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25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839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42篇
  3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595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近几年职业医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方法对2000~2003年<中国职业医学>刊载论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 2000~2003年本刊共刊载文章999篇,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123篇,研究内容分布:①传统的职业病危害的研究;②人类工效学、职业应激等的研究;③与职业有关因素的危害研究;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⑤实验技术及方法的研究;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章研究内容广泛、题材新颖、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体现了本刊的学术性和先进性,对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结论紧跟学科发展的方向,刊登科学性、导向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文章,对今后开展研究工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投入等相关数据,回顾了70年来卫生投入的基本情况。结合文献分析,从卫生投入的规模与结构、世界排位、卫生投入政策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卫生投入取得的成绩,着重分析了2009年新医改以来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的突出特点。分析发现,我国在卫生投入结构、政府卫生投入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个人卫生支出占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对新时代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行了研判。预测显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卫生系统高质量发展,未来一定时期我国卫生投入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到2030年我国卫生投入规模将达到15.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9.2%。为此,建议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104.
附睾肿块为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降低医疗费用对医患双方都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近十年来收治的118例附睾肿块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了解本院临床用血现状,以便规范临床输血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对本院2006~2010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成分血使用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总量逐年上升,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出现较大的升幅;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血浆的使用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38.6%下降至2010年的32.6%,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洗涤红细胞使用率低,未使用少白细胞红细胞等特殊血液制品.结论 本院临床用血日趋规范,但仍存在输血适应证掌握不严、成分血使用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106.
多数老年人的颅脑转移瘤的CT表现都比较典型,诊断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还有一些诊断起来非常的困难。为了提高颅脑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选取28例病患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通过分析某县级三级公立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点,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对某县级三级公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报31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级别、类别、患者性别、年龄、护士工作年限、科室分布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逐年下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Ⅲ级护理不良事件最多(77.85%)、≥65岁老年患者(43.99%)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居前五位的分别是非计划拔管43.04%、跌倒17.41%、药物外渗6.33%、坠床5.06%,给药错误5.0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居前十位科室分别是神经内科(11.08%)、老年科(8.54%)、新生儿科(8.23%)、肿瘤外科(7.91%)、肝胆外科(7.28%)、综合内科(6.96%)、普儿科(5.06%)、普外科(4.75%)、感染科(4.43%)、妇科(4.11%);0~5年工作年限护士(87.97%)、夜班20:00~07:59时间段(42.4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最大。结论 针对该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应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利用医院信息化手段强化监管,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8.
背景目前合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和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治疗疼痛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合用两种药物比单一药物治疗的优势仍存在争议。我们比较了各种急性疼痛模型中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与单用一种药物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umulativeIndextoNursingandAlliedHealthLiterature和PubMed数据库,时间从1988年1月至2009年6月,选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特别是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各种NSAIDs与其中一种药物的镇痛。选定的研究资料分为2组:对乙酰氨基酚/NSAID组合与对乙酰氨基酚或NSAIDs。我们将镇痛强度评分和补充镇痛药需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此外,应用经过验证的量表对每项研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21项临床研究包括1909例患者。使用的NSAIDs包括布洛芬(n:6)、双氯芬酸(n=8)、酮洛芬(n=3)、痛力克(n:1)、阿司匹林(n=1)、替诺昔康(n:1)和罗非昔布(n=1)。分别有85%的研究表明合用两药比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有效,64%表明合用两药比单用NSAID有效。在疼痛强度和镇痛药补充方面,阳性结果中联合用药比单用对乙酰氨基酚组分别降低35.0%±10.9%和38.8%±13.1%,联合用药比单用NSAID组分别降低37.7%±26.6%和31.3%±13.4%。实验组之间质量评分中位数无明显差异。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合用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比单用任一种药物可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本期杂志与您见面的时候,我们刚刚迎来2011年元旦,也即将迎来2011年春节,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刊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也衷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广大肝病界的工作者们能给予本刊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