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分析MSCT联合MRI检查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9例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基准,比较MSCT、MRI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肿瘤对周围受侵部位(骨质、软组织)诊断符合率。结果在MSCT、MRI单独检查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MRI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MSCT侵犯周围骨质检查准确率(79.48%)优于M RI(56.41%),M RI周围软组织检查准确率(84.61%)优于MSCT(51.28%);而MSCT+MRI在周围骨质、软组织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4.87%、97.43%,均优于单独检查(P<0.05);在MSCT检查时,肿瘤一般为高密度或等高密度,64.10%(25/39)患者肿瘤周围可见水肿;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MRI检查中反馈为稍高长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MSCT、MRI检查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临床诊治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两者联合诊断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良、恶性肺磨玻璃结节MS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肺部GGN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以病理结果为基准比较MSCT检查对良、恶性肺磨玻璃结节诊断符合率。结果良恶性肺GGN患者在吸烟史、年龄、肿瘤直径,有MSCT征象(毛刺、空泡、分叶、胸膜凹陷、血管集束、支气管充气)、以及CT值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偏大、CT值高、有毛刺、空泡、分叶、胸膜凹陷、支气管充气征为影响恶性肺GGN的危险因素(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MSCT对良性肺GGN诊断符合率不一致(P<0.05)。但对恶性肺GGN诊断符合率一致(P>0.05)。结论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需怀疑是否为恶性肺GGN,对肺GGN性质诊断中需结合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23.
24.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穿刺孤立性肺结节应用价值.方法:经MSCT检查56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分析MS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56例中肺癌38例,假阴性4例,肺部良性结节14例无假阳性;对恶性结节敏感性90%、准确性92%、特异性100%,良性结节阴性预测值78%.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气胸发生率16%.结论:MSCT引导下穿刺孤立性肺结节准确性高而并发症较低,可作为鉴别结节良恶性的首选方法之一,对确定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郑历明  耿左军  吴艳凯 《河北医药》2007,29(11):1172-1174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MSCT(多层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征象及其中毒机制.方法 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同时期分别行胸部MSCT检查,并对30例胸部MSCT影像征象及其中毒机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病例均出现了肺纹理增多、磨玻璃征,部分出现肺实变、胸水和气肿,存活到晚期者均见到肺纤维化.结论 百草枯中毒在肺部有明确的影像学征象,其中毒机制与影像学表现密切相关,MSCT征象与中毒机制的对照研究对临床治疗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5月共21例经过冠脉造影病人的67支血管分为185个节段,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其CT影像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64排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总的敏感性(Sn)95.5%,特异性(Sp)96.6%,准确度(Ac)96.2%,阳性预测值( PV)94.1%,阴性预测值(-PV)97.4%。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做为无创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其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错构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错构瘤的CT特点,其中2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肺错构瘤病灶光滑整齐,浅分叶5例,无深分叶征、毛刺征或 卫星灶.其中3例有不同程度的钙化,1例为"爆米花"样钙化.6例病灶内有脂肪密度.2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其最大CT强化值《20Hu.结论 肺错构瘤病灶光滑整齐,出现钙化(尤其是"爆米花"样钙化)、脂肪密度是其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为错构瘤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8.
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指导甲亢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对甲亢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200例甲亢病例分成2组,其中常规方式组100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影像指导组100例运用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指导手术;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月。结果 影像指导组术后无甲亢复发,甲减发生1例(1%);常规手术组甲亢复发7例(7%),甲减发生9例(9%)。两组病例对比,甲亢复发及甲减发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SCT、ECT、彩超联合检查对甲亢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9.
Purpos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abdominal CT angiography protocol on a 16 detector-row CT scanner and the comparison to selective catheter angiography.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various vascular disorders underwent abdominal CT angiography on a recently developed 16 detector-row CT scanner using submillimeter slice collimation (16×0.75 mm).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mesenteric and/or hepatic angiography in 17 patients performed during tumor embolization. Opacification was provided using individually tailored contrast application with a test bolus setting. To evaluate the contrast injection protocol density measurements within the vessel lume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Diagnostic image quality was achieved in all patients with angiographic comparison (n = 17). Within the hepatic and mesenteric vasculature up to 4th generation vessels could be identified. Compared to selctive angiography CT angiography provided equivalent morphologic information up to the detectable vessel generation. With the applied contrast application regime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essel enhancement along the abdominal aorta and iliac arteries. Conclusion. 16 detector-row CT enables whole abdominal angiographic studies with submillimeter resolution in a single breath-hold. The improved spatial resolution enables for high quality 3D visualization. Compared to invasive angiography, 16 detector-row CT reveals equivalent morpholog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30.
脊柱侧弯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于脊柱侧弯患者的评判价值.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的11例患者行全脊柱CT扫描,经MIP、MPR/CPR、三维与四维重建,并对照X线平片分析不同处理后图像的应用价值.结果四维重建可清晰评价脊柱侧弯的所有相关表现,而MIP不适用对脊柱侧弯的评价.结论多层螺旋CT可全脊柱扫描,其多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全面评价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