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4篇
  免费   739篇
  国内免费   726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739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936篇
内科学   756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451篇
特种医学   3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802篇
综合类   4654篇
预防医学   1605篇
眼科学   170篇
药学   3237篇
  24篇
中国医学   3167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846篇
  2012年   1033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906篇
  2009年   911篇
  2008年   1138篇
  2007年   943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903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661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情况及近年基因芯片在精神疾病的实验室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23.
芦沙坦和苯那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芦沙坦及苯那普利对老龄前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老龄前期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苯那普利(10mg.kg^-1.d^-1)及芦沙坦(30mg.kg^-1.d^-1)治疗组,治疗期为3个月,每月测压一次,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测定心肌肥厚指标、血中及心肌中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Ⅱ及MAPK。结果:苯那普利及芦沙治疗后血压、心肌肥厚指标、血中及心肌中内皮素(ET)及MAPK明显低于SHR相对照组(P<0.01),芦沙坦组血中及心肌中AⅡ无下降。结论:AⅡ、ET及MAPK参与了SHR的血压升高及心肌肥厚的形成。苯那普利及芦沙坦有抑制AⅡ、ET及MAPK的活性,从而达到降压及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及其与嗜铬素A(CgA)与突触素(Sy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NCAM、CgA、Syn在NSCLC中的表达,研究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与CgA、Syn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NCAM对外科治愈性切除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在163例NSCLC中有40例(24.54%)表达NCAM,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中,腺癌的表达率较高(P<0.05).NCAM的表达与CgA(P<0.05)、Syn(P<0.005)表达相关,也与肿瘤的T分期(P<0.005)、N分期(P<0.05)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NCAM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36.80%,而阴性组为50.74%(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分期(P<0.001)与患者性别(P<0.05)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表达NCAM的NSCLC患者生存期较短,但肿瘤分期与患者的性别是判别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NCAM的表达仅仅是促进肿瘤进展众多生物学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25.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26.
小儿遗尿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发育失调性疾病之一,其中75%~80%为原发性[1]。近年来,笔者运用超声电导经穴透药治疗小儿遗尿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心内膜荷包环缩法行巨大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室室壁瘤是冠心病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室壁瘤切除传统术式包括线性缝合和补片左心室成形。1996年至2004年,我们对59例室壁瘤体积大于左心室容积50%的巨大左心室室壁瘤病人进行了术式的改进,采取了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应用缩宫素标准输注法催产在预防母婴并发症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比较法,对两组不同输注法进行观察,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此输注法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增加起始浓度,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只能增加子宫过度刺激的发生(P〈0.01)和剖宫产率(P〈0.01),而不能缩短产程。用0.9%氯化钠溶液替代5%的葡萄糖溶液,可有效地预防低钠血症的发生。结论 缩宫素标准输注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异硫腈酸盐是芥属蔬菜中典型的成分,具有化学防癌作用。由于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叶中可能存在挥发性异硫腈酸盐,且对该植物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作者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GC-MS)联用技术分析菘蓝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将3.5g样品溶于含5mL水的管形瓶中,平衡30min,在750r/min条件下搅拌萃取25min,萃取温度30℃。用于分析物热解吸的固定相纤维保持在260℃,共3min,观察多项参数对萃取最佳化的影响。在GC-MS分析中,采用带有Varian2000离子阱质谱仪的Varian3800气相色谱仪。使用2种不同的溶凝硅石毛细管柱:1)…  相似文献   
30.
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不足的常用方剂,我院用其治疗心源性哮喘属气阴两虚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