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1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419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516篇
基础医学   707篇
口腔科学   235篇
临床医学   1346篇
内科学   58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540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科学   912篇
综合类   1876篇
预防医学   1571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983篇
  16篇
中国医学   1524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396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461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1026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采用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19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0~75(40.50±7.62)岁;左侧10例,右侧9例。19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脱位等损伤。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17(13.51±3.17)个月。术后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2~6(3.77±1.24)个月,未发生内固定断裂、螺钉松动、感染、内固定激惹、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侧肘关节MEPS评分(91.26±3.87)分与术前(56.18±9.5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优11例,良7例,中1例。结论:采用双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手术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内固定对皮肤激惹小,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明确其成品稳定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将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转移率与澄清度值的总评归一(OD)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将经优化后工艺条件生产的柴银口服液成品与原工艺成品进行加速与长期稳定性对比。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水量8.3倍、提取时间2.2 h、提取3次,此条件下OD值最高为0.702,此条件下生产的柴银口服液在稳定性考察中pH、澄清度、黄芩苷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原工艺成品。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柴银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可靠、参数精确,能有效提升其价值、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93.
目的:使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荷叶降脂方中药物的提取工艺,为药物的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形成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提取,以荷叶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并将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实验数据作为反向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网络的输出层,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0.5 h/次。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可用于荷叶降脂方提取工艺的优化,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符合中药制剂研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技术实现对热毒宁注射液制备过程中金银花浓缩过程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断氧化马钱子苷和固含量8个质控指标的含量预测,并对比2种技术的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热毒宁注射液制备过程中金银花浓缩过程样本,进行NIRS、MIRS采集和含量测定,优选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建立8个质控指标的含量预测模型,并比较8个质控指标的NIRS、MIRS模型性能,得到8个最优含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NIRS技术对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C、断氧化马钱子苷、固含量的预测效果更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average relative prediction error,ARPE)分别为1.57%、1.88%、4.13%、3.79%、0.94%,故选用NIRS模型作为这5个质控指标的最佳模型;MIRS技术对新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  相似文献   
95.
目的 为加快实现中药生产过程中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从粉体物料属性出发,探究其对水提工艺下干法制粒的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影响机制。方法 以60种中药配方颗粒及中间体混合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品种混合粉粉体属性进行测定,建立粉体物性参数与颗粒溶化性关联模型。采用二维矩阵热点图对各品种间及物性指标间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归类,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初步筛选影响水提工艺下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关键因素。结果 各品种间粉体物性参数相关系数在-0.951~1.000,并按照各品种物理属性大致可以分为5类,结合变量投影响应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自变量回归系数与方差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VIF)分析,最终筛选出其休止角(α)、含水量(HR)、吸湿性(H)与比表面积(SSA)4个指标为影响中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结论 基于中药粉体物料属性与数据分析初步探寻影响水提条件下干法制粒的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化性机...  相似文献   
96.
杨乾方  王帆  叶婷  潘立民 《中草药》2023,54(12):4069-4081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随着黄芪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学者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不同的提取工艺对APS的含量和纯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也会有所影响。APS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和抗炎等药理作用。在全面查阅并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APS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APS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41~79岁。病人完成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廓清后,显露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根据肿瘤部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或者全胰腺切除术,并完成海德堡三角区域内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右半周骨骼化,胰体尾切除术时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左半周骨骼化,全胰腺切除术时原则上需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全周骨骼化,手术均彻底清除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夹角处的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30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其中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全胰腺切除术,1例行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16例病人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3例联合左侧肾上腺切除术。30例病人中,5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范围为1.00周,8例为1.25周,8例为1.50周,9例为1.75~2.00周。16例病人离断胃左静脉,14例保留胃左静脉。3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7 min(165~495 min),术中出血量为275 mL(50~800 mL)。9例病人术中输注红细胞或冰冻血浆。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肿瘤长径为3.4 cm(1.2~7.3 cm),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0枚(9~3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枚(0~19枚)。30例病人中,20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中分化,10例为低分化。9例病人环周切缘为R0切除,17例为切缘1 mm R1切除,4例为R1切除。术后病理学T分期:30例病人中,3例为T1期,18例为T2期,5例为T3期,4例为T4期。术后病理学N分期:30例病人中,9例为N0期,13例为N1期,8例为N2期。术后病理学TNM分期:30例病人中,2例为Ⅰa期,2例为Ⅰb期,3例为Ⅱa期,11例为Ⅱb期,12例为Ⅲ期。(2)术后恢复情况:30例病人中,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6例,Ⅱ级并发症9例,Ⅲa级并发症3例,Ⅴ级并发症2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1.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0,清扫1.25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1/8,清扫1.5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4/8,清扫1.75~2.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9/9,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离断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5/16,保留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1/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病人中,19例行术后辅助化疗;28例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8~68 d);2例病人死亡。3例病人术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3)随访情况:28例出院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随访期间,1例局部进展期病人发生局部复发,9例病人发生肝转移(4例可切除胰腺癌、4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1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发生腹膜转移。17例病人无瘤生存。结论海德堡三角清扫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肿瘤根治程度较高,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稍高,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建议对选择性病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在高流量胰腺外科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98.
99.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long-run effects of major health improvements on income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isolate exogenous changes in health, the econometric model uses quasi-experimental varia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across states over time. Based on data for the white pop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ausal link between health and income per person, and they provide novel evidence that health dynamics shape life-cycle incomes. Life-cycle income profiles slope more strongly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work life in 2000 than in 1960, indicating that age becomes a more prominent determinant of income dynamics over this period. The channels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include better health, high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changing labor supply.  相似文献   
100.
We study the demand-smoothing incentives for private hospitals to perform c-sections. First, we show that a policy change in Chile that increased delivery at private hospitals by reducing the out-of-pocket cost for women with public insurance increased the probability of a c-section by 8.6 percentage points despite private hospitals receiving the same price for a vaginal or cesarean delivery. Second, to understand hospitals’ incentives to perform c-sections, we present a model of hospital decisions about the mode of delivery without price incentives.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because c-sections can be scheduled, a higher c-section rate increases total deliveries, compensating the forgone higher margin of vaginal deliveries. Finally, we provide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the demand-smoothing mechanism: hospitals with higher c-section rates are more likely to reschedule deliveries when they expect a high-demand wee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