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0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19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460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8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833篇
预防医学   280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48篇
  3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掌握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及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2018年在四川省88个贫困县区抽取18个县,对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校验水准α=0.05。结果共调查四川省贫困地区5 797名居民,经过加权调整后,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1.5%;健康素养得分为(21.76±9.66)分,不同性别(t=4.221,P<0.001)、民族(t=18.900,P<0.001)、年龄组(F=2.952,P=0.012)、文化程度(F=10.941,P<0.001)、职业(F=3.152,P=0.001)、家庭常住人口数(F=3.232,P=0.040)、家庭人均年收入(F=4.581,P=0.003)的居民健康素养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个维度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9.2%、13.7%和5.8%。结论 2018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人群特征的居民中表现出差异,应结合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并针对健康知识、健康技能的掌握环节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32.
刘刚军    马丽    乔慧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442-4445
目的 这项研究在于掌握宁夏农村地区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动态变化,为政府部门了解学龄儿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提供数据支撑,为学龄儿童健康促进方案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09年开始的基准数据,以及2011、2012、2015和2019年随访调查数据,最终选取年龄为7~12岁并且调查时在家常住(指在家居住时间≥0.5年)的学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χ2检验对不同收入水平组间的率进行比较,使用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衡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结果 两周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189,P = 0.004);χ2检验显示,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在2011年(χ2 = 13.416,P = 0.028)、2012年(χ2 = 22.489,P = 0.009)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其他四年CI均为正值,只有2011年CI为负值,但是比较五次调查CI的绝对值,可以发现其保持下降。两周患病未就诊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5,P = 0.027)。CI值均为负值,并且绝对值表现为下降态势,不公平程度正在减弱。住院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显示不同调查年份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0.047,P = 0.829)。CI值均为正值,说明卫生服务利用偏向于高收入人群,绝对值整体上是下降的,表现为齿状波动样。结论 在农村学龄儿童中,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五次调查发现不公平程度正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为引导农村妇女合理有序就医,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探索其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回归、Bootstrap抽样方法对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农村妇女的就医选择行为受到其主观态度、结构性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的正向影响(β = 0.403,0.388,0.096,P<0.05),医疗自付费用支出在农村妇女主观态度及其就医选择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 = 0.135,95%CI: 0.026~0.054)。 结论 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受到主观态度、结构性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合理统筹医联体医保政策;夯实农村基层首诊制度,推进基层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效率,对农村妇女就医选择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34.
陈亚楠  陈娜  张威  许浩 《现代预防医学》2022,(18):3363-3368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空巢老人社会隔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方法 社会隔离可被分为主观社会隔离和客观社会隔离,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纳入4 705名空巢老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空巢老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 本研究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51.3%,主、客观社会隔离同时发生率为11.9%,且农村社会隔离发生率(57.3%)高于城镇(47.4%)(χ2 = 43.871,P<0.001)。无配偶、自评健康较差(OR = 1.635,95%CI:1.322~2.022;OR = 1.410,95%CI:1.119~1.777)、患有慢性病、低个人年收入、与子女见面(OR = 2.322,95%CI:1.457~3.701;OR = 2.858,95%CI:1.648~4.955)和电话联系频率低是城乡空巢老人出现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且ADL受损也是城乡空巢老人同时出现主、客观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教育程度和个人年收入是城镇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的特有因素。结论 我国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存在城乡差异,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率高于城镇,应对城乡空巢老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贵州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的联系,并分析焦虑和睡眠在其间的中介作用,为认知功能减退及痴呆的行为预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于2019年7—8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州农村≥60岁者共1 615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状态量表(GAD - 2)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焦虑、睡眠及认知功能四者间的联系。结果 1 615名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为(21.09±5.21)分,女性(t = 16.559,P<0.001)、少数民族(t = 2.425,P = 0.015)、非在婚(t = 8.954,P<0.001)、年龄越大(F = 42.638,P<0.001)、文化程度越低(F = 174.167,P<0.001)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相对较差。MMSE得分与GAD - 2、AIS得分均呈负相关,与SSRS得分呈正相关(r = - 0.135、 - 0.135、0.271,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水平对认知功能的总效应值为0.374,其中社会支持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值0.353(95%CI:0.294~0.411),睡眠的中介效应值0.010(95%CI:0.002~0.020)及焦虑和睡眠的链式中介效应值0.011(95%CI:0.003~0.020)。