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57篇
  免费   7559篇
  国内免费   6951篇
耳鼻咽喉   670篇
儿科学   1628篇
妇产科学   952篇
基础医学   8431篇
口腔科学   2453篇
临床医学   14891篇
内科学   13546篇
皮肤病学   889篇
神经病学   2804篇
特种医学   29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5篇
外科学   6474篇
综合类   30728篇
预防医学   5610篇
眼科学   1281篇
药学   12564篇
  216篇
中国医学   10980篇
肿瘤学   3923篇
  2024年   1419篇
  2023年   4502篇
  2022年   3657篇
  2021年   4338篇
  2020年   4082篇
  2019年   4089篇
  2018年   2139篇
  2017年   3367篇
  2016年   3370篇
  2015年   3710篇
  2014年   5086篇
  2013年   4910篇
  2012年   6631篇
  2011年   7289篇
  2010年   6298篇
  2009年   6253篇
  2008年   6784篇
  2007年   6202篇
  2006年   5421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4340篇
  2003年   3802篇
  2002年   3152篇
  2001年   2788篇
  2000年   2038篇
  1999年   1711篇
  1998年   1444篇
  1997年   1373篇
  1996年   1265篇
  1995年   985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528篇
  1992年   476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肝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激活与肝细胞癌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具有和某些基因上启动子区固定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该基因转录的蛋白质。NF-κB是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可调控多种基因(免疫、炎症反应、病毒和原癌基因)的转录表达。激活的NF-κB参与癌症的启动、发生及发展过程,在炎症性相关的肝癌(HCC)发生发展中呈高表达,在肝细胞炎症与癌变间起桥梁作用,其中包括肝脏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肝炎病毒相关基因和原癌基因的转录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异常激活,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存活,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其皮损特点是萎缩性丘疹和多种系统症状。作者描述了1例33岁的男性患者,其表现为泛发性皮损,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体征一致。患者病程中甚至发生阴茎溃疡,此症状以往仅有少数报道。患者发病2.5年后死于小肠复穿孔。实验室检查显示Leide nV因子突变和狼疮抗凝物的出现,但未发现抗心肌磷脂抗体。患者先后接受了窄波紫外线(UV)、强的松龙和阿司匹林、己酮可可碱、华法林的治疗。尽管接受了这种强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皮损和系统症状仍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3.
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近年来开始用于牙种植术中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修复.通过17例21枚应用了GBR技术牙种植Ⅰ期手术的应用护理配合,着重介绍应用了GBR技术牙种植Ⅰ期手术前患者的准备、种植器械的准备、种植术中配合要点、术后护理及体会.强调护士应对手术步骤有较为系统的了解,熟悉各器械的用途、正确的使用方法,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尤其是种植术前准备和种植手术配合,骨粉、骨膜的正确使用方法,创口的护理,术后电话跟踪随返,及时做好卫生维护.  相似文献   
104.
李漫娜  李学佩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2):2588-2590
目的:通过研究抗分泌因子(AF)在大鼠内耳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为临床治疗梅尼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断头后行内耳组织切片,用兔抗大鼠AF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AF在内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F在内耳组织中分布广泛,呈轻中度阳性反应,反应集中于与内淋巴关系密切的部位,如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螺旋韧带Ⅰ~Ⅴ型纤维细胞分布区、前庭膜、基底膜、壶腹嵴感觉上皮及暗细胞等部位,与外淋巴相关的圆窗膜也存在中重度阳性反应,耳蜗螺旋神经节及前庭、耳蜗神经纤维均有阳性分布.结论:AF在大鼠内耳中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与内淋巴关系密切的部位,提示AF可能参与内淋巴中水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传代后分别置入地塞米松1×10-8mol/L(A组)、1×10-7mol/L(B组),应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成脂基因mPNA(PPARγmRNA)、成骨基因mRNA(Osteocalcin mRNA)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凝胶成像扫描系统做半定量分析,以PPARγmRNA和Osteocalcin mRNA与β-actin的吸光度比值表示上述产物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对A组和B组通过凝胶成像扫描系统作PCR产物半定量分析,显示B组细胞中的Osteocalcin mRNA表达降低,而A组细胞中的表达增加。而且B组中的PPARγmRNA表达升高,A组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以从分子水平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的分化。地塞米松浓度为1×10-7mol/L时,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同时减少、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这可能是激素骨坏死发生的机制之一。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地塞米松浓度为1×10-8mol/L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对5.0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PF4对造血的辐射防护机制.方法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①放射组,②PF4保护组,③对照组.小鼠照射前分别于26和20 h腹腔内注射PF4,每次剂量50 μg/kg.于照射后3 d取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分别计数培养后3、7和14 d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CFU-F);在培养后10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3组中,照射组3 d的CFU-F数量与PF4保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和14 d的CFU-F数量PF4保护组较照射组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3组中照射组G0+G1期细胞明显高于其余两组,S,G2+M期细胞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PF4对照射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有保护作用,促进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07.
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与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杨同宏 《中原医刊》2006,33(3):27-27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检测36例哮喘患儿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调节因子,并与同龄健康儿童比较。结果哮喘患儿组RBC—C3bRR和RBC—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组RFI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组RFE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其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白孟海  王旭萍 《高原医学杂志》2006,16(2):F0004-F0004
已有实验表明高原缺氧除可引起妇女卵巢功能的改变外,同时还可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增加。这两种因素均可引起骨吸收增强,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高原去势大鼠血清IL-6、TNF-α和尿脱氧吡啶酚(DPD)含量。观察红景天对其影响作用。作者选用体重为(22~240)g健康雌性Wistar大白鼠75只,。随机的将其分为5组,每组15只。A组(假手术组),B组(切除双卵巢组),C组(切除双卵巢 尼尔雌醇组),D组(切除双卵巢 红景天混合饲料组),E组(切除双卵巢 红景天浸液组)。假手…  相似文献   
110.
引起严重烧伤患者内脏损害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1)烧伤后组织低灌注和持续缺氧;(2)烧伤毒性因子包括内毒素、自由基和细胞活性因子等;(3)烧伤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烧伤侵袭性感染,烧伤后机体失控性过强烈的全身炎性反应;(4)烧伤代谢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引起机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