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86篇
  免费   3258篇
  国内免费   2781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262篇
妇产科学   368篇
基础医学   2061篇
口腔科学   969篇
临床医学   6960篇
内科学   4006篇
皮肤病学   300篇
神经病学   700篇
特种医学   1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613篇
综合类   15480篇
预防医学   5003篇
眼科学   673篇
药学   13063篇
  87篇
中国医学   7771篇
肿瘤学   1675篇
  2024年   484篇
  2023年   1695篇
  2022年   1527篇
  2021年   1762篇
  2020年   1690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946篇
  2017年   1578篇
  2016年   1639篇
  2015年   1971篇
  2014年   2783篇
  2013年   2858篇
  2012年   3720篇
  2011年   3696篇
  2010年   3394篇
  2009年   3422篇
  2008年   3705篇
  2007年   3257篇
  2006年   2983篇
  2005年   2884篇
  2004年   2288篇
  2003年   2172篇
  2002年   1755篇
  2001年   1658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823篇
  1997年   755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616篇
  1994年   537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7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使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糖尿病病人由于对控制血糖、饮食及监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表现。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两方面症状,如神经错乱、行为异常和昏迷,少数重症病例可致死亡。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52.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53.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4.
采用阴茎背侧根部径路施行输精管再通后二次结扎术。结果:120例受术者无出血、感染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输精管结扎结节直径均在0.3cm左右,无精索粘连、瘘管、附睾淤积症等并发病症。仅1例受术者配偶在术后3个月妊娠,但随访中查精液未发现精子。文中介绍了结扎方法。参1[编者按]  相似文献   
55.
本文报道了最小二乘法抛物线回归分析在分析化学信号平滑和微分中应用的具体方法.推导了令中心电位点E=0的数据处理方法,使计算公式简化,给出了计算机原程序代码,结合测试条件,应用于电位溶出分析仪的信号处理.确定了电位溶出分析的最佳参数.达到了用虚拟仪器真实测量的目的,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6.
57.
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致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探讨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敏感性。方法:在SD大鼠孕17d腹腔注入1,3-二氯乙烯-亚硝基脲(BCNU)制作皮质发育障碍模型;Nissl染色观察P60d仔鼠病理变化;选取P60d雄性仔鼠,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分别比较两组大鼠癫发生的潜伏期、持续状态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同龄仔鼠脑组织湿重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Nissl染色显示皮质变薄、皮质层次紊乱、海马区域异位细胞异常聚集;有皮质发育障碍的仔鼠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后,癫发生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癫持续状态时间延长(P<0.01),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BCNU致皮质发育障碍模型具有癫易感性。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医药导刊》2006,8(3):187-187
2006年5月14日,卫生部“十年百项”2006年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和中国心力衰竭(HF)教育计划启动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隆重召开。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孔灵芝副司长、科技教育司敬蜀青处长、科技教育司吴沛新主任、项目负责人胡大一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心内科主任赵水平教授莅临会议,并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reduced glutathione a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o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damage in experimental dogs following open abdominal injuries coupl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Methods Twenty-four dogs with open abdominal injuri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with simple observation after 1.5 h seawater immersion);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given routine care and fluid transfusion after 1.5 h seawater immersion) ; the hepatic treatment group (given routine are, fluid transfusion and hepatic treatment as well, after 1.5 h seawater immersion).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8 dog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measure total bilirubin (TB),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prothromin time (PT), endotoxi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terleukin-6 (IL-6),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also made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ntents of TB, ALT, AST and LD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survival time was less than 24 hours. Contents of TB, ALT, AST and LDH of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survival time of all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was mere than 24 hours. Reduced glutathione a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could reduce the extent of lesion quite significantly 12~24 hours following open abdominal injuries. Conclusions Reduced glutathione and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seemed to have good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against hepatic damage induced by trauma coupl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It could be used as a primary mea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uch kind of hepatic damage.  相似文献   
60.
《吉林医学》2006,27(10):F0004-F0004
《吉林医学》杂志第八届特邀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6年8月1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汇集了我省优秀的医学界工作者与管理者共56名。吉林省医学会秘书处主任王琴钢,全国著名外科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