结论 老年人社会支持可能直接影响认知功能,也可能通过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及睡眠和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影响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昌平区2012-2018年15个涉农镇内农村自备井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菌落总数的监测结果,以及自备井的基本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合格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检测1082件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总体合格率为72.18%,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8.52%、72.55%和95.01%。微生物综合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4.548,P<0.001;χ2=8.095,P=0.04;χ2=15.954,P<0.001)。枯水期微生物综合合格率、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0.40%、80.77%和97.59%,均大于丰水期(χ2=33.530,P<0.001;χ2=33.816,P<0.001;χ2=15.281,P<0.001);未消毒、按要求消毒及偶尔消毒的自备井以上指标的合格率不全相同(χ2=23.289,P<0.001;χ2=22.510,P<0.001;χ2=10.643,P=0.005);非山区以上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59.38%、60.07%和93.40%,均大于山区(χ2=34.562,P<0.001;χ2=34.640,P<0.001;χ2=7.438,P=0.006);浅井、深井和泉水微生物综合指标、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不全相同(χ2=38.742,P<0.001;χ2=38.829,P<0.001),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亦不全相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为山区、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为影响水样微生物指标的综合合格率的因素。结论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其合格率,建议完善并加强消毒管理,加强饮水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7.
The incidence of lung cancer is affected by air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with heavy road traffic and dense urban form. Several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road traffic as well as urban form. However, the results are still inconsistent for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This study focused on urban form and road traffic, aiming at reveal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ung cancer incidence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at the neighborhood level. For this, an ecolog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downtown Shanghai to identify important indicators and explore quantitative associations.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was fitted with lung cancer incidenc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indicators for road traffic and urban form, greenness,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ilding coverage, averaged block perimeter area ratio, density of metro station without the glass barrier system, and the percentage of low-quality residential lan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ung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neighborhood, while population dens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ung cancer incidence. This study found a strong self-selection effect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cancer incidence and greenness. These results may be useful for conducting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s and developing spatial planning interventions for respiratory health in high-density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38.
Black gay men (MSM) in the rural United States South are inequitably burdened by stigmatization and the HIV epidemic. Drawing from twelve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with middle-aged and older Black gay narrators from rural North Carolina,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exual marginalization and the HIV epidemic on lived experiences of the rural South. Despite describing increasingly empowered views of HIV and sexual health, narrators expressed persistent difficulty managing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IV vulnerability—sexual stigma and disconnection from LGBTQ collectivity. Narrators reported better managing sexual marginalization over their lifetimes in urban settings and places outside of the South such as New York (N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stressful structural and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s of stigma may define lived experiences of particular settings.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恩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对恩平市的乡镇水源水、出厂水进行检测。结果2015年3月—2019年3月度共检测水样3424份,水质总的合格率为56.45%,出厂水的平均合格率为34.7%,末梢水的平均合格率为61.30%,水源水平均合格率达84.6%。各类监测指标中,不合格指标有游离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铝、锌、铁、锰。结论恩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需要改进设备;加强水源保护、消毒净化;并积极引导农民减肥增效生产;进行卫生宣传及管理,保障饮用水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北京市郊区村巡诊和村卫生室建设现状,为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郊7个区中119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观察,并对652名相关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包括对巡诊和卫生室的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结果村巡诊服务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村卫生室医疗人员短缺,基本药物配备不全,报销途径不畅通,村民就医行为更倾向于选择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结论为更好落实卫生领域重要民生项目,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就医体验,应进一步落实和丰富村巡诊内容,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升卫生费用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村卫生健康服务情况纳入村干部工作考核指标,优化基本药物目录,扩大新农合定点报销覆盖范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