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2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8篇
中国医学   100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参金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参金散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均15日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金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生脉散灌胃2h及8h后,检测血清大肠杆菌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一氧化氮(NO)、总一氧化氮合酶(z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水平。结果生麦散作用2h后可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LPS、TNF-α和iNO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LPS诱导8h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zNOS和iNOS显著升高(P〈0.001),生脉散能显著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NO、iNOS水平(P〈0.001),而对zNOS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状态下,存在严重内毒素血症,并引起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炎症级联反应,生脉散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水平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经典名方华盖散基准样品的干燥方法。方法 采用真空干燥、真空带式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华盖散基准样品,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HPLC等方法测定基准样品的质量属性,以得粉率、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分含量转移率等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喷雾干燥基准样品粒子呈类球形、粒径最小,冷冻干燥基准样品不规则、蓬松、溶化性好。指标成分盐酸麻黄总碱、苦杏仁苷、橙皮苷、甘草苷、甘草酸转移率分别为85.66%~104.78%、90.81%~104.16%、91.42%~94.86%、83.98%~94.69%、87.85%~94.45%,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结论 经综合评价得出冷冻干燥方法最佳,3批验证工艺重复性、可行性较好,为经典名方基准样品质量属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潘赐明  任雪  韦姗姗  曹蓓苓  王维  杨艳  陈文慧  徐宏喜 《中草药》2023,54(12):3911-3920
目的 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和转录组学探究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检索并获取丹栀逍遥散的活性成分及靶标、焦虑肝郁化火证靶标信息,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交集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以确定最终需要验证的靶标。利用GEO数据库转录组学验证整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同时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与焦虑肝郁化火证相关的靶标13个,丹栀逍遥散活性成分430种。整合药理学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防治焦虑肝郁化火证主要通过调控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噁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AMPAR)、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激活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相似文献   
15.
肝郁证T、B淋巴细胞活性改变及疏肝治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肝郁证机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变化及疏肝治疗的影响,采用夹尾应激加肾上腺素注射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观察分别代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T、B淋巴细胞活性变化、血液IgG、IgM的水平及疏肝解郁基本方剂柴胡疏肝散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肝郁证模型大鼠T、B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IgM水平显著降低,通过灌服柴胡疏肝散可明显预防前者的升高,而对后者的降低无明显影响,认为肝郁证淋巴细胞活性增强,IgM水平降低,疏肝治疗通过降低淋巴细胞活性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海波  王冰  耿杰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70-671
目的:探讨忽布的组织构造、粉末特征及常见的理化特性。方法:采用常规制片的方法对忽布的组织构造、粉末特征进行鉴别研究。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光谱的方法对其进行理化研究。结果:通过实验得出显微及理化方面的主要鉴定特征。结论:实验结果理想可靠,可作为忽布显微及理化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翠  刘琳 《中草药》2003,34(10):935-938
目的 研究具有益气健脾摄血功效的消红散对肾小球肾炎(GN)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免疫性GN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中C3b受体花环率及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的变化。结果消红散能增加GN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使C3b受体的数目增加,促使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减少CIC在肾小球基底膜沉积,缓解炎症或CIC介导的病理过程,且能使RFER活性升高,RFIR活性下降。结论 消红散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世波  张辉  盖平 《中成药》2003,25(9):703-704
目的:借鉴国外专利方法研制冰硼散新剂型。方法:将药物细粉、粘附和粘度增强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凡士林分散于液体石蜡中制成糊剂,并以粘着力、吸水值和赋形性为指标优选高分子材料的种类、比例和用量。结果:最佳处方为冰硼散5.0g,羟丙甲纤维素21.0g,卡波姆14.0g,甘油单硬脂酸酯3.0g,凡士林5.0g,液体石蜡加至100.0g。冰硼口腔糊剂对家免试验性口腔溃疡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冰硼散。结论:冰硼口腔糊剂使用方便,治疗口腔溃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救急行军散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诺嘉  杨文红  萧树雄 《中成药》2003,25(11):874-877
目的 :建立救急行军散 (薄荷脑、冰片、黄芩、雄黄、朱砂、苏铁蕨贯众、陈皮等 )的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TLC、GC对散剂中的黄芩、陈皮、苏铁蕨贯众、薄荷脑、冰片进行鉴别研究 ;同时采用GC测定散剂中的薄荷脑、冰片含量。结果 :TL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黄芩、陈皮、苏铁蕨贯众药材 ,GC色谱中均能明显地检出薄荷脑、冰片 ,GC法测得薄荷脑、冰片的含量分别为 75 .6 9~ 78.5 1mg·g-1和 6 1.2 6~ 6 4 .14mg·g-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薄荷脑 99.35 % (RSD为 0 .98% ) ,冰片99 .2 4 % (RSD为 1.0 5 % )。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 ,重现性好 ,可用于救急行军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湿阻中焦证的病理机制,并探讨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湿阻中焦证大鼠模型,给予平胃散配伍利水药,观测各组大鼠血浆抗利尿激素(ADH)的浓度及红细胞内电解质Na~+、K~+浓度。结果:湿阻造模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ADH显著升高(P<0.01);细胞内的Na~+增高,K~+显著降低(P<0.05)。给予平胃散后,高、中、低剂量组及加泽泻组大鼠ADH基本恢复正常;细胞内的Na~+下降至接近于正常,K~+尤明显变化;不造模给药组与正常组比较ADH显著升高(P<0.05),Na~+、K~+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1)血浆ADH浓度升高、细胞内Na~+增多、K~+降低在湿阻中焦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2)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作用机理与调节ADH和细胞内Na~+、K~+浓度有关,且可能存在双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