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9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1961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9篇
  3篇
中国医学   302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构建的仿生髓核组织工程材料——CⅡ/HyA-CS(CHCS)支架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传1代髓核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置入CHCS支架,体外培养10d后,分别测定^3H-脯氨酸掺入量、培养液中糖胺聚糖(GAG)含量、髓核细胞可凝集蛋白多糖(Aggrecan)、核多糖(Decorin)、二聚糖(Biglycan)的mRNA表达及Aggrecan的蛋白表达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3H-脯氨酸掺入量、培养液中GAG含量、髓核细胞Aggrecan、Decorin、Biglycan mRNA表达、Aggrecan蛋白表达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HCS支架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合成代谢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刘勇  胡有谷  宁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76-379,I0003
目的:比较体外单层培养和旋转微载体立体培养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指标,探讨更加有效的椎间盘髓核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对获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24个椎间盘按年龄分为A组(20~25 岁)、B组(26~30 岁)、C组(36~45 岁)及D组(>45岁),分别利用酶消化法进行单层细胞培养和旋转微载体立体培养系统进行立体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及速度、细胞生长活性、细胞分裂指数及胶原含量.结果:单层培养的髓核细胞贴壁后为多角形或梭形,伸出伪足;立体培养的细胞在微载体上呈梭形或不规则形,呈立体状生长.立体培养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1周内两种培养方法各时间点及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培养的髓核细胞活性提高,随年龄增加细胞活性下降;指数生长期细胞分裂指数与单层培养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胶原含量与单层培养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别与B组、C组及D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立体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的活性保持良好,较单层培养能够大量、优质收集种子细胞,可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MED治疗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59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优良率96.6%(57/59). 结论 MED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是ME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仁  徐勇刚 《中国骨伤》2007,20(8):570-57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腰腿痛,目前多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经手术治疗的也有一定比率。自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后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临床应用松肌法、分离神经根粘连法、骨盆旋转整脊法、后伸压腰法、纠正脊柱侧弯法为主,结合骨盆牵引中药熏蒸,药物对症治疗为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探究其疗效机制,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26~59岁。有劳损、外伤及受凉诱发者12例。发病部位据CT、MRI检查统计:L3,4椎间盘突出1例,L4,5椎间盘突出9例,L5S1椎间盘突出5例,L4,5和L5S1两节段椎间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除术(MED)及MED与胶原酶溶核术(CCNL)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60例单纯行MED治疗(MED组),另60例在行MED的基础上向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600U(MED CCNL组)。术后观察并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按照MacNab标准评定,MED组有效率为83.3%,MED CCNL组为9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结论:MED与CCNL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MED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6.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义生 《广东医学》1998,19(6):415-4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分析10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临床表现、血象、血流变化、血和病灶细菌培养、腰椎X线平片、CT、MRI所见在发病后的敏感程度,比较3例非手术与7例经前路腹膜后(2例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融合本治疗的效果。结果:不同程度的发热、痉挛性腰痛、血流增快是本病的特点。MRI、CF、X线片三者的诊断敏感性存在时间差,分别约为发病后1、3、5周。仅2例血和病灶细菌培养均阳性。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减少全身性抗生素和镇痛剂的使用量,明显缩短病程。结论:ESR、MRI对早期确诊、引导手术价值较高。