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19篇
  免费   4946篇
  国内免费   2424篇
耳鼻咽喉   848篇
儿科学   228篇
妇产科学   714篇
基础医学   2723篇
口腔科学   1137篇
临床医学   6261篇
内科学   3907篇
皮肤病学   302篇
神经病学   1078篇
特种医学   28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6237篇
综合类   16685篇
预防医学   2350篇
眼科学   347篇
药学   5255篇
  78篇
中国医学   1723篇
肿瘤学   12947篇
  2024年   481篇
  2023年   1872篇
  2022年   1767篇
  2021年   2174篇
  2020年   1837篇
  2019年   1909篇
  2018年   1087篇
  2017年   1556篇
  2016年   1745篇
  2015年   1750篇
  2014年   2583篇
  2013年   2529篇
  2012年   3281篇
  2011年   3538篇
  2010年   3411篇
  2009年   3334篇
  2008年   4076篇
  2007年   3471篇
  2006年   3083篇
  2005年   3408篇
  2004年   2823篇
  2003年   2494篇
  2002年   2034篇
  2001年   1831篇
  2000年   1520篇
  1999年   1184篇
  1998年   1005篇
  1997年   953篇
  1996年   753篇
  1995年   572篇
  1994年   443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阿来替尼治疗ALK融合重排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34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的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38.2%)患者接受阿来替尼单药一线治疗。男性7例(53.8%),女性6例(46.2%),中位年龄51(35~72)岁。应用Kaplan-Meier分析其生存情况。  结果  阿来替尼治疗ALK基因融合重排肺癌脑转移瘤,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24.5个月。药物不良反应较轻。  结论  在颅内可测量病灶得到局部治疗的基础上,阿来替尼作为ALK基因融合重排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PI3K抑制剂ZSTK-474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2、4、6、8和10 μmol/L)ZSTK-474处理结直肠癌HT-29和HCT-116细胞24 h和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出ZSTK-474在两株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的值选用浓度为4 μmol/L的ZSTK-474作用HT-29和HCT-116细胞24 h,同时设置加入等量的0.1%DMSO为对照。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细胞PI3K、Akt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PI3K、Akt的蛋白水平。结果:ZSTK-474可明显抑制HT-29和HCT-116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ZSTK-474可抑制HT-29和HCT-116细胞的侵袭能力,但不影响其凋亡。ZSTK-474处理HT-29和HCT-116细胞24 h后,PI3K和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ZSTK-474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并且能抑制其侵袭。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乳腺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0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准确性及各个参数对ALNM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48%、73.96%、77.52%、65.75%、88.20%、3.21和0.22。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纵横比、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形态均是A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及最大皮质厚度是A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最大径+淋巴结横径+最大皮质厚度这一组合指标最优,可较好地判断ALNM。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ALNM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无创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骨肉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MG-63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LPS组。LPS组细胞用10 g/ml的LPS干预24 h,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干预。ELISA检测干预后培养基中促炎因子的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培养基中促炎因子TNF-α、IL-1和IL-6的释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LPS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增高(P<0.05),LPS组中E-cadhe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N-cadherin、α-SMA、波形蛋白、TLR4和HOTAIR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LPS诱导的肿瘤微环境可促进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TLR4/HOTAIR途径介导的EMT过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如何调控MAPK通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方法NCBI检索文献,利用TargetScan、StarBase和miRBase数据库,进行GO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找到相关miRNAs,预测靶基因。应用Real-time PCR、MTT、Hoechst33258、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侵袭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中miR-7-5p显著低表达,RAF1与miR-7-5p存在互靶关系。miR-7-5p mimics与奥沙利铂均可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提高G1期细胞百分率(P<0.05),降低侵袭、迁移速度。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miR-7-5p与奥沙利铂均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的凋亡,提示奥沙利铂可能通过上调miRNA-7-5p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降低侵袭、迁移速度。  相似文献   
47.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102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淋巴转移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动脉介入化疗。观察两组VEGF表达和淋巴转移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化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7 d,14 d,21 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VEGF表达,阻碍胃癌淋巴转移,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microRNA-613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4(CDK14)通路来抑制老年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 购自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共24株,分为shNC组、shmicroRNA-613组、Vector组、microRNA-613组,每组各6株; Western Blotting法和qRT-PCR法检测敲减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CDK14蛋白表达水平,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敲除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结果 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敲减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增加(P<0.05); 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过表达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减少(P<0.05); 转染第24、36、48 h microRNA-613组U251细胞增殖率P<0.05); microRNA-613组U251细胞侵袭能力>Vector组,shNC组>shmicroRNA-613组(P<0.05)。结论 microRNA-613可通过调控CDK14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转移。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