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94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1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良性上消化道疾病的食管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32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食管测压检查。结果:34.38%的病例LESP减低,87.5%出现吞咽后同不收缩,53.13%出现自发性同步收缩,28.13%正常需动收缩完全消失,50%出现远端食管平均收缩压力减低,56.25%出现远端食管低压收缩。结论:本组病例多有远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以吞咽后同步收缩为主,其与反流性食管炎以及一些临床症  相似文献   
12.
用去氧胆酸钠诱发实验性慢性胃炎 ,观察大鼠病理形态变化以及和降冲剂和西沙必利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 :其病变特征与人类胆汁反流性胃炎甚为相似 ,炎细胞浸润程度 3个月、6个月模型基本一致 ,经和降冲剂和西沙必利处理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pH电极位置对反流性食管炎酸监测的影响,将60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试验(T)组。 C组 30例用测压法将 pH电极置于下食管括约肌(LES)上缘 5 cm处;T组 30例用 pH梯度法将电极放于胃食管连接处(GEJ)上方 5 cm处。连续 24 h pH监测。结果显示,C与T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分别为(46. 2±4.1) cm与(46. 5±4. 5) cm,两者无明显差异(P=0. 8)。两组前鼻孔至GEJ平均距离(46. 3±4. 3) cm比 C组前鼻孔至LES上缘平均距离(43. 3±3. 1) cm低 3. 0 cm(P=0. 0003)。食管酸监测的 pH<4,总百分时间和总计分在T组(8.5和 45. 5)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cm范围者(10. 0和 99. 3)较C组(4. 8和 26. 3)均有明显增高, P均<0. 01),而T组中GEJ≤LES上缘+3 cm和≥-3 cm范围者(7. 1和 39. 4)则无明显差异( P均>0. 05)。研究结果表明,因 GEJ常比 LES上缘偏低,故以 GEJ安放电极(尤其是GEJ>LES上缘 + 3cm或<- 3cm范围者)对反流性食管炎行 pH监测时  相似文献   
14.
Zusammenfassung 60 gastrektomierte Patienten mit 5 Verfahren des Magenersatzes wurden nachuntersucht. Beschwerden durch einen jejuno-oesophagealen Reflux werden nur von der Patienten mit einer Jejunuminterposition geklagt. Bei der Jejunoplicatio und der Interposition findet sich endoskopisch-histologisch die Oesophagitis qualitativ und quantitativ geringer ausgeprägt. Manometrisch kann nur bei 5 von 16 Gastrektomierten ein funktionstüchtiger unterer Oesophagussphincter nachgewiesen werden. Der Sphincterverlust muß als Mitursache des Refluxes angesehen werden.  相似文献   
15.
Roux-Y Gastric Bypass: an effective anti-reflux proced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stric limiting procedures have made an improvement in the lives of those patients in whom they have been successful. Not only have there been marked improvements in diabetes, hypertension, and arthritis, but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other ‘spin-offs’, not the least of which is control of reflux esophagitis by totally eliminating the secretion of the parietal cell mass of the stomach from rising into the esophagus. We compared a group of 100 obese 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who underwent Roux-Y gastric bypass (RYGBP) to a normalsized group of 23 patients on whom we had done Nissen fundoplications in the past. Visick gradings I-II of 100% vs 87%, respectively, may indicate a superiority of RYGBP over the Nissen procedure. Although the groups and time periods are too divergent to dra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one can see that the RYGBP population was apparently better served considering their cure of ‘heartburn’ and other reflux symptoms as well as their achievement of sustained weight los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力康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随机分为胃力康组40例,用胃力康颗粒10g,po,tid;多潘立酮多潘立酮组40例,用多潘立酮10mg,po,tid,疗程均为6wk。结果:胃力康在治疗6wk后打嗝、反酸,反食,胃部不适和吞咽后胸痛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5.0%,多潘立酮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胃力康能明显缓解反流性食管炎患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多潘立酮,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客观评价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 185例 ,分 2个阶段观察 ,第一阶段为 1∶ 1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胃逆康组 32例 ,吗丁啉组 33例 ;第二阶段为 3∶ 1的扩大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双模拟法 ,胃逆康组 90例 ,吗丁啉组 30例。治疗组予胃逆康胶囊 4粒 ,安慰剂片 1片 ;吗丁啉组予吗丁啉片 10 mg,安慰剂胶囊 4粒。均为饭前 30 m in口服 ,每日 3次 ,8周为 1疗程。结果 :胃逆康组近期痊愈 5 6例 ,显效 2 5例 ,有效 3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为 94 .3% ;对照组近期痊愈 11例 ,显效 15例 ,有效 33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3.7%。胃逆康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吗丁啉组 ( u=3.6 7,P=0 .0 0 0 2 3) ;对烧心、胸痛、反酸、打嗝等症状的消除率依次为 6 5 .4 %、72 .2 %、6 6 .7%和 78.0 % ,明显优于吗丁啉组的症状消除率 ,依次为 4 4 .1%、5 0 .0 %、4 9.1%和 4 7.4 % ( P<0 .0 5 ) ;胃逆康组内镜检查复常率为 5 2 .4 6 % ,优于吗丁啉组 33.33% (χ2 =6 .12 ,P=0 .0 13)。胃逆康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有 3例出现轻度腹泻 ,2~ 5日自行消失。结论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效明显优于吗丁啉 ,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 6例RE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 78例 ,两组均予莫沙比利 5mgtid ,A组加服奥美拉唑 2 0mgqd ,B组加服雷尼替丁 15 0mgbi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4周、8周观察临床症状及胃镜变化。结果 治疗后 4周临床总有效率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食管粘膜病损愈合率A组高于B组 (P <0 0 5 ) ;治疗后 8周临床总有效率及食管粘膜病损愈合率比较 ,A组均明显高于B组 (P <0 0 1)。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疗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联合莫沙比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匀气汤对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膜形态及食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2例返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DC组)和肝胡化热(H组)3个证型组。分别以匀气汤Ⅰ、Ⅱ、Ⅲ号进行4周治疗。治疗前后计算症状积分,检查胃镜并测定食管动力学变化。结果:(1)症状绘解率81.1%,其中D组症状缓解率低下Ⅰ组和H组;(2)食管粘膜治愈率61.1%,有效率90.5%,无效率9.5%,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肺和食管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背景与目的在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肺、食管等正常组织往往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本研究拟分析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放射性食管和肺损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3年9月首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肺癌病例,总计112例,男87例,女25例,中位年龄64岁(20~87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97例,小细胞肺癌15例。放疗中位单次剂量2Gy,每周5次,中位总剂量60Gy。结果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为7.1%(8/112);2级以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为1.8%(2/112);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8.9%(10/11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未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体重下降≥5%和行化疗或同时化放疗的病例,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升高,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疗前体重下降≥5%在多因素分析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此研究未能发现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的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但发现与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是疗前体重下降≥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