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36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24篇
  4篇
中国医学   1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PPH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间实施PPH术治疗的384例重度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尿潴留81例(21.1%),肛门疼痛需用止痛剂165例(42.9%),术后原发性出血4例(1.1%),术后继发性出血7例(1.8%),肛门残留皮赘或仍有轻度痔核脱垂18例(4.7%),肛门狭窄2例(0.5%),直肠阴道瘘1例。随访10~30个月,有2例再次入院行痔切除术。结论 PPH术虽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仍需进一步规范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各70例,改良组采用单荷包四点牵引PPH,传统组采用单荷包单点牵引PPH。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治愈率分别为95.71%和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P=0.014)。改良组切除的黏膜环的宽度(t=12.772,P<0.05)、黏膜环均匀程度(χ2=7.368,P<0.05)、痔核完全回缩(χ2=6.048,P<0.05)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改良组和传统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两组手术时间(t=1.081,P>0.05)和术中出血(χ2=0.0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d=0.731,t7d=1.243;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3,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5,P>0.05)。 结论改良的单荷包四点牵引法PPH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PPH相比,术中切除的黏膜环较均匀一致,痔核回缩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关键环节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PH治疗的183例重度混合痔或环形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8.5±3.1)min。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5.2 d,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大便失禁、感染等情况。随访1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均无复发及再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PPH作为一种微创精细手术,其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应该掌握好,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PH)和传统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MM)在治疗痔疮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的152例痔疮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行PPH手术(PPH组),70例行MM术(MM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差别。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原有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PPH手术较MM术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低,但住院费用较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率、术后尿潴留及术后肛门坠胀感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术具有疗效较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传统外剥内扎术(MM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和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痔病的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0年12月关于MMH、PPH、TST和DG-HAL治疗痔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的资料采用GeMTC 0.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45项研究,包括43篇两臂实验,2篇三臂实验;共5 847例患者,其中MMH组1 777例,PPH组1 971例,TST组1 205例,DG-HAL组894例。与MMH相比,DG-HAL(MD=-4.16,95% CI:-6.49~ -1.82,P<0.05)和PPH(MD=2.28,95% CI:0.64~3.89,P<0.05)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T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MMH(OR=2.08,95% CI:1.23~4.09,P<0.05);相比于MMH(OR=0.01,95% CI:0~0.15,P<0.05)和PPH(OR=0.08,95% CI:0~0.78,P<0.05),DG-HAL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低;而PPH(OR=6.56,95% CI:1.20~57.74,P<0.05)和TST(OR=58.25,95% CI:4.37~2 605.94,P<0.05)的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均比MMH低,TST优于PPH(OR=8.50,95% CI:1.23~150.9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疼痛评分排序为MMH>PPH>TST>DG-HAL;术后出血发生率排序为MMH>PPH>TST>DA-HAL;尿潴留发生率排序为MMH>PPH>DA-HAL>TST;肛门狭窄发生率排序为MMH>PPH>TST>DG-HAL;复发率排序为DA-HAL>PPH>MMH>TST。 结论四种手术方式治疗痔病的作用机制各有优势,DG-HAL和TST术后疼痛、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舒适度和安全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术后复发率方面TST最优,DG-HAL最差。  相似文献   
26.
黎淑玲  刘俊杰  蒋邦好  罗劲根 《安徽医学》2022,43(11):1264-1267
目的 观察痔上动脉结扎(HAL)术对中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48例混合痔合并出血性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观察组行PPH联合HA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急性尿潴留,术后3个月内出血、脱垂、水肿、肛门狭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疗效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比例为5.41%、水肿发生率为9.46%、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2.32±1.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术后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尿潴留、脱垂、肛门狭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直视下HAL治疗出血性中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情绪释放疗法联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9 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33 例)、耳穴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耳穴贴压干预,33 例) 和联合组( 在常规护理和耳穴贴压基础上增加情绪释放疗法干预,33 例)。观察三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状态焦虑量表(S-AI) 的变化,并于干预结束后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患者干预后48 h、72 h、7 d 的VAS评分较耳穴组、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联合组患者干预后72 h 的S-AI 评分较耳穴组、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结束后,联合组、耳穴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情绪释放疗法联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降低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焦虑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痔疮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后采用奇偶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7 d内排便次数、7 d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5.24%,对照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7 d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7 d内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痔疮术后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硝黄煎剂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将240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从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硝黄煎剂熏洗,对照组同时间开始采用痔疾洗液熏洗,两组均每天熏洗2次,共熏洗12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12天及创面愈合时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便血评分、创面渗出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于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便血症状评分、创面渗出评分均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有显著改善(P<0.001)。术后第3、7、12天及创面愈合时,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肛门坠胀疼痛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12天,治疗组便血评分、创面渗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01),且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硝黄煎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在缓解肛缘水肿、肛门坠胀疼痛、便血、创面渗出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痔疾洗液,且硝黄煎剂熏洗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55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纯使用PPH或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 5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 ± 10)min,住院时间为(4.2±1.8)d.44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61%(65/445),其中肛门疼痛45例,痔复发12例,出血7例,精细排便功能障碍5例,吻合口狭窄4例,直肠肛周感染2例.12例痔复发患者中,5例经生活指导和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7例再次行PPH或痔切除术痊愈;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中,2例通过定期扩肛缓解,1例通过行肠镜下球囊扩张术症状缓解,1例因狭窄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术后半年行狭窄环形切开术;2例直肠肛周感染患者中,1例经静脉和局部用药后好转,1例并发单纯低位肛瘘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经对症处理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痊愈.结论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肛门疼痛为主的并发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能够改善或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