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3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594篇
耳鼻咽喉   516篇
儿科学   91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208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354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40篇
特种医学   2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583篇
综合类   1416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273篇
  5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价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83例原发于鼻腔、上颌窦、筛窦、蝶窦及额窦的恶性肿瘤 ,分别施行上颌骨次全与全切除术 ,前额开窗 -鼻锥翻转进路额筛蝶眶肿瘤大块切除及颅面联合切除术 ,部分病例实施冷冻切除 ,颌颈联合根治等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结果 :3年生存率为 4 7.5 %(36 76 ) ,5年生存率为 36 .2 %(2 5 6 9)。结论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通过手术及采用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 ,可提高疗效 ,但仍需进一步改进治疗方法 ,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2.
MRI测量颈胸角在选择颈胸段脊柱手术入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目的 :探讨在颈胸段脊柱术前应结合患者的颈胸段MRI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 ,选择手术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方法 :共 76例患者 ,其中 2 6例为颈胸段脊柱损伤 ,35例为颈胸段脊柱肿瘤 ,脊髓型颈椎病 12例 ,以及 3例颈胸段椎板减压术后后凸畸形。男 4 7例 ,女 2 9例。平均年龄 4 5 5岁 ,年龄范围 19~ 6 5岁。同时抽取 95套颈胸段MRI片。作胸骨上切迹向后水平延长线和胸骨上切迹向后上方至C7T1椎间盘前缘中点的连线 ,测量两线之夹角 ,称为颈胸角 (cervicothoracicangle ,CTA)。结果 :CTA平均为 4 7 6 4°(范围 2 5°~ 73°)。大于此平均角度且病灶在胸骨切迹水平线以上时可考虑低位下颈椎入路 ,5 0例 ;CTA较小 ,且病灶范围广 ,或尚累及T3 、T4,可以考虑经胸骨柄入路 ,13例 ;病灶范围广泛 ,经全胸骨入路 3例 ;Ⅰ期或Ⅱ期前后联合入路 5例 ;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入路 5例。结论 :颈胸段脊柱手术应尽量选择低位下颈椎入路等创伤较小的入路 ,其次考虑经胸骨柄入路。长节段脊柱受累的患者才考虑经右侧肩胛下后外侧胸腔或经全胸骨等创伤较大的入路。术前可以结合患者的病灶累及范围和颈胸手术角等MRI影像学表现 ,从而利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 ,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3.
Zusammenfassung Bericht über ?dintraoperative maschinelle autotransfusion?, kombiniert mit ?pr?operativer plasmapherese?. Mit maschineller autotransfusion kann intraoperativer blutverlust durch rückführung eigener erythrozyten halbiert werden. In kombination mit pr?operativer plasmapherese werden weitere fremdblutkonserven eingespart. übertragung von infektionskrankheiten und erzeugung irregul?rer antikōrper kōnnen verhindert werden. Bei der derzeitigen AIDS-situation wird das infektionsrisiko auf null reduziert.   相似文献   
34.
Graves甲亢多种治疗方法对Graves眼病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榆索、分析文献系统评价131I、手术、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Graves病(GD)对Graves眼病(GO)的影响.方法 检索了MEDIJNE(1966年-2006年3月)、EMBASE(1984-2005年)、The Cochrane Library(2006年第1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EBMdisc,1978年1月-2006年4月)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06年)所收录的有关不同GD治疗方法对GO影响的文献,同时从参考文献中追溯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是否采取预防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发生的措施对纳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随机对照研究5项,非随机对照研究2项,病例对照研究1项,共162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如GD治疗后早期未采取措施预防甲低,131I与手术治疗、131I与ATD治疗GD在诱发或加重GO以及减轻GO症状方面莘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值分别为2.31,5.97,3.70,5.55;P均<0.05];如GD治疗后早期采取措施预防甲低,手术与ATD治疗GD在诱发或加重GO以及减轻GO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验值分别为0.27,0.99;P均>0.05),尚无研究涉及131I治疗GD后早期采取甲低预防措施时131I对GO的影响.结论 若未及时采取甲低预防措施,131I较ATD、手术治疗GD更容易诱发或加重GO,减轻GO的症状却不如后两者,对于治疗前已有活动性GO的患者,应慎用131I.  相似文献   
35.
