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6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1149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1718篇
预防医学   276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76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6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91.
荧光原位杂交同时检测精子X和Y染色体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验手段分离X和Y染色体精子或富集特定性别染色体精子.对于预防性连锁遗传病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建立精子X和Y染色体鉴定方法对于评估分离或富集特定性别染色体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介绍采用CY3TM和FlourXTM探针作荧光原位杂交(FISH),同时检测精子Y和X染色体。10份正常精液标本分析结果显示:X染色体精子为50.23%,Y染色体精子为49.77%;有效杂交率达91.99%。FISH方法比传统的精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奎纳克林染色检查Y荧光小体更具有简易、特异和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hTRT催化功能区基因克隆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 研究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PCR法检查Hela细胞与PG细胞的hTRT表达水平,将Hela细胞的hTRT催化功能克隆,并进行测序比较,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组织中的hTRT和hTR(端粒酶RNA组分)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Hela细胞与PG细胞均有hTRT表达,Hela细胞hTRT催化功能区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TRT与hTR的协同  相似文献   
93.
黄芪多糖调节创伤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探讨创伤应激状态下小鼠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对应激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激对照组(B),截肢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激 APS高(C)、中(D)、低(E)剂量组,截肢后分别给予APS1000mgkg、500mgkg、250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 、CD8 、cfos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NFκBmRNA、IL10mRNA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与A组比较,创伤后72hB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mRNA、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D4 、CD4 CD8 比值显著减少(P<0.01);cfos抗原表达明显多于正常(P<0.01)。与B组比较,C、D、E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mRNA、IL10mRNA的表达受抑(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D4 抗原水平、CD4 CD8 比值升高(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fos抗原水平降低(P<0.01)。与A组比较,C组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mRNA、IL10mRNA的表达,CD4 抗原、CD8 抗原、cfos抗原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而黄芪多糖体内应用可有效恢复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HBVDNA在血清HBV标志阴性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对 4 5例HBV血清标志阴性肝炎患者 ,进行肝组织HB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原位杂交表明 ,HBVDNA阳性 7例 (阳性率 15 5 6 % ) ,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核中 ,少数位于胞浆内 ;结论 :血清HBV标志阴性肝炎肝组织中可检出HBVDNA ,有利于提高对HB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95.
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和单克隆抗HCV-NS3-HRP建立直接酶标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52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RNA和HCAg-NS3。结果抗HCV阳性组HCVRNA检出率57.1%(16/28),HCAg-NS3检出率53.6%(15/28);抗HCV阴性组其两项检出率均为12.5%(3/24)。肝组织中HCVRNA阳性物呈蓝紫色细小颗粒存在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其在肝小叶中的分布可分为3型,即弥漫型、局灶型、散在型。肝组织中HCAg-NS3阳性物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分布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以单个或数个阳性细胞散布于肝小叶中。23例HCVRNA或/和HCAg-NS3阳性病例以肝炎后肝硬化(LC)病例占多数(14/23),其次为慢性重型肝炎(CSH)和中度慢性肝炎(CAH)。此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符合率(90.4%,47/52),表明病毒核酸及其表达产物均存在于肝细胞内,与HCV感染密切相关。这为HCV感染诊断提供了直接依据,有利于研究HCV感染中病毒复制、慢性化进程、抗病毒治疗监测及重叠感染时病毒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97.
音猬因子的功能受体斑片在培养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汉鹏  胡沛臻  苟琳  张萍  鞠躬 《解剖学报》2002,33(6):561-565
目的 观察在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内是否有发育调控分子———音猬因子 (sonichedgehog)功能受体———斑片 (patched)表达。 方法 神经干细胞克隆在体外培养传代后 ,用patched的特异性引物对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RT PCR分析 ,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 ,用地高辛标记克隆的探针 ,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位杂交分析。 结果 神经干细胞克隆内大量的细胞均可表达sonichedgehog的功能受体patched ,patched阳性细胞间未见明显差别 ,克隆边缘与中央的patched分布也未见明显差别。 结论 sonichedgehog信号传导路可能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原位杂交荧光显示法观察了人淋巴细胞在促癌变剂黄芫花提取物(WCE)和12-0-十四烷巳豆醇-13乙酸酯(TPA)处理后,间期核仁rDNA的定位与数量改变,并与丝裂原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的效应作了比较,同时用银染色法观察了核仁。对照组淋巴细胞核仁小,原位杂交的rDNA为少数明亮荧光斑和分散的荧光点。经促癌变剂WCE和TPA处理后,银染色的核仁增大,银染颗粒增多,表明rDNA转录活化。原位杂交证明rDNA信号数目明显扩增,许多荧光小点断续相连形成网织状结构,与PHA刺激核仁转录活化的表现一致。对核仁内所含银染颗粒和rDNA荧光斑点数均值的统计学分析表明,WCE、TPA和PHA各加药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3个加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别。提示两种促癌变剂皆具有刺激核仁rDNA扩增和转录活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99.
口腔鳞癌中c-erbB2和p53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和p53基因扩增和表达在口腔鳞癌(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0例口腔鳞癌和5例正常口腔粘膜中c-erbB2和p53两种基因的扩增、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状况进行了定性、定位、定量研究. 结果 OSCC中c-erbB2和p53的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6.67%和40%;而c-erbB2和p53在OSCC中的mRNA表达率分别是70%和80%,蛋白表达率分别是46.67%和63.33%.这两种基因的扩增、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在各种性状差异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erbB2蛋白表达在不同部位的口腔鳞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 结论 c-erbB2和p53两种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在OSCC发生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c-erbB2蛋白表达增高在腭癌和口底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将鹿角菜胶注射到大鼠口周皮下作成炎性刺激模型,用原位杂交法结合免疫组化法观察了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PPTA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FOS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鹿角菜胶注射后,注射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内PPTA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与对照例相比明显增多。鹿角菜胶产生的炎性刺激也诱导了FOS蛋白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中的表达,FOS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刺激侧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而对照侧仅有少量分布。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浅层约60%的PPTAmRNA阳性神经元同时表达了FOS蛋白,而双重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仅占FOS阳性神经元的30%。上述结果提示:在面口部伤害性刺激诱导的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PPTAmRNA增强表达的过程中,FOS蛋白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