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醒脑静对急性重症一氧化碳 (CO)中毒的催醒作用。方法 在急性重症CO中毒常规综合抢救中加入醒脑静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醒脑静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醒脑静可作为急性重症CO中毒病人综合抢救中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112例未行PCI、血脂正常的AMI患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2)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服用;(3)瑞舒伐他汀大剂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服用。患者于治疗后1周、16周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钠素(BN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1周后,3组患者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后,3组患者hs-CRP、MMP-9、BNP水平较第1周明显下降,超声心动图指标较第1周有明显改善,3组之间比较、16周与第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06例AMI患者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随机分为LMWH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和静脉UFH组(普通肝素静脉泵入24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LMWH组与静脉UFH组相比,临床再通率(82.1%vs78.0%)、血管开通率(78.9%vs75.0%)高,临床再通病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8.70%vs12.8%)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MWH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静脉UFH组(7.14%vs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PCI后均予LMWH抗凝治疗,30d内无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瑞替普酶并LMWH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方便的,LMWH用于PCI后抗凝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普通J型导丝与亲水涂层超滑导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平均分入超滑组(n=60)与普通组(n=60),超滑组患者使用亲水涂层超滑导丝,普通组患者使用普通J型导丝,对两组患者不适感觉、术者操作手感、导丝通过时间、导丝失败例数、并发症出现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普通组与超滑组比较,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超滑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不适,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者对普通组52名患者进行操作时感到轻度阻力,超滑组仅4例感到有轻度阻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普通组导丝通过时间短于超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超滑组导丝通过失败0例,普通组导丝通过失败2例;⑤并发症:超滑组发生桡动脉痉挛2例,前壁张力性血肿2例;普通组发生桡动脉痉挛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使用普通J型导丝简便易行,与超滑导丝的临床效相当且性价比较高,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维持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心律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5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口服胺碘酮转律成功后,在继续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依是否服用ACEI分为ACEI组(23例)和非ACEI组(31例),随访12个月,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统计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于转律后24小时、6个月和12个月分别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P波离散度,于转律后即刻、转律后12个月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E峰和A峰的比值(E/A值)等。结果:在随访的第9个月和第12个月,ACEI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显著优于非ACEI组(60.87%和29.03%,P< 0.05;52.17%和22.58%,P<0.05)。于随访的第12个月,ACEI组的P波离散度较非ACEI组显著缩小[(37.50±7.54)ms和(48.57±3.78)ms,P=0.001]。心脏超声随访发现,12个月时ACEI组的左心房直径较非ACEI组显著缩小[(3.23±0.15)cm和(3.50±0.28)cm,P=0.009]、左心室舒张功能(E/A比值)显著改善(P=0.039)。结论:ACEI有助于改善胺碘酮维持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的效果,改善心房的电生理特性和左心房结构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tion myocardic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左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left ventrcular wall motion score index,LVWMSI)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不同BNP水平患者180 d内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首次发生的STEMI患者64例,均于发病12 h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依据BNP水平由低到高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按4个百分位数):A组(BNP≤P25:BNP≤115.25 pg/mL)、B组(P26≤BNP≤P50:115.26~200.5 pg/mL)、C组(P51≤BNP≤P75:200.6~409 pg/mL)、D组(BNP≥P76:BNP≥409 pg/mL)。分析各组间LVWMSI的关系以及BNP水平与LVWMSI的相关关系。随访记录18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结果各组间LVWM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LVWMSI呈正相关(r=0.73,P<0.01)。随血浆BNP水平增高,各组间近期临床心血管事件呈显著增高趋势(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够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和预防对比剂肾病(CIN)的效果,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28例接受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他汀治疗组(SSG,n=115)和强化他汀治疗组(ISG,n=113)。于PCI术前7d开始,SSG组患者口服20mg/d辛伐他汀,ISG组患者则口服80mg/d辛伐他汀。于PCI术前、术后24、48h分别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按Coch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于PCI术前、术后24h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 PCI后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并于术后24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术后48hISG组血肌酐水平显著回降(与术后24h比较P0.001)至术前水平(P=0.94),而SSG组血肌酐水平未显著回降(与术后24h比,P=0.11)。PCI术后24、48h,ISG组的血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SSG组(术后24h,P0.05;术后48hP0.001)。PCI术后,两组肌酐清除率均显著降低,最低值出现在术后24h,然后逐渐回升。术后48h,SSG组肌酐清除率显著回升(与术后24h相比,P=0.03),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01),而ISG组术后48h显著回升(与术后24h相比,P0.001)并恢复到术前水平(P=0.87),在术后24、48h,ISG组肌酐清除率的回升程度均显著高于SSG组(均P0.001)。虽然PCI术后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1),但ISG组低于SSG组(均P0.001)。结论与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相比,PCI前使用强化剂量他汀治疗可进一步保护PCI术后肾脏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这种益处伴随有血清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对胺碘酮转律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转律后,依转律效果分为转律成功组(n=17)和转律未成功组(n=19),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其浓度水平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结果转律成功组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转律未成功组(P<0.01,P<0.05,P<0.05);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水平与左心房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对心房颤动的发生、维持和终止起重要作用.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改善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7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CEI组和非ACEI组,口服胺碘酮0.6g/d,2周,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的时间.结果ACEI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67.6%(23/34),显著高于非ACEI组(42.5%,17/40)(P<0.05);ACEI组转律所用平均时间为9.2 d,显著少于非ACEI组(11.53 d)(P<0.01).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时,加用ACEI可增加转律成功率,并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