非特异性杂交信号出现;检测50份血液样本,CYP2C8 * 3位点的突变率为2%,CYP3A4 * 18位点均为野生型,CYP3A5 * 3C位点的突变率为62%.同时,通过测序法进行验证,基因芯片方法与测序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建立的同时检测抗癌药物紫杉醇代谢相关的CYP450酶基因多态性位点CYP2C8*3、CYP3A4 * 18、CYP3A5 * 3C的基因芯片分型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指导紫杉醇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并为分析个体患者对于紫杉醇药物体内代谢提供了一个高通量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