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93篇
  免费   3437篇
  国内免费   1986篇
耳鼻咽喉   361篇
儿科学   629篇
妇产科学   815篇
基础医学   2612篇
口腔科学   799篇
临床医学   13379篇
内科学   5106篇
皮肤病学   364篇
神经病学   892篇
特种医学   38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4篇
外科学   7964篇
综合类   26896篇
预防医学   6209篇
眼科学   1463篇
药学   10772篇
  184篇
中国医学   5046篇
肿瘤学   1916篇
  2024年   606篇
  2023年   2153篇
  2022年   1935篇
  2021年   2408篇
  2020年   2586篇
  2019年   2237篇
  2018年   1079篇
  2017年   2253篇
  2016年   2629篇
  2015年   2620篇
  2014年   4717篇
  2013年   4582篇
  2012年   5625篇
  2011年   5805篇
  2010年   5277篇
  2009年   4959篇
  2008年   5502篇
  2007年   4953篇
  2006年   4425篇
  2005年   4527篇
  2004年   3201篇
  2003年   3133篇
  2002年   2523篇
  2001年   2044篇
  2000年   1453篇
  1999年   1101篇
  1998年   936篇
  1997年   807篇
  1996年   721篇
  1995年   668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267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亓雪  张玥  李华文  安震 《天津中医药》2020,37(7):792-794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文章在梳理历代中医辨证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和临床观察,分别从湿的来源、湿在慢性功能不全疾病中的具体体现和治疗3个方面来探讨本类疾病与湿的关系。认为湿作为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与本病的形成密不可分,在治疗上应注重对湿的辨析,明确其性质、来源、病证特点等,选用多法以祛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痉挛度和膝内翻角度,并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95.76±4.11)°、膝关节屈曲痉挛度(172.72±3.99)°、膝内翻角度(0.49±0.21)°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32.22±3.78)、(18.06±1.68)、(16.99±1.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中优18例(45.0%),良21例(52.5%),可1例(2.5%),差0例,优良率为97.5%。治疗后, 4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1例,静脉血栓1例,膝关节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经过对症治疗后其症状均完全消失。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4.
6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93-1297
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已成为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术后伸直位时无异常,但在伸直-屈曲过程中有部分患者一直存在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等不适,半屈曲不稳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半屈曲不稳定可以导致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甚至存在早期翻修可能。目前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屈曲不稳定的了解主要是理论而非临床,作者就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屈曲不稳定的定义、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机制、补救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危重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致病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机体应激反应引起的内环境失调关系密切。危重病相关性皮质醇不足(CIRCI)是指由于高应激状态使皮质醇水平不能满足机体适应疾病严重程度的需要,在感染性休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容易出现,在其他高应激的危重病中也很常见,其机制复杂,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CIRCI有望改善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近年来危重病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化疗患者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92例肺癌患者进行短期放疗,对比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各灌注参数结果情况。结果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逐渐提升,化疗4个周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44.57%),显著高于化疗1个周期(32.61%),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肺癌患者的TTP及TV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呈逐渐改善趋势,P0.05;化疗1、4个周期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4个周期的TTP和TV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1个周期,P0.05;化疗前,有效亚组BF值(96.33±17.87)ml/(min·100g)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BV、PS及MTT值两亚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亚组化疗4个周期后BF值(63.89±9.65)ml/(min·100 g)、MTT值(6.01±0.81)s显著优于本组化疗前,P0.05;无效亚组BV、BF、PS及MTT值与本组化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有效亚组BF、MTT值显著高于无效亚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完全反应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变情况,能准确评价肺癌化疗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