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8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19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870篇
口腔科学   825篇
临床医学   1049篇
内科学   922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科学   332篇
综合类   153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749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1217篇
  8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728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38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 ,用平板沉降法采样进行了实际观察。结果 ,将 3盆涂抹有光催化剂的绢花放于可见光照的病房内 (2 3m3 ) ,4 8h后空气中自然菌菌数平均下降率为 2 5 .2 4 % ;12 0h后 ,平均下降率为 5 8.95 %。停止使用光催化剂之后 ,空气中细菌数恢复到原来水平。 15个病房内放置含光催化剂绢花 ,4 8h后有 6个病房无效 ,放置 12 0h后仍有 4个病房无效。结论 ,光催化剂对病房空气中细菌消除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 ,只有部分房间显示出一定消除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粤西沿海地区季节气候与妇科门诊常见感染(细菌性、念珠菌性、滴虫)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对妇科门诊就诊的7 042例患者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分春、夏、秋、冬季4组统计分析.结果春夏秋冬四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念珠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细菌检出率无季节性差异(P>0.05);滴虫检出率比较,亦无差异(P>0.05).结论粤西地区妇科门诊病例念珠菌检出率受气候差异影响,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而细菌和滴虫检出率则不受气候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23.
The yeast spectrum of the 'tea fungus Kombuch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近年来泌尿系细菌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临床根据。方法:对泌尿系感染患者298株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仍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53%,其次是葡萄球菌属,占19.40%,肠杆菌属占10.06%,肠球菌属占4.70%等,各类菌属耐药情况。结论:临床医师必须关注本地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播散。  相似文献   
25.
嘉定区1988—1993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区六年共检测食物中毒样品323份,检出致病菌138株,检出率为42.72%。致病菌菌型以付溶血性弧菌居首(76.81%),溶藻弧菌次之(8.70%),鲍氏1 ̄6型痢疾菌最低(0.72%)。六年来致病菌检出无升降趋势(r=0.028,P〉0.05)。致病菌检出第三季度较高;男女间致病检出相差显著(χ^2=12.35,P〈0.01)。  相似文献   
26.
采用改良的热变性温度法,将DNA升温及恒温处理与紫外吸收值的测定分两步进行,检测3株标准菌株和16株假单胞菌DNA的G Cmol% 含量。结果表明,14株假单胞菌与其相应标准菌种的DNAG+Cmol%含量基本一致,与其生物学性状亦相符;另2株DNA的G+Cmol%含量与其生物学性状不符,其分类学位置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27.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人不同时间的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及种类检测 ,探讨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与植皮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65例病人于手术时取痂下组织以组织匀浆行细菌定量并鉴定菌种。结果  45 0份标本中 3 90份为阳性 ,共培养出细菌 5 80株 ,以铜绿假单胞菌(2 7.93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16.2 0 %)为最常见种类 ;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对植皮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P <0 .0 1)。结论 手术时间越早 ,痂下组织细菌含量越少 ,菌种较单一 ,植皮存活率越高 (P <0 .0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植皮存活率影响较大 (P <0 .0 1)。  相似文献   
29.
Sixt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pair-fed one of three nutritionally identical diets. One diet contained “low-fiber” (3.8% crude fiber); the others contained “high fiber” (28.7% crude fiber) composed of either cellulose or lignin. Although both “high fiber” diets had similar stool bulking effects, only the cellulose diet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1,2-dimethylhydrazine (DMH)-induced colon neoplasms. The cellulose die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 changes in the gut bacterial profile and with a lowered serum cholesterol. © 1993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30.
50种传统清热解毒药的抑菌实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华娟  周明康 《中药材》1995,18(5):255-258
本文报告了传统药物文献收载的50种清热解毒药的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抑菌作用的有41种,占82%。对阳性球菌显示有抑菌作用的有36种;对阴性杆菌显示有抑菌作用的有24种。其中的地胡椒、金果榄、毛果算盘子等显示有较广的抗菌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