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8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27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616篇
内科学   876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505篇
特种医学   2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75篇
综合类   3285篇
预防医学   48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516篇
  19篇
中国医学   313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11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45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朱红梅  苏东兵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82-2483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的疗效。方法:取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或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持针尖快速刺入皮肤0.1~0.2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每3天1次,配合艾灸,10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相似文献   
42.
大剂量黄芪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方法 以美国密歇根神经病变临床筛查及MDNS记分分级方法为诊断标准,将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控制血糖、肌注弥可保、静脉点滴脉络宁针30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点滴地奥黄芪针80ml,1次/d、前列腺素E1针100μg,1次/d,两组均3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评估MDNS记分。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黄芪加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积聚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相似文献   
43.
运用电生理技术正确诊断周围神经压迫症董卫东由于工伤、交通事故、刑事犯罪等原因,造成各种外伤后周围神经压迫产生临床症状的病例逐渐增多,单从临床上很难对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很多涉及司法鉴定的外伤后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需要予以明确诊断,因此...  相似文献   
44.
冷冻周围神经止痛的超微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毅 《浙江医学》1998,20(9):563-56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我们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Ⅰ型糖尿病10例,Ⅱ型糖尿病29例。平均年龄54.6(33~72)岁。糖尿病病程1/2~14年。9例应用口服降糖药,30例加用胰岛素治疗。平均血糖水平9.26±2.65mmol/L。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表现为  相似文献   
46.
周围神经65K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化学诱向生长的研究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自然系统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提取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远侧端中具有诱神经生长作用的65KD蛋白。以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一株(VI5E)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印迹法表明,该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与65KD区带结合。免疫组化法显示,在损伤后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的雪旺氏细胞呈阳性反应。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进一步阐明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狗脊髓截除自体隐神经大网膜移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6只狗于T13处切除脊髓8mm,局部用隐神经、大网膜移植。对照组6只狗单纯切除脊髓8mm。术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动物全部恢复到C/Ⅲ级功能,组织学切片见移植神经有不同程度存活,可记录到股四头肌、胫前肌电位。对照组动物仅达到0/0~A/I织功能,组织学切片见脊髓缺损处为结缔组织,诱电位波形消失。分析了影响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筋膜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筋膜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申小青1李峰1吴明宇1谢开汉1余黎明1阎秀英1向忠1宋明照1熊泽华2我们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自1989年8月以来,应用筋膜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42例,经平均2年以上随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9.
为了进一步主宰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例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有方肌支前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骨神经纤维数为(866±144)条;正中神经鱼际返支直径为(1.7±0.3)mm,有糊神经纤维数为(1120±97);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1±0.4)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68±120)条。用神经移  相似文献   
50.
54只大白鼠随机分三组,用不同方法修复坐骨神经缺损,术后60天和90天取材,作电生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的比较,结果表明:游离神经移植+血管植入方法和带血管蒂神经移植效果同样好,二者均显著优于单纯游离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