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查新咨询中有关检索策略的制定问题。  相似文献   
42.
目前,强迫症的患病率较高,对强迫症的认识及治疗仍不系统。文章尝试基于中医五神理论,动态性分析强迫症的病因、病机与治疗,以期为强迫症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有助于推动强迫症的诊疗系统化,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强迫症的病因是遗传与环境因素造成的特殊人格,初始及关键病机是魄弱,根据个体情况,神、魂、意、志可出现不同的偏颇,治疗应调气强魄,辅以安魂明神、舒意定志。  相似文献   
43.
徐学河  周亚东 《中医学报》2020,35(3):504-507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生命活动,讲求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的有机协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内部的动态平衡,致力于恢复人体最本然的状态,与生态学的整体性、有机性、动态性、绿色性等观念息息相关。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以人为本"的认识论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顺应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在诊疗疾病以及预防养生中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体现了整体性生态学属性;五行学说把人体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划分为有机配合的五个系统,同时还将这五个系统与五方、五季、五时、五气、五谷等联系起来以说明人体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有机性生态学属性;气血学说与阴阳平衡观念认为,一旦人体的气血阻塞不通或阴阳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体现了动态性生态学属性;中医师通过四诊合参的方式确定患者的辨证分型,再运用天然药物、针灸等为患者治疗疾病,体现了绿色性生态学属性。  相似文献   
44.
李颖  激扬  王雪莉 《放射学实践》2019,34(8):852-857
【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健康成人自发性脑活动相关指标的动态性与指标间整合一致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方法:招募37例健康成人志愿者(男21例,女16例),使用GE Signa Excite 3.0T磁共振仪行静息态fMRI扫描。基于DPABI软件的时变分析模块,计算脑组织的局部一致性(ReHo)、中心度 (DC)、低频振荡幅度(ALFF)和全局信号相关性(GSCorr)四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以标准差SD衡量)以及4项指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上的一致性(以肯达尔和谐系数衡量),并比较各指标在男女受试组间的差异。结果:女性组的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动态变化程度(SDDC)、右侧缘上回和右侧脑岛在体素层级四项指标间的动态一致性均显著高于男性(GRF多重比较校正,P<0.05),而且在全脑空间分布上四个指标间的动态一致性亦显著高于男性(t=9.59,P=0.0001);男性组的左侧运动前皮层、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SDALFF、以及左侧颞下回和颞中回的SDGSCorr均显著高于女性组(GRF多重比较校正,P<0.05)。结论:男女性成年人的自发脑活动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男女在行为和认知上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的脑功能原因。  相似文献   
45.
穴位动态性是指气血在腧穴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动态是腧穴的状态本质特征,疾病的变化会影响气血的变化,因此有学者提出"动穴"及"穴位敏化"等学说;运动针法是在应用针刺的同时,通过活动以达到激发气血运行,更好地发挥针刺效果的方法;带针康复是将传统针刺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以达到更好地应用中医特色技术,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该文旨在从穴位动态性及穴位的本质对运动针法及带针康复的疗效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证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候学的有关问题晚近已成为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在证候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证候的动态性与过渡性,还要顾及证候的模糊性这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7.
《科学健身》2011,(12):18-18
<正>具体概念这是一种能使你快速增长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你可以选择相对较轻的重量,通常占最大重量的很小百分比,做动作时要快,这很关键。  相似文献   
48.
<正>为了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本科于2012年1月起开始实施APN排班,6月起实施逆向交接班,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传统排班模式,即功能制排班,具有班次固定不动,灵活性、动态性、职级对应性差,对患者整体护理不足等缺点。所谓APN连续性排班就是将24h分成连续的A班、P班、N班,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以护  相似文献   
49.
50.
EASI导联衍生12导联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多世纪前,Waller就明确的认识到心脏产生的电位在人体上呈动态性空间分布,并于1887年应用Lippman毛细管静电计在人体表面记录到人类史上第一份心电图,但他仅记录到了室波的图形。Einthoven受到Ader弦线式电流计的启发并对其进行改进,于1902年在人体表面描记到清晰的心电图,他将记录到的波形按先后顺序标记为P、Q、R、S、T(1年后他又记录到并命名了U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