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牛黄清胃丸对动物胃肠功能的影响,验证其临床清胃解毒,通便止痛的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牛黄清胃丸小鼠(0.83,1.67,3.33 g·kg-1)和大鼠(0.59,1.18,2.36 g·kg-1)灌服(ig)给药2次,通过小鼠胃排空试验,大鼠胃液分析, 观察其对胃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炭末排出全胃肠推进运动试验,记录炭末排出时间和排便频数,观察其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牛黄清胃丸能降低大鼠总胃蛋白酶活性和胃蛋白酶排出量(P<0.01,P<0.05),并呈量效关系,中、高剂量能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P<0.01,P<0.05),高剂量能降低胃酸分泌总量(P<0.01),而对胃液酸度及正常小鼠胃排空无明显影响;牛黄清胃丸能缩短小鼠炭末排出时间,增加排便频数(P<0.01,P<0.05);高剂量能减少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疼痛抑制率达40.0%。结论:牛黄清胃丸能促进全胃肠蠕动,降低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并有一定程度的通便和镇痛作用,与临床治疗胃热证相符。  相似文献   
12.
香莲丸中黄连总季胺碱的提取与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武汉市中联制药厂生产的四批号香莲丸提取黄连总季胺碱的方法与释放度进行试验。证实:(1)以人工胃液为介质置水浴上煮沸提“总碱”较在索氏提取器上以甲醇回流提取得率高。(2)释放度实验数据用威布尔函数拟合,提取的T_(50)、Td、m 等体外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释放度与崩解时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右归丸是《景岳全书》中的一复方。药理实验证明:右归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廓清功能;抑制CCl_4所致小鼠SGPT和肝脏过氧化脂质的升高;增强小鼠的耐力;对抗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的障碍和对抗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金丸中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C_(18)分析色谱柱(4.6mm ID×250mm,粒径5μm),流动相为乙腈—10%乙腈(50:5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45nm。结果:吴茱萸次碱的理论板数为2100。回归方程Y=-0.2197+0.0000003484X(r=0.9999),线性范围12~60μm·ml~(-1)。平均回收率为96.9%(n=5),RSD 3.7%,最低检出浓度为0.lμg·ml~(-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戊己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戊己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IntersilC18分析色谱柱 (4.6mmID× 2 5 0mm ,粒径 5 μm) ,流动相 :乙腈 - 10 %乙腈 (5 0 :5 0 )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 :2 2 5nm。 结果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理论板数分别为 2 6 81和 2 0 6 7。吴茱萸碱回归方程 :Y =0 .0 76 4 6 +0 .0 0 0 0 0 0 196 5X ,r=0 .9999) ,线性范围 10 .2~ 5 1.0 μg·ml-1;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 :Y =- 0 .2 199+0 .0 0 0 0 0 0 36 5 8X ,r =0 .9999) ,线性范围 10 .0~ 5 0 .0 μg·ml-1。吴茱萸碱平均回收率为 97.3% ,RSD 3.2 % ,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 10 1.4 % ,RSD 3.9%。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 0 .0 5和 0 .1μg·ml-1。结论 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毕格犬18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右归饮组)、C组(干细胞介入组)各6只.通过液氮冷冻法,建立毕格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分离、培养并标记骨髓问质干细胞.造模后3周,B组给予右归饮灌胃,A组与C组以蒸馏水灌胃;C组动脉灌注标记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5×106~1×107/ml)1 m1,A组及B组灌注生理盐水.治疗后4周及8周观察股骨头大体、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股骨头供血血管的数量、直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EGF、Brdu的阳性表达,通过RT-PCR测定VEGF、TGF-β、OPG、RANKL的表达.结果 C组供血血管分支增粗、增多,阻塞血管再通,血管数量增多、直径增大.B组、C组关节软骨、骨小梁的结构和形态较A组改善;免疫组化检测C组VEGF阳性表达率较A组及B组高;RT-PCR检测C组VEGF、TGF-β、OPG表达量较A组及B组多.结论 干细胞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坏死股骨头血供、促进骨坏死修复.实验结果可为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预防病灶塌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黄廑虫丸治疗肾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座虫丸对肾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扩大其临床适应证。方法:108例各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经肾穿刺确诊,肾组织纤维化病理积分≥5分,以前瞻、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贝那普利和潘生丁口服,治疗组另予大黄座虫丸口服,疗程为4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S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等水平的改变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血瘀证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UN及TXB2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重复肾穿病例,其病理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病例。结论:以上述方法控制肾纤维化进展的临床疗效确切,所检测指标和病理改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来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余五组均予造模,连续3天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骨髓抑制模型。造模后各组应用相应药物治疗7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法、造血祖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右归丸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体外培养各系造血祖细胞的集落数以及骨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右归丸中、高剂量均能明显升高外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骨髓有核细胞(BMC)数,高剂量对血小板(PET)和白细胞(WBC)有明显升高作用。右归丸能明显提高体外培养各系造血祖细胞的集落数,以中、高剂量效果显著。右归丸低、高剂量均能促进骨髓G0/G1期细胞向S期细胞以及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提高G2/M期细胞比例,增殖指数(PI)明显升高。右归丸中、低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下降。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促进G0期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加速骨髓细胞修复受损的DNA,通过GI/S和S期监测点;抑制造血细胞的凋亡;调节造血细胞增殖与凋亡之间的平衡等机制,从而促进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地塞米松致大、小鼠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疾病模型。方法以地塞米松ig、sc给药,采用不同给药剂量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地塞米松对大鼠胃分泌功能及对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确定建立该模型地塞米松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根据模型研究结果选择知柏地黄丸和三九胃泰抑制地塞米松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的试验研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动物ig、sc给予地塞米松后出现小鼠胃肠运动被抑制,大鼠胃蛋白酶活力增加、胃液pH降低、胃壁结合黏液量降低,同时三九胃泰能有效抑制地塞米松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结论大鼠以地塞米松1.2 mg.kg-1连续灌胃8 d,小鼠以1.0 mg.kg-1连续灌胃5 d,可以建立较为理想的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模型,三九胃泰能有效抑制地塞米松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以联合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及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Kupperman评分及访谈评估疗效,比较2组间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 2种方法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上皆有较好疗效,但试验组在改善Kupperman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