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39篇
  免费   2608篇
  国内免费   2869篇
耳鼻咽喉   1066篇
儿科学   199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2839篇
口腔科学   485篇
临床医学   14912篇
内科学   3153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604篇
特种医学   2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9823篇
综合类   23374篇
预防医学   4618篇
眼科学   6166篇
药学   9316篇
  180篇
中国医学   8644篇
肿瘤学   392篇
  2024年   520篇
  2023年   1893篇
  2022年   1546篇
  2021年   2099篇
  2020年   2274篇
  2019年   2147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1982篇
  2016年   2213篇
  2015年   2525篇
  2014年   4639篇
  2013年   4561篇
  2012年   5660篇
  2011年   6198篇
  2010年   5589篇
  2009年   5093篇
  2008年   5236篇
  2007年   4546篇
  2006年   4162篇
  2005年   4149篇
  2004年   3568篇
  2003年   3161篇
  2002年   2613篇
  2001年   2201篇
  2000年   1640篇
  1999年   1436篇
  1998年   1140篇
  1997年   997篇
  1996年   901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593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是现代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成为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手段.我院1989年9月~1994年10月共进行270例300眼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各类白内障270例共300眼,其中男122例,女178例,年龄24~90岁.老年性白内障287眼,外伤性5眼,先天性2眼,并发性6眼,同时伴有其它眼病16眼,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眼,青光眼手术后2眼,高度近视5眼,穿孔伤修复术后4眼,钝挫伤后1眼.术前视力光感~0.2.  相似文献   
992.
研究浅低温对犬心脏停跳复苏后脑组织形态学及脑功能的影响。缺血时间18min,再灌注8h,观察神经机能及脑顶叶皮质形态学改变,并对顶叶皮层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表明,浅低温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及毛细血管的损害,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3.
黄堃  蒲泓宇  蔚芃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11):138-14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以膝关节软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受累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对于治疗KOA有多种方式,针对性的非手术治疗是临床阶梯治疗的第一步,可以延缓病程的发展,甚至达到患者不行手术治疗的期望。目前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健康管理、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口服药物以及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本研究对非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有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阻滞(continuous fascia iliac compartment block,CFICB)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7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FICB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每组各34例。采用15项恢复质量量表(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questionnaire,QoR-15)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h、3h、6h、12h、24h和48h静息和运动时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首次镇痛补救时间、镇痛补救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h和48h,CFICB组患者的QoR-15总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心理支持、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PCI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身体独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3h、6h、12h和24h,CFICB组患者的静息和运动时NRS评分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5);术后48h,CFICB组患者的运动时NR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静息时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ICB组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时NRS评分的AUC均显著小于PCIA组,首次镇痛补救时间长于PCIA组,镇痛补救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CFICB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恢复质量,并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龚高进  范海泉  江洋  黄海汛 《西部医学》2023,35(6):837-842+847
探讨锌指蛋白440(ZNF440)在膝关节(Knee)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损伤和退化变性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方法 Knee软骨中分离人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Knee OA组、ZNF440-GFP(绿色荧光蛋白)组、ZNF440-siRNA组和Scriptaid组。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ZNF440在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用ZNF440-GFP过表达和ZNF440-siRNA转染细胞,并给予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分别用qPCR和WB检测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凋亡相关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可能抑制ZNF440表达的化合物。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ZNF440在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有所增加(P<0.05);ZNF440过表达明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和PARP p85的表达,并降低COL2A1表达(P<0.05);siRNA敲除ZNF440可部分逆转IL-1β刺激诱导的人Knee OA软骨细胞的分解代谢和细胞凋亡(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实验,确定Scriptaid是一种有可能下调ZNF440表达的化合物。Scriptaid处理可降低OA软骨细胞中ZNF440的表达,同时降低过表达ZNF440的人Knee OA软骨细胞中MMP13和PARP p85的表达(P<0.05)。结论 ZNF440在人Knee OA软骨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中炎症、分解代谢和凋亡标志物的表达参与软骨退行性机制。此外,Scriptaid可降低ZNF440的表达,并抑制其在OA软骨细胞中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MBT系统在膝关节翻修及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采用MBT系统行翻修或复杂初次置换并获得12-54个月随访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3例;年龄47-78岁,平均(66.5±8.6)岁。均为单侧,左侧9例、右侧8例。运用MBT原因:翻修4例,创伤性关节炎并骨缺损4例,严重骨质疏松3例,严重畸形并骨缺损4例,骨缺损并韧带松弛2例。7例配合运用延长杆,10例仅用袖套未加延长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以及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根据HSS膝关节评分和X线检查评估临床疗效,包括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透亮线、骨长入、膝关节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随访12-54个月,平均(30.4±10.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47.6±12.8)分增加至(8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P=0.00)。17例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66.7±13.5)°增加至(103.5±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P=0.00)。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假体相关感染、松...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针药复合麻醉下进行手术对其认知功能、心率变异性以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医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麻醉,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药复合麻醉,两组患者均持续随访3 d。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β水平,心率变异性,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两组患者MMSE得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但观察组术后1 h、术后24 h MMS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β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观察组血清NSE、S-100β水平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4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观察组术后3 d SDNN、Trianglar Index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后倾角(PTSA)、股骨远端外侧角及股骨远端外侧角(MPTA)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UKA相较TKA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优点,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106)。2组患者均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每次600 mg,每日睡前1次,连续用药2 a;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7天及术后1、2 a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5 min。于术前及术后2 a分别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包括骨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分别于术前、术后1 a及术后2 a,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及Gruen分区法检测2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值。采用X线片测量2组患者术后2 a股骨假体下沉距离。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 a,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髋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的有效性,以及对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60例切开组,60例关节镜组。切开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关节镜组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同时间段两组疼痛评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①关节镜组膝关节恢复总优良率91.67%高于切开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4,P<0.001)。②手术结束当天,关节镜组疼痛评分为:(8.95±0.76),切开组(8.86±0.68),经过对比组间无差异(T=0.6835,P=0.4956);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手术后第四周、十二周的关节镜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42±0.55)、(1.09±0.27),低于切开组的(6.03±0.58)、(2.40±0.55),组间存有差异(X2=15.0621,P<0.001;X2=16.5615,P<0.001)。③ 关节镜组骨折愈合时间(3.20±0.30)月,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65±1.47)d,手术中出血量(79.06±6.65)ml,切口长度(7.20±2.98)cm均优于切开组(5.60±0.77)月,(7.20±2.29)d、(99.67±7.42)ml、(15.44±4.71)cm,组间具有差异(T=22.4961;P<0.001;T=10.1051;P<0.001;T=16.0223;P<0.001;T=11.4517;P<0.001)。④ 关节镜组出现的不良反应3.33%低于切开组25.00%,组间具有差异(X2=11.5820,P<0.001)。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