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6篇
  免费   2412篇
  国内免费   648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2081篇
基础医学   1861篇
口腔科学   325篇
临床医学   1924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992篇
特种医学   5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424篇
综合类   3749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854篇
  21篇
中国医学   1072篇
肿瘤学   375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742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547篇
  2017年   819篇
  2016年   941篇
  2015年   897篇
  2014年   1600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1283篇
  2011年   1417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993篇
  2008年   910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992.
目的 总结颈椎脊髓损伤后的处理,药物的选择运用,手术时间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 通过对24例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随访1~3年,平均20个月,随访结果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7级,D级6例,E级8例。结论 颈椎脊髓损伤后早期手术及合理的使用药物是提高临床疗效.恢复颈椎稳定和神经功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p53基因的U14细胞系。方法将提取的含p53质粒DNA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导入U14细胞,经含G418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外源性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得到的U14细胞系可检测到外源性p53蛋白的表达。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外源性p53基因的U14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p53基因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交感神经在兔椎动脉被膜节段性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旨在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示踪技术对新西兰免进行实验,以明确交感神经纤维在椎动脉被膜上的分布规律,为临床颈性眩晕的分型提供实验依据,有助于对颈性眩晕的评估和治疗。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兔,C2、C5左右侧各5只。将30%HRP5μl注于椎动脉外膜表面.48h后灌注处死,切取颈上神经节(SCG)、颈下神经节(ICG)(或星状神经节),TMB法成色反应,观察HRP标记细胞分市情况。结果实验侧同水平节段交感神经节发现以中、小细胞为主的HRP标记细胞。结论椎动脉被膜的交感神经分布具有节段性及同侧性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与子宫颈病变性质的病因发病学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4例子宫颈湿疣、2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CIN)和53例子宫颈浸润性鳞癌(SCC)组织进行HPV16、HSV-2检测。结果:在子宫颈湿疣、CIN、SCC中HPVl6检出率分别为62.5%、25.0%、66.0%;HSV2检出率分别为83.3%、41.6%、56.6%;HPV16、HSV-2同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4.1%、16.6%及43.3%。HPVl6检出率随CIN、SCC病理分级增高而增加,不同民族的HPV16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且HSV-2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颈椎间盘突出,其中脊髓型53例,神经根型12例,均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好,脊髓型优艮率92.45%,可、差类1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占50%。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根型的行前路手术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997.
可吸收、解剖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17例患者的疗效为优良,1例患者为良好,无疗效为满意或差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结论ADFC具有早期的确实制动作用,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靶向HPV16-E6的小分子干扰RNA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方法 建立裸鼠宫颈癌模型,HPV16-E6 siRNA瘤体内多点注射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使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在pSiRNA或pCON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采用SP法.结果 靶向HPV16-E6的小分子干扰RNA能显著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利用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证明靶向HPV16-E6的siRNA能够显著抑制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9.
亓涛  姚成  郑磊  王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4):3712-3715
目的 以筛选宫颈癌相关IL-18基因SNP位点为例,探讨筛选疾病相关SNP位点的生物信息学策略,并以实验验证.方法 使用SNPper软件从公共数据库dbSNP获得IL-18调控区和编码区的SNPs数据,使用PARSESNP软件进行筛选和分析编码区SNPs是否对基因表达产物产生影响;使用转录因子结合部位预测软件分析调控区SNPs是否对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产生影响.然后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直接测序法验证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的有效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策略分析得到3个SNP位点(rs1946518、rs360719和rs187238),预测这些位点可能影响IL-18的转录表达水平,从而影响机体对肿瘤的抵抗作用.病例对照研究直接测序法分析,rs1946518和rs360719与宫颈癌相关;rs187238与宫颈癌无关联.结论 生物信息学策略分析疾病相关SNP位点,虽然存在假阳性等缺点,但仍然廉价可行,可以为疾病与基因关联性研究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银耳孢子多糖抑制肿瘤及放射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银耳孢子多糖对小鼠淋巴瘤、U14宫颈癌的抑制作用及与γ射线合用协同增效作用。方法用肿瘤抑制率评价银耳孢子多糖在6,12,24 mg/kg 3个剂量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与γ射线合用协同增效的作用。结果银耳孢子多糖在3个剂量下,对小鼠淋巴瘤和U14宫颈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mg/kg剂量时抑制肿瘤的效果好于24 mg/kg剂量。12 mg/kg剂量对淋巴瘤的抑制作用明显,抑瘤率为61.3%(P<0.01);6 mg/kg剂量时,与γ射线合用对肿瘤的抑制率为72.6%(P<0.001)。对于U14宫颈癌,在6 mg/kg剂量时,间隔给药抑瘤效果最明显,抑瘤率为47.5%,与γ射线合用对肿瘤的抑制率提高到71.2%(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银耳孢子多糖对小鼠淋巴瘤、U14宫颈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γ射线合用对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增强,提示银耳孢子多糖和γ射线合用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