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49篇
  免费   6452篇
  国内免费   4182篇
耳鼻咽喉   450篇
儿科学   1357篇
妇产科学   565篇
基础医学   6374篇
口腔科学   2605篇
临床医学   11370篇
内科学   6933篇
皮肤病学   282篇
神经病学   8600篇
特种医学   5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8497篇
综合类   1483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714篇
眼科学   2500篇
药学   6595篇
  48篇
中国医学   3345篇
肿瘤学   763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1442篇
  2022年   2225篇
  2021年   3822篇
  2020年   3497篇
  2019年   2775篇
  2018年   2935篇
  2017年   3234篇
  2016年   3259篇
  2015年   3092篇
  2014年   5560篇
  2013年   6532篇
  2012年   5235篇
  2011年   5701篇
  2010年   4754篇
  2009年   4604篇
  2008年   4603篇
  2007年   4470篇
  2006年   4101篇
  2005年   3533篇
  2004年   2795篇
  2003年   2500篇
  2002年   2065篇
  2001年   1809篇
  2000年   1485篇
  1999年   1256篇
  1998年   1094篇
  1997年   964篇
  1996年   824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413篇
  1992年   372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193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114篇
  1982年   122篇
  1981年   116篇
  1980年   96篇
  1979年   60篇
  1978年   46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8篇
  197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脊髓损全国各地患者撑起动作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撑起问卷表形式分析影响撑起动作完成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撑起动作正确完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重心的调查问题。结论:实施撑起动作时应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992.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它毒F组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沙鼠双侧颈总动脉1h,造成前脑缺血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匀浆过氧化脂质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F组分0.9,0.3,0.1mg/kg可显著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降低MDA的含量,并提高超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同缺血再灌组比较P<0.05,同阳性对照药尼莫通比较,P>0.05,结论: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促进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中邻近器官损伤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例胃大部切除术中邻近器官损伤的病例。结果:发现损伤的发生与溃疡病变严重、局部变形粘连解剖关系改变以及术操作不够规范、细致有关。结论:应重视胃大部切除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操作训练,熟悉解剖,从而避免或减少胃大部切除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烟花爆竹烧伤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探花爆竹烧伤的特点及提高治愈率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5年来91例烟花爆竹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烟花爆竹烧伤的特点:事故发生后受伤人数多,伤情严重,合并吸入性损伤及复合伤多,创面污染严重,(2)早期合理的救治,即: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坚持早期气管切开,辅以气道湿化,灌洗,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创面处理,合理应用抗菌药,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及重视合并伤诊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烟花爆竹烧伤伤情严重,早期合理救治可提高治愈率,,同时就重视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股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74例带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能早期负重,早期功能锻炼,均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股骨带锁钉治疗股骨骨折特别是复杂的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带锁钉的临床应用扩大了普通髓内针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WM比例显著提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脊髓神经元酶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酶学变化,并探索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打击法致SD大鼠T8脊髓损伤,分别于术术前术后第3、7、14天测定脊髓组织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含量。结果:AChE于手术持续下降,ACP在术后3天开始上升,第7天升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经CNTF治疗后上述峡谷种酶变化的幅度较小,且整个过程比较平衡,结论:CNTF对脊髓损伤的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浆及组织金属硫蛋白 (MT)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探讨再狭窄与氧化防御系统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常规饲养 2 1d ;球囊导管拉伤大鼠胸主动脉 3d ,10d ,2 1d后 ,分别取大鼠血浆及心、肝和肾组织 ,以10 9Cd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MT含量 ,以硫代巴比妥酸钠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球囊拉伤 3d组大鼠肝、心和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5 5 .8% ,73 .5 % ,49.9% ,5 6 .2 % ,MDA含量分别升高 94.0 % ,49 1% ,31 4% ,141 1% ;球囊拉伤 10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31.8% ,6 8 2 % ,5 8.0 % ,41 8% ,MDA含量分别升高 148.0 % ,41.6 % ,2 9.1% ,83.8% ;球囊拉伤 2 1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5 6 .8% ,38.8% ,39.4% ,48.1% ,MDA含量分别升高 98.0 % ,48.4% ,44 .8% ,49.2 %。结论 :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MT产生增多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肉苁蓉总苷 (GCs)对 6 0 Co损伤小鼠免疫功能及 30 d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小鼠在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照射前后 ,均服以 GCs,观察辐射及 GCs对其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  6 0 Co照射剂量为 2 ,4及 7Gy时 ,可造成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 30 d存活率下降 (P<0 .0 5或 P<0 .0 1) ;GCs(31.2 5 ,6 2 .5 ,12 5 m g/ kg)组可促进上述各指标的恢复 ,对 6 0 Co损伤小鼠的抗体产生、外周血 T淋巴细胞数目、迟发型超敏反应、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P<0 .0 1或 P<0 .0 5 ) ;且能提高受照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及 30 d存活率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GCs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强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大鼠酒精性肝病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其对肝脏的损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实验性大鼠酒精性肝病时血浆内毒素水平及其在酒精性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和葡萄糖喂养对照组。乙醇喂养组大鼠饮水中加入乙醇 (剂量 5~ 1 2 g·kg-1·d-1)喂养 ,对照组饮水中加入相同量的葡萄糖。两组大鼠分别于 4周和 8周活杀取材测定其血浆中内毒素浓度变化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ALT)水平变化 ,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乙醇喂养组大鼠喂养 4周和 8周时血浆内毒素浓度分别为 1 2 9± 2 1 pg/ml和 1 87±3 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8± 9pg/ml和 53± 1 1 pg/ml(P <0 0 5) ;乙醇组血清ALT浓度为 1 1 2± 1 5IU/L和 1 47± 2 2IU/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1± 1 2IU/L和 3 3± 9IU/L(P <0 0 5)。乙醇组肝组织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坏死。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 乙醇能诱导大鼠血中内毒素浓度升高 ,造成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