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0篇
  免费   1127篇
  国内免费   432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212篇
妇产科学   254篇
基础医学   795篇
口腔科学   388篇
临床医学   1374篇
内科学   1519篇
皮肤病学   128篇
神经病学   456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834篇
综合类   207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599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794篇
  30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9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682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707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985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795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71.
生物医学测量及控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生物医学测量及控制技术领域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fers quicker recovery and less morbidity for our patients through smaller surgical wounds and less tissue trauma. Althoug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as progressed in other fields of surgery for many years, spine surgeons have not previously embraced this philosophy for the various reasons discussed. Howeve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has gained much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new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s, the promi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n the spinal arena has become a reality. With the use of the microscope, navigational tools, newly developed canula for retraction, and image-guided percutenous pedicle screw systems, we can accomplish the same surgical procedures as currently used through smaller wounds and with greater precision. Nevertheless, all new technology does offer us an initial challenge of steep learning curves. Minimally invasive should not equate to minimal and inadequate treatment for our patients. Furthermore, careful analysis of this new technique is underway to assess its true advantages as compared with our current and prove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73.
扩大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10例,肿瘤主要累及于鞍上、蝶筛窦及上斜坡区.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4例,其中动眼神经障碍3例,外展神经障碍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影像学随访6~24个月,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者无明显增大.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肿瘤,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已侵犯蝶筛窦区及上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相似文献   
74.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微创手术组(68例)和传统开颅手术组(64例),分析两组手术的特点和手术时机,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后GOS良好23例、中残24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传统组术GOS良好16例、中残15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5例。两组超早期或早期手术均有良好的预后,而微创组效果更佳。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5.
微创疗法在骨不连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辉  丁真奇  郭志民 《中国骨伤》2006,19(10):638-640
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据统计约有5%~10%的骨折可因各种原因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迟缓愈合。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治疗效果不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外科领域的成功实践,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较为迅速,已取得了可喜成绩。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微创技术在治疗骨不连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76.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方法胫骨平台骨折38例,包括Schatzker Ⅰ型8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合并半月板损伤1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7例,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复位和固定。对于Ⅰ~Ⅲ型骨折选用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Ⅳ~Ⅵ型骨折则应用微创法植入支持钢板。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72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0ml。术后36例随访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无切口及关节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HSS评分:优28例,良6例,中2例。此期主要表现为肌力不够及膝关节主动伸屈功能较差。术后6个月HSS评分:优33例,良3例。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并早期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其他结构损伤。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能较好地微创处理多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  相似文献   
77.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技术及指征,并总结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6年5月,应用LISS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12例。骨折采用AO分类法,其中转子间骨折5例:31-A2.2型2例,31-A2.3型2例,31-A3.3型1例;转子下骨折7例:32-A3.1型1例,32-B1.1型3例,32-B2.1型1例,32-B3.1型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观察有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肺疾患、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术后1、2、3、6、12个月时常规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50~400 mL,平均142 mL,术后住院时间6~15 d,平均9.3 d。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心肺疾患、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12例均获得3~14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10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时达到临床愈合,1例假体周围骨折术后4个月、1例病理性骨折术后6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无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切出、内固定失败及股骨头坏死。结论微创反向使用股骨LISS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都能满足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要求,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合并内科疾病、骨质疏松较重的转子间骨折及复杂的股骨近端骨折。熟练掌握间接复位技术,正确放置A孔导针,避免过早负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分析343例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病率为;良葡125例(1:73)、恶葡129例(1:81)、绒癌89例(1:102)。年龄以21~30岁为多:季节以2、3、5月份为高;胎次是未产妇和第一胎多;血型ABO之间无明显差异,AB与ABO有显著差异,AB型发病率低;初潮年龄以16~18岁人数多;务农妇女尤多占84.26%。本文结合葡萄胎的症状,体征提出了早期诊断和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79.
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OCM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手术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对2具尸体、4个髋关节的OCM入路进行相关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OCM入路微创THA 20例。手术从臀中肌前间隙进入切开关节囊,分段完成股骨颈截骨,使用特殊的髋臼锉和髋臼打入器安放髋臼假体;股骨侧手术时手术床后下方一半拆卸掉,患髋后伸和外旋且小腿置于消毒袋内,大转子周围关节囊广泛剥离后完成扩髓和股骨假体的安放。结果肥胖指数平均为27.4%的20例患者,皮肤切口长度平均为9.3 cm;术中平均出血130 mL,术后引流量80 mL;患者术后2-3 d下地活动。所有患者获得1-9个月(平均4.3个月)随访,15例已完全脱拐,行走正常;5例不满1个月,仍需扶拐行走。术后随访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平均5.1分分别下降到3.6分(1个月)、1.7分(3个月)和0.8分(6个月)。发生血肿2例,X线检查见髋臼前倾过大2例,股骨假体型号偏小2例。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4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平均88.4分。结论OCM入路微创THA切口小,完整保留臀中肌和关节囊,患者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它需要一个独立学习过程,并需要特殊器械的配合。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微创清除(微创)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微创术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量大于60ml的患者,采用脑CT片进行穿刺点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血肿进行穿刺、液化、引流,评估其病死率、好转率及治疗3周时神经功能评分,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2例)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术治疗组死亡8例,病死率25.00%,好转23例,好转率71.88%;单纯药物治疗组死亡16例,病死率50.0%,好转15例,好转率46.88%.微创术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好转率则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3周时,微创术组神经功能评分为15.47±3.75分,单纯药物治疗组为21.45±4.46分.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微创术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好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