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49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66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36篇
综合类   64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7篇
  2篇
中国医学   268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对3种不同颈椎前路钢板系统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2002年1月~2004年6月,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22例;男85例,女37例,年龄14~70岁.根据采用Orion、Zephir、Codman 3种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分为A组37例、B组39例及C组46例.于术前、术后1周和随访时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的曲度和高度,并比较其变化及3组间差异.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35个月,平均17.3个月.术后6个月3组患者术段颈椎均获骨性融合.且术后1周时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最后1次随访时和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钢板系统均能有效重建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曲度和高度,近期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2.
电镜观察15例光动力学治疗前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活检材料,证实此治疗对膀胱癌有显著作用。肿瘤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对光动力学作用最为敏感,照光20min后即出现明显损伤,24h后,毛细血管几乎完全坏死崩解。癌细胞的破坏出现较晚,迟于毛细血管。治疗4d后肿瘤组织水肿、出血,几全部坏死。治疗21~80d后,瘤床仍水肿并有出血及坏死物质复盖。表明血管的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在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下腰椎失稳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融合器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BAK融合。结果:术后随访1年一4年3个月(平均2年4个月),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6%,2年2个月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2%。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间融合器固定,可使滑脱失稳的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保证脊柱骨性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和与手术颈椎减压的关系。[方法]总结分析4a来收治的10例伴有上肢局部水肿的颈椎病人,其中脊髓型颈椎病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后纵韧带骨化型1例,7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2例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观察患者水肿消退情况。[结果]10例病人上肢局部水肿不同程度消退,前路手术者较后路手术者消退快。[结论]颈椎病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与颈交感神经受激惹有关,通过前路或后路颈椎管减压,去除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骨赘等交感神经受激惹因素,水肿可逐步消退。  相似文献   
25.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采用8具新鲜小牛椎体标本(T11-L3),MTS机压缩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实验分完整状态组、骨折组、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应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测试并计算刚度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脊柱骨折状态6个方向ROM均显著增加(P〈0.05),椎间刚度值明显降低(P〈0.05);固定状态的ROM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显著减小(P〈0.01),而刚度值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之间的ROM、刚度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跨节段椎弓根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在重建脊柱骨折稳定性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6.
AIM: Urothelial carcinoma (UC) can occur multifocally in the whole urothelium. A higher rate of bilateral metachronous upper tract (UT) UC was noted in Taiwan.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were largely unknown and hence were explored in the study. METHODS: From January 1977 through June 2003, 462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UT-UC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was analysed with the Kaplan-Meier analysi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including age, smoking, bladder cancer, renal function, diagnostic year etc.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log-rank tes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34 months (6-337). Among the 462 patients, 52 (11.3%) developed metachronous contralateral UC. The 2, 5, and 10-year contralateral disease-free survivals were 93.5%, 84.0%, and 75.7%, respectively. The median time to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was 31.0 months. With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only poor renal function (serum creatinine < or > OR =2.0 mg/dL, P < 0.001) and late diagnostic year (before or after 1990, P < 0.001) were risk factors for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In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poor renal function (hazard ratio: 2.9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67-5.33; P < 0.001) and late diagnostic year (hazard ratio: 4.2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71-10.65; P = 0.002) remaine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metachronous UT-UC is high in Taiwan. Patients who had either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or a disease diagnosed after 1990 had a higher risk of contralateral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27.
1970年至1987年,我院收治158例颈椎及颈髓损伤的病人,男125例、女33例各年龄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共损伤189个椎体,72%病人合并颈髓损伤或颈神经根损伤。本文讨论了:伤后24小时以内就诊者可达46.8%,由于 X 线片显示阴性和并发损伤给早期定位诊断带来一定困难;颈髓损伤的死亡率高达23.5%,在颈椎各种损伤中颈椎脱位是引起颈髓或颈神经根损伤的主要原因,颈推损伤后不宜主观的行屈曲位或后伸位颅骨牵引,而应顺从伤后颈屈度椎平行牵引;颈髓完全性损伤,手术效果不佳,而部分性颈髓损伤的病例,尽早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162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椎间盘突出92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者63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0例,腰椎峡部裂或滑脱者37例,骨质疏松者23例。结果4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但其中18例症状复发。1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间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75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9例,单纯峡部植骨术8例,脊柱内固定者23例。97例手术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者65例,残留部分症状者29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脊柱退行性变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为主,治疗上先予保守治疗,效果差时可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 -P放射免疫法检测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 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 40 .63 %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 63 .64 %、3 3 .3 3 %、2 5 .0 0 %。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