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978至2004年收治的62例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肠外瘘68例次,其中多发瘘6例次;肠内瘘8例次。肠瘘以末端回肠瘘(27例次)和回结肠吻合口瘘(21例次)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26例次)和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4例次)。首次肠瘘、术后服用免疫药物者复发率15.4%,明显低于未服药患者(34.8%);复发时间为(40±17)个月,明显长于不服药组的(8±3)个月;两组比较,P<0.01。结论CD合并的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物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对Ⅳ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至2004年12月外科治疗Ⅳ期胃癌患者200例,手术后随访时间为4-116个月,随访率为93.5%,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曲线分析,LogRank进行生存曲线显著性检验。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0%,根治性切除105例,姑息性切除55例。淋巴结清扫范围D12例,D278例,D3及D3^+26例。Ⅳ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2.3)个月。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者较仅行手术探查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局部因素P1H0T1-3N0-2,P0H1N0-2T1-3、T4N2-3、T1-3N3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全身因素P2-3、H2-3、P1-3,H1-3、TnNnM1的胃癌患者。对于P1H0T1-3N0-2、P0H1N0-2T1-3和T4N2-3,T1-3N3病例的根治性切除和联合脏器切除和D3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行姑息性切除及手术探查、单纯切除以及D2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结论对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Ⅳ期胃癌进行根治性切除、D2以上淋巴结清扫和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吴向武  夏永法 《中国骨伤》2007,20(2):129-129
我院于2003-2006年运用三叶草钢板对32例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1例,女11例;年龄25~82岁,平均54·4岁。根据Neer分型[1],其中Ⅳ型3部分11例,4部分4例;Ⅴ型3部分12例,4部分3例;Ⅵ型3部分1例,4部分1例。病程1~10 d,平均4·5 d。损伤原因:跌伤22例,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2治疗方法选用臂丛麻醉或全麻,患者取“沙滩椅”位,采用改良Thompson切口。将上臂外展以利切口暴露,以肱二头肌肌间沟作为解剖标记。如有肱骨头脱位应先复位,将钢板根据肱骨外形塑形,精确匹配肱骨近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脑动静脉畸形(AV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脑AVM显微手术切除术中,使用Aloka SSD 4000型超声检查仪扫描,进行AVM定位、辨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确定血肿与AVM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病变切除后重复超声检查AVM残留与否,并与术后脑血管造影结果对比。结果26例畸形血管团均住实时超声下清晰显示并获得全切除。血肿区为高同声无血流信号;供血动脉与正常血管在血流动力学上有差别;术中超声影像所示的病变全切除为术后血管造影所证实。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够对脑AVM进行准确定位,指导皮质切口的设计,并可判定病灶是否全切除.对于术前的MRI、DSA检查起到很有价值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的诊治及预防。方法:对1998年~2004年间284例胃癌术后出现的17(6%)例残胃无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残胃无力发生于术后6~15天,症状持续10~21天。经消化道造影确诊,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诊断方法,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0.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仑  吕波  刘仲前 《中国骨伤》2006,19(6):348-350
目的:研究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65岁,平均36.5岁。骨盆骨折分型:C1型8例,C2型3例,C3型2例。髋臼“T”形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9例,双柱骨折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采用股骨髁上牵引,术中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必要时附加患髋后外侧切口,术中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3.4个月。髋臼骨折复位后残存移位:0~1mm9例,2~3mm2例,4~5mm2例,无>5mm者。髂骨骨折复位后各向残存移位:0~1mm9例,2~5mm3例,>5mm1例。3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其感觉、运动功能全部获得恢复。1例继发性坐骨神经损伤,术后6个月恢复。异位骨化2例,股骨头坏死、髋臼及股骨头软骨坏死、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5例,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影响功能。疗效综合评定:优8例,良1例,可2例,差2例。结论: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最大程度恢复其解剖结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