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蒂部不同处理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39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肤缺损,术中根据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的蒂部处理方法转移皮瓣。蒂部创面直接缝合8例。蒂部带皮蒂10例,蒂部创面全厚皮片植皮21例.其中包括蒂部创面直接缝合及带皮蒂皮瓣发生血运障碍后,采用蒂部皮片植皮分别为4例和5例。结果39例皮瓣均成活。4例皮瓣其中蒂部创面直接闭合2例,蒂部单纯带皮蒂2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明显肿胀并出现水疱,经抽吸水疱减张及小切口放血后皮瓣转为红润。术后随访5~8个月,皮瓣外形、手指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根据术中皮瓣血运情况.采用不同蒂部处理方式的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能明显降低皮瓣肿胀及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多指再植和功能恢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阐述多指离断再植术后按时间有顺序地进行随访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40例多指离断再植术后系统地进行随访及康复治疗的病人,进行全面分析。于术后10天至术后6个月,对40例再植的多指进行阶段性的各种不同的康复治疗,如各关节的主、被动活动,感觉训练等。在随访时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可增加支具的应用,决定晚期矫形手术的时间等。结果经术后6个月的随访,手部功能优良率达到87.5%。结论多指再植后手指功能有较好的恢复才能算再植成功。多指再植后系统地进行随访及康复治疗是保证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In a study of 27 underground miners exposed to hand or whole-body vibration, cold or other vasoconstrict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higher prevalences of Raynaud's phenomenon in both fingers and toes were found than in a control group not exposed to vibration. There were no Raynaud-like phenomena among miners not exposed to vibration.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This may mean a general susceptibility of vasospasm, but it seems more probable that the disorders are caused by vibration exposure to fingers and toes.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修复8例手指软组织缺损,行一期阔筋膜瓣移植加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阔筋膜瓣的血管蒂与受区的血管行端端吻合.结果 1例术后发生远端小片植皮坏死,经更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7例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该筋膜瓣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易于切取,而且较薄,适宜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5.
急诊手指末节再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介绍手指末节急诊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0例 3 5指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者 ,急诊采用部分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末节。结果 再造的手指末节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1~ 6年 ,再造手指末节血运丰富 ,外形满意。指腹二点分辨觉 5~ 8mm ,远侧指间关节伸直正常 ,屈曲平均达 60°。结论 部分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手指末节 ,是治疗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或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通过解剖学研究了解掌腱膜滑车 (palmaraponeurosis,PA)、A1 滑车和指屈肌腱的生物力学关系。方法 解剖 1 8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并从腕部桡、尺动脉灌注中华墨汁 ,观察并测量掌腱膜滑车与A1 滑车的宽度及形态学、组织学的变化。结果 掌腱膜滑车平均宽 1 0~ 1 2mm ,A1 滑车平均宽 5.5~7.0mm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1 2 .0 2 ,P <0 .0 1 )。掌腱膜滑车的结构疏松 ,与指屈肌腱之间的间隙大 ,滑车作用不明显。PA滑车富含血管 ,与指屈肌腱滑液囊近端有血管联系。结论 PA滑车的作用小 ,PA滑车血管与鞘内肌腱血管有联系 ,是鞘内近端肌腱的营养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finding of nervous receptors in the histologic layers beneath the extensor apparatus of the human fingers. Forty-eight fresh finger blocks of human corpses were processed and histological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toluidine blue, hematoxylin-eosin, Masson's trichrome and silver staining for reticular fibres. These techniques showed the diverse kind of cells and tissues of the different layers previously described in another paper, and known as the extensor subtendinous digital aponeurosis and preperiosteal dorsal phalangeal fasciæ. We observed collagen fibres in the extensor apparatus and reticular fibres through all of these layers as well as typical fatty cells. Peripheral nerves and nervous receptors, like pacinian corpuscles, were found in the preperiosteal dorsal phalangeal fasciæ.  相似文献   
58.
烧伤后手指鹅颈畸形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烧伤后手指鹅颈畸形经过矫治后的外观与功能恢复。方法 对鹅颈畸形 3例 9指 ,采用包括松解指背瘢痕挛缩 ,松解并延长指伸肌腱中央腱 ,分离并延长其侧束及加强指浅屈肌腱的手术方法 ,重建屈伸肌力的平衡。结果 术后随访 4~ 6月 ,外形恢复正常 8指 ,有所改善 1指。近侧指间关节屈伸活动范围 5 0°~ 10 0° ;均无侧方异常活动。结论 该方法的重点是重建肌力平衡 ,结合早期在医师指导控制下的活动 ,是矫治烧伤后手指鹅颈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9.
99Tcm-MIBI肝动态显像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肝动脉显像评价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的临床价值。方法 14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72h于再植指末端组织内注射^99Tc^m-MIBI 74MBq(0.1mL)后,以30s/帧肝脏连续动态显像10min。结果 根据肝脏放射性聚集程度和快慢将病例分为O、I、Ⅱ级3类,需作减压手术分别为4/4例、0/4例、0/6例(χ^2=8.0、10.0,P<0.01)。结论 ^99Tc^m-MIBI肝动态显像监测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回流客观而可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5~14岁,平均7.5岁.临床表现为类马凡体形、关节屈曲畸形、脊柱侧后凸畸形、肌肉发育不全,四肢肌肌力明显低于正常;外耳廓的畸形,通常为外耳廓上半部分出现皱折.皆合并脊柱侧后凸,其中2例侧后凸于胸段,4例于胸腰段,侧凸Cobb角:85~117°,平均88.6°;后凸Cobb角:75~123°,平均93.6°.分子基因学部分(75%)表现为原纤维蛋白-2基因位点有基因突变.皆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或椎板钩行后路手术矫形,其中4例行Smith-Petersen截骨矫正后凸.结果 术后侧凸Cobb角:35~52°,平均37.6°后凸Cobb角:28~54°,平均38.6°.4例得到随访,约6~9个月,平均7.8个月;2例失访.3例骨融合良好,1例术后螺钉拔出并有神经根损伤,行翻修术改用椎板钩后缓解.躯体外观和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特有的临床表现为脊柱侧后凸Cobb角度大、僵硬,椎弓根发育细小,椎弓根植入困难,后凸多需截骨矫形.要注意与马凡综合征、Stickler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和Distal arthrogryposis等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与马凡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