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0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427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595篇
口腔科学   227篇
临床医学   1581篇
内科学   1482篇
皮肤病学   376篇
神经病学   414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30篇
综合类   3244篇
预防医学   1054篇
眼科学   267篇
药学   977篇
  34篇
中国医学   226篇
肿瘤学   1300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75篇
  2022年   399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9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821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838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76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31.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外周血和胸水脱落细胞T790M突变检出率的差异。方法收集52例NSCLC患者的胸水和外周血标本,检测两者的T790M突变,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标本和胸水脱落细胞T790M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30.8%、46.2%。外周血检测T790M突变阳性的16例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均阳性,外周血检测阴性的28例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22例阴性,6例阳性。外周血检测初步判为临界阳性的8例中胸水脱落细胞检测结果4例阴性,2例阳性,2例弱阳性。结论胸水脱落细胞比外周血标本检出率高,有胸水标本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胸水检测T790M突变。  相似文献   
132.
在调查云南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时,采用G6PD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按WHO标准化方法进行生化变异型鉴定,再用错配碱基PCR引入酶切位点法进行DNA突变型研究,首次在傣族中发现G6PDcDNA突变型:1388G→A。  相似文献   
133.
目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LGMD)是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肌肉病,特点为髋肩带肌无力、萎缩,进行性发展至远端肌肉,男女均可受累,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国外研究发现重型LGMD分别涉及13q12、17q21、4q12、5q33区域编码γ-、α-、β-、δ-糖蛋白的4个基因座位。中国人群中LGMD的致病基因研究尚无报道,拟通过粘附蛋白(adhalin)基因突变的检测,鉴定其致病基因。方法用PCR-SSCP及DNA测序法对adhalin基因第2、3外显子进行了突变检测及鉴定。结果发现1例散发的9岁女患者adhalin第2、3外显子存在纯合Arg77Cys突变,此突变在本实验的40条野生染色体中未发现。结论发现中国人群中重型LGMD(DLMD)存在adhalin基因突变。提示17q21区的adhalin基因是中国人LGMD的一个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和第一外显子GT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多态性 (PCR STR)技术对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进行分型 ,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 ;采用病例 对照法研究了 1 35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 0 9例对照。结果  ( 1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基因型以GA型最为常见 ;哮喘组与对照组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GG、GA、A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共检出GT串联重复次数为 1 3、1 4、1 5、1 6的 4种等位基因 ;第一外显子微卫星的多态性检测出 1 3/1 4基因型在哮喘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4 )。 ( 3)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中 1 3 GT重复等位基因与 2 96 4A变异体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P =0 .0 0 0 0 2 1 8)。结论 STAT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哮喘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  相似文献   
135.
人类白细胞抗原-G突变体cDNA克隆及在K562细胞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ligen-G,HLA-G)突变体cDNA,并使其在HLA-I类阴性的K56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为研究配-受体之间的识别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子宫蜕膜组织扩增出HLA-GcDNA,得到全长HLA-GPCR产物后,用桥式PCR方法进行定点点突变,将突变的目的基因亚克隆于逆转录,将突变的目的基因亚克隆于逆转录mG-pLNCX表达载体,采用感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K562细胞,最后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利用单克隆抗体W6/32进行FACS及mRNA检测,观察HLA-G突变体在靶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HLA-G突变体分子在经mG-pLNCX转染的靶细胞表面获得稳定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mG-pLNCX表达载体,并使HLA-G突变体分子在HLA-I类阴性的靶细胞K562细胞上获得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36.
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学的建立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肝癌细胞微细胞介导染色体转移方法,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建立技术平台。方法人单染色体供体细胞通过微核化、出核、融合步骤将随机标记有耐药neo基因的正常人8号染色体导入到大鼠肝癌高转移细胞系C5F中,对微细胞杂交克隆进行药物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并填序列标签位点-PCR和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验证人染色体转移的结果。结果获得具有G418和HAT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细胞,通过单细胞分离克隆方法获得15个具有双重抗性的微细胞杂交克隆,序列标签位点-PCR结果发现导入染色体的随机片段丢失,全染色体涂染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导入的人8号染色体与大鼠染色体发生了稳定的重组。结论成功建立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技术,为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染色体功能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7.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PKD2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DHPL C) ,检测 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 (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gene 2 ,PKD2 )突变。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 autosomal dominant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 94个家系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 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全编码区 ,DHPL C对 PCR产物进行突变筛选 ,出现异常峰型的DNA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明确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 以 5 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 ,从 94例患者家系中成功检测出 8种突变 ,包括 2种无义突变、3种移码突变、3种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分别位于第 5和13外显子 ( 12 4 9C→ T,2 4 0 7C→ T) ,编码氨基酸分别在 4 17和 80 3位形成终止密码子。移码突变分别位于第2、12和 13外显子 ( 6 36 - 6 37ins T,2 348- 2 35 1del AGAA,2 4 0 1del A)。错义突变分别位于第 1、4和 5外显子 ( 5 6 8G→ A,96 4 C→T,116 8G→A) ,其编码氨基酸发生改变 ( 190 Ala→ Thr,32 2 Arg→Trp,390 Gly→ Ser)。结论 所检测出的 8种突变 ,为 ADPKD患者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138.
139.
为研究不同民族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探针点杂交技术,对现居新疆的一个布依族家系的β地贫进行了基因分析,发现其中两名成员为-28(A→G)和CD17(A→T)的双重杂合体。结合家系调查表明,为同一染色体上的双重突变,文献中未见报道。这种基因的携带者表现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从而为认识β地盆高度的异质性、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β地贫的基因背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构建HPI毒力岛缺失的EAggEC17-2突变株,初步研究EAggEC菌株携带的耶尔森菌HPI毒力岛合成铁载体Ybt的功能。方法以EAggEC17-2为出发菌株,irp8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一侧序列,irp5基因序列作为同源重组的另一侧序列,中间插入有氯霉素(Can)抗性基因(cat基因)标记。通过接合转移和同源重组,构建了缺失约24kb的HPI毒力岛功能核心区区域EAggEC17-2的仝岛缺失株EA85。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检测指示菌株WA-CS irp1::KN(pC3G3.3N)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对EA85缺失株和出发菌株进行了合成Ybt的功能比较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EAggEC17-2HPI全岛缺失株EA85。EAggEC17-2菌株具有表达Ybt的功能,而缺失株EA85丧失了合成Ybt的能力。结论EAggEC17-2HPI毒力岛的缺失,使Ybt的合成彻底阻断。EAggEC17-2具有的合成Ybt的功能是由其染色体携带的HPI毒力岛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