高热、痉挛性腰痛、血沉增快三者具一持续2周得不到控制,可考虑及早手术。手术疗法近期效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2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椎间盘纤维化和退变中的表达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疼痛椎间盘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的表达及其在椎间盘纤维化和退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腰椎后路融合过程中切除的43个疼痛的病理椎间盘,来自于28例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的严重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同时收集16个在MRIT2加权像信号强度明显减弱的无腰痛症状的退变椎间盘,取自于6例腰椎管狭窄症和8例多节段腰椎后路融合的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53.5岁,男女比例为8:6)和8个正常对照椎间盘,来自于4具新鲜尸体标本(22~39岁,平均28岁)的L。和蛉.椎间盘。均行组织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TGF在不同椎间盘组织的表达。结果组织学检查发现,疼痛椎间盘组织显示不同程度的慢性血管化炎症反应。纤维环组织失去正常的胶原纤维板层结构,板层结构断裂、紊乱或相互交叉融合,正常的成纤维细胞被软骨细胞替代。髓核显示明显纤维化、血管浸润或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软骨细胞被成纤维细胞所替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TGF在疼痛椎间盘大量表达,无腰痛症状的退变椎间盘有少量表达,正常对照椎间盘没有表达。结论疼痛的退变椎间盘在组织学上明显不同于无腰痛症状的退变椎间盘。CTGF在疼痛椎间盘的大量表达可能与椎间盘纤维化和退变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改变在腰腿痛病例中的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发生Modic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一年内因腰痛或坐骨神经痛行腰椎MR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的患者1223例,分析腰椎MRI中终板Modic改变在椎间盘节段、年龄和椎间盘退变分类中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223例6115个腰椎椎间盘中,257例(21.0%)320个椎间盘(5.2%)邻近终板发生M0dic改变,其中Ⅰ型48例(3.9%)51个椎间盘(0.8%),Ⅱ型206例(16.8%)266个椎间盘(4.3%)、Ⅲ型3例(0.2%)3个椎间盘(0.05%)。椎间盘节段L5S1 168个、L4-5 95个、L3-4 29个、L2-3 18个、L1-2 10个,发生率分别为13.7%、7.8%、2.4%、1.5%、0.8%。突出、脱出和滑脱病例发生率较高(辟0.00)。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5)。40岁以上是Modic改变发生较多的年龄段(P=0.001)。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节段与年龄均和Modic改变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回归方程为Y=-5.955+0.198A+1.528L+1.883D(Y为M0dic改变,A为年龄,L为椎间盘节段,D为椎间盘退变程度),P=0.000,EXP值:D=6.571,L=4.609,A=1.220。结论腰椎终板Modic改变和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节段和年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椎间盘退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Modic改变Ⅱ型最多,Ⅰ型次之,Ⅲ型最少;多发生于L4-5和L5S1椎间盘节段;女性高于男性;40岁以上是易发年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Na3VO4)对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使用酶消化法培养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以10、20及30umol/L不同浓度Na3VO4干预第三代软骨细胞。培养7d后,用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Ⅱ型、Ⅸ型胶原和蛋白聚糖(Aggrecan)mRNA的表达,定量RT—PCR检测PTPN1、IGFR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10umol/L Na3VO4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及30umol/L Na3VO4组软骨细胞增殖率下降(q=31.51,81.42,P〈0.01)、Aggrecan(q=52.09,102.55,P〈0.01)和PTPN1(q=7.67,4.74,P〈0.01)mRNA表达降低;(3)30umol/L Na3VO4组Ⅱ型胶原(q=51.46,P〈0.01)、Ⅸ型胶原(q=8.62,P〈0.01)mRNA表达降低;(4)各浓度Na3VO4组IGFRmRNA均增加(q=13.96,7.67,4.74,P〈0.01)。结论20及30umol/L Na3VO4可抑制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降低Ⅱ、Ⅸ型胶原、Aggrecan以及PTPN1的mRNA表达,说明Na3VO4对软骨细胞中PTPs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软骨细胞生物学功能。但Na3Vo4对IGFR mRNA无抑制作用,并可能有一定的促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30.
椎间盘部分切除对腰椎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椎间盘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本症的治疗。本文采用有限元素分析法观察了椎间盘部分切除前后腰椎应力分布的改变。本研究观察到,在正常情况下,椎体上下缘的中央部位承受较大的应力;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椎体上下缘的侧方承采应力大于中央部分。这些结果表明,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可引起腰椎应力分布紊乱,出现应力集中,引起骨质增生,从而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