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观察温肾方加减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温肾方加减并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甲状腺激素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均能不同程度地升高FT3、FT4降低TSH,降低血清中TGAb、TMAb滴度,并且能降低血脂,但治疗组能显著减少优甲乐的替代治疗,快速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肾方加减配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甲减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2.
天麻醒脑胶囊的溶栓作用及对凝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醒脑胶囊的溶栓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同时评价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Charlton和Tomihisa方法评价天麻醒脑胶囊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应用ELISA方法测定天麻醒脑胶囊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的影响.同时评价PUW对家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0.6,1.2 g·~(-1)天麻醒脑胶囊的再通率分别为40%,50%,再栓率分别为50%,40%;0.3 g·kg~(-1)的天麻醒脑胶囊对再通率和再栓率均无明显作用.0.5,1.0 g·kg~(-1)的天麻醒脑胶囊于末次给药后60,120 min均明显抑制血浆PAI-1活性,60(180min显著提高血浆tPA活性.1 g·kg~(-1)天麻醒脑胶囊于给药后60,120 min可明显缩短ELT,0.25,0.5 g·kg~(-1)的剂量则无明显影响.0.5,1.0 g·kg~(-1)的天麻醒脑胶囊显著延长KPTT和PT,明显降低Fib水平;3种剂量的天麻醒脑胶囊对TT及红细胞电泳、高切、中切和低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天麻醒脑胶囊显著提高闭塞颈动脉的再通率,同时降低再通后颈动脉的再栓率;抑制PAI-1活性,同时提高tPA的活性可能是其具有较好溶栓作用的分子机制.天麻醒脑胶囊可影响内凝和外凝系统,减少血管壁纤维蛋白的沉积,也提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出血倾向,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PRF)对颌骨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各种原因造成的颌骨缺损的4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用PRF+骨优导充填骨腔,对照组用骨优导直接充填骨腔。术后4、8、12、24周进行随访检查,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定期摄口腔全景片,在术后24周时行临床综合疗效评估。结果 术后24周时试验组有效3例、显效17例;对照组进步3例、有效7例、显效10例,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富血小板纤维在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中,起到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44.
目的:研究血清、卵泡液中炎症因子联合检测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风险预测、以及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观察组(PCOS组)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于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PCOS不孕患者86例;对照组选取同期非PCOS患者86例(因输卵管等因素导致不孕);两组患者促排卵方案均为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炎症因子IL-1、IL-6、TNF-α单项及联合检测进行ROC曲线分析,而且分析PCO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流产率等的关系。结果:(1)血清中AMH、T水平在PCOS组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血清、卵泡液中IL-1、IL-6、TNF-α在PCOS组患者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单项炎症因子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其中卵泡液中IL-1的AUC最大(0.977),卵泡液中IL-1和IL-6联合检测AUC(0.938)。(3)PCOS组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2PN受精率及2PN卵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受精率、优胚率在两组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PCOS组患者临床妊娠率低、流产率高。结论: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中TNF-α、IL-1、IL-6水平升高,其中卵泡液中IL-1,或者卵泡液中IL-1和IL-6联合检测对PCOS的预测准确性最高。PCOS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孕早期流产率增加;炎症因子可能介导了PCOS 的发生发展,且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45.
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进展密切相关, 优杆菌属是肠道菌群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 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在调节肠道代谢平衡中发挥主导作用。已有研究显示SCFAs具有调节T2DM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分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及参与胆汁酸代谢、调节炎性因子生成等作用。本文就优杆菌属及其代谢产物SCFAs与T2DM的关系及调控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46.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联合优思明治疗对人工流产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外周血雌孕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人工流产术后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口服优思明治疗,观察组采取仿生物电联合口服优思明治疗。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转归时间)以及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大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月经转归时间、阴道出血时间缩短,阴道出血量减少(P均<0.05);术后第7天,两组RI、PI、PSV及ACTH、P、LH、FSH、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4、28天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同期增加(P均<0.05)。结论 仿生物电治疗联合优思明可维持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卵巢功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相似文献   
947.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创优,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既节约了成本,又为企业培养了施工管理人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比较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下IPS e.max全瓷高嵌体及Lava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用于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完成IPS e.max全瓷高嵌体75个,Lava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62个,随访观察6个月、1年、2年、3年,参考美国公共健康会(USPHS)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IPSe.max全瓷高嵌体的颜色优于Lava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而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性优于IPS e.max全瓷高瓷嵌体。结论 两种材料瓷嵌体用于后牙修复的临床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优选哪种材料取决于患者的喜好。关注修复体完整性的患者建议优选Lava Ultimate优韧瓷,关注高嵌体的颜色的患者建议优选IPSe.max全瓷。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用优思明联合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PCOS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单一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联合组采用优思明+地塞米松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排卵情况(成熟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疗效优于单一组,FSH水平高于单一组,LH、AMH水平低于单一组,成熟卵泡数量、最大卵泡直径大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FINS、HOMA-IR、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思明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PCOS患者,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性激素异常、胰岛素抵抗有积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正常排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50.
<正>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可通过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但如何牵引可取得最优的临床疗效,目前尚无明确和统一的标准[1]。优值牵引(superior value traction, SVT)通过对牵引角度、时间、力量等优化,可形成针对CSR的“最优”牵引模式,从而提高牵引效果[2]。本研究观察了SVT在CS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