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70篇
内科学   36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243篇
特种医学   2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1906篇
预防医学   98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752篇
  3篇
中国医学   34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外源性CO对LPS攻击时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方法: 血气分析监测大鼠呼吸参数,在1、3、6 h的时点上,分别对空白组、脂多糖组(LPS,5 mg/kg)、低浓度CO吸入组(CO 250 mL/M3)、腹腔内CO注射组(CO 2 mL/kg)、脂多糖CO吸入组(LPS 5 mg/kg+CO 250 mL/M3)和脂多糖血症CO腹腔内注射组(LPS 5 mg/kg+CO 2 mL/kg),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肠道丙二醛(MDA)含量,用羟胺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应用RT-PCR检测肠道组织内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变化。 结果: 给予250 mL/M3的CO持续吸入以及2 mL/kg的CO腹腔内注射,在1、3、6 h时点上,大鼠无缺氧情况的出现。两种方法给予外源性的CO,均降低了内毒素血症时大鼠肠道组织中的MDA含量,提高了SOD的活性,同时诱导了肠组织的HO-1 mRNA 的表达。 结论: 低浓度的CO吸入(250 mL/M3)和一次性腹腔内注射CO(2 mL/kg)补充对大鼠是安全的,补充低浓度或小剂量的外源性CO可以对脂多糖血症肠道提供保护作用,并可以刺激HO-1的产生,促进内源性的CO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2.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在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0的表达及HO-1/一氧化碳(HO-1/CO)体系对PASMC增殖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HO-1mRNA表达。用双波长法检测碳氧血红蛋白(HbCO)吸光值。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发现HO-1 mRNA在常氧大鼠PASMC有低水平的表达,低氧12h HO-1mRNA水平是常氧时的1.5倍,且HbCO产量随之显著增高(P<0.01);低氧24h HO-1 mRNA表达呈回落趋势,HbCO产量亦有所减少,但两者仍高于常氧水平。低氧12h及24h PASMC PCNA核阳性反应颗粒表达较常氧时增强(P<0.01,P<0.001),使用HO抑制剂ZnPP-9,其PCNA该阳性反应颗粒表达较单纯低氧时增加更多(P<0.001,P<0.01)。低氧组核NF-κB阳性染色较常氧组增强(P<0.001),使用ZnPP-9,其表达则比低氧时更多(P<0.01)。低氧通过诱导大鼠PASMC的HO-1 mRNA基因表达,上调HO/CO体系活性,使内源性CO含量增高,抑制PASMC增殖;NF-κB参与了PASMC增殖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3.
CO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及其限速酶(血红素氧合酶-1)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使用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腹腔注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12h后复制MCAO模型。梗塞后24h后检测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诱导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抑制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抑制剂对非梗塞侧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没有影响(P>0.05)。结论:一氧化碳作为一种信使分子,脑缺血时浓度升高具有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HO-1/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一氧化碳(CO)径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4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C)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肺缺血-再灌注加氯铁血红素(H)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锌原卟啉(Z)组。分别在缺血前、缺血后、再灌注1 h、2 h、3 h抽血,检测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比(W/D)、肺泡损伤率(IAR),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HO-1的活力、表达部位及强度。 结果: 血浆COHb浓度,I-R组、H组明显高于C组,以H组为著(P<0.01);H组、Z组显著高于、低于I-R组(P<0.01)。肺组织HO-1活力H组最高,其次是I-R组,Z组和C组最低(P<0.05和P<0.01)。I-R组、H组、Z组HO-1在肺血管内皮、部分血管平滑肌、外膜层及部分气道上皮均有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组,尤以H组最为明显(P<0.01)。W/D、IAR值,I-R组和Z组均明显高于C组,尤以Z组为著,H组虽较C组为高,但显著低于IR组和Z组(P<0.05和P<0.01)。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以Z组为著,H组较轻。 结论: HO-1/CO径路对缺血-再灌注肺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检测血乳酸、降钙素原和联合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急诊科收住院的ACMP患者70例,随访3个月,以其中发生DEACMP患者10例为DEACMP组,其余60例为非DEACMP组,随机抽取同期笔者医院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立即行动脉血Lac和血清PCT检测,并计算Lac和PCT诊断DEACMP的灵敏度、特异度。 结果DEACMP组血Lac和PCT检测值均明显高于非DEACMP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P<0.05);检测异常率亦明显高于非DEACM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P<0.05)。Lac和PCT升高预测DEACMP的敏感度均为90.0% ,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5.0% ,准确性分别为55.7%和68.6%。联合检测时若其中1个指标为阳性时即预测DEACMP发病,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41.7%,阳性预测值为21.7%,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性为71.4%。 结论DEACMP患者早期动脉血Lac和PCT均明显升高,PCT诊断价值优于Lac,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对DEACMP发病预测价值更理想。  相似文献   
86.
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处理对策,对125例颅脑外伤、2例颅脑伤、2例脑梗塞、1例一氧化碳中毒及1例麻醉意外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对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29例高压氧治疗的病人中7例出现头痛、头昏等不适反应,其中1例死亡。结果表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应慎重,如有不适,应及时中止高压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7.
一氧化碳 (CO)中毒导致迟发性脑病 ,又称 (CO)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就临床应用脑电地形图 (BEAM)评估在CO中毒致迟发性脑病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 35例系选自我院内科及门诊的神经系统病人 ,男16例 ,女 19例。其中 ,年龄在 39~ 49岁者 5例 ,5 0~ 6 0岁者 9例 ,6 0~ 70岁者 17例 ,71岁以上者 4例。均有明显CO中毒昏迷病史 ,经过初次治疗有好转 ,神志清。而再次发病时间分别为 1周 2例 ,2周内 13例 ,4周内的 3例 ,5周内的 1例。1.2 检查方法采用北京仁和电子有限公司 14导 30 0型 (BEAM)及微机处…  相似文献   
88.
对 46个铸铁、铸钢车间一氧化碳 (CO)危害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并分析了铸工车间建筑格式与车间内CO污染浓度的相关性 ,结果 :车间内的加料口平台、加料行车操作舱、出铁水口场所空气中 ,CO浓度超出国家容许浓度。在不同建筑格式的铸工车间内有着明显差异 ;以“A”建筑格式的铸工车间内的CO浓度为最高 ,平均值分别 71.4、74 5和 5 1.2mg/m3,“D”建筑格式的铸工车间内CO浓度最低 ,平均值分别 12 .8、14 .8和 2 6 .9mg/m3。提示改善铸工车间的建筑格式 ,有其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一氧化碳 (CO)中毒是北方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损害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文献中有关老年人CO中毒继发癫痫的临床报道较少 ,我院 1 985— 1 999年共收治 85 1例CO中毒患者其中 97例继发癫痫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85 1例CO中毒患者 6 0岁以下 6 5 8例 ,6 0岁以上 1 93例。 97例继发癫痫患者中 ,男 5 8例 ,女 39例。年龄 1 2~ 82岁 ,平均 (5 2 .6± 2 0 .1 )岁。其中 6 0岁以下 6 5例 ,6 0岁以上 32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CO中毒史 ,其中 6 1例确切中毒时间 0 .5~ 1 7h。所有患者均有昏迷史。昏迷持续时间 (以被…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一氧化碳 (CO)中毒的催醒作用。方法 在急性重症CO中毒常规综合抢救中加入醒脑静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醒脑静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醒脑静可作为急性重症CO中毒病人综合抢救中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