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0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目的探讨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病(ITB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病理确诊的8例继发于肺癌的ITB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气管镜下表现、感染部位、血清和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治疗过程和预后。结果①8例ITBA患者均接受过全身化疗,7例接受过放疗(包括后装放疗及I125粒子植入),2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②ITBA主要症状:咳嗽咳痰8例(100.0%)、胸闷5例(62.5%)、痰中带血2例(25.0%),发热1例(12.5%);胸部CT表现:无明显变化4例(50.0%)、病变部位气管壁增厚或管腔狭窄2例(25.0%)、阻塞性肺不张2例(25.0%);气管镜下表现:伪膜型3例(37.5%)、阻塞型2例(25.0%)、溃疡型3例(37.5%);GM试验:血清GM试验阳性率为28.6%(2/7),平均值(0.37±0.21);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为100.0%(7/7),平均值(4.27±2.14),灌洗液GM试验阳性率和平均值均高于血清(2=7.78,P=0.005;t=4.79,P=0.003);③经伏立康唑等抗曲霉菌治疗后,1例痊愈,7例死亡,总生存时间为(4.07±3.31)个月。结论①肺癌、化疗、放疗、气道支架置入均可能成为ITBA的高危因素;②ITBA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预后差,纤维支气管镜在ITBA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灌洗液GM试验在诊断ITBA方面较血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高流量湿化氧疗(HFHCO)方式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26例留置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次数,将其分为CPAP组(32例次)和HFHCO组(32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前及诊疗操作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操作前后患者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操作中,HFHCO组患者心率[(121 ± 3)次/ min vs.(130 ±3)次/ min]、呼吸频率[(21.3 ± 2.7)次/ min vs.(26.1 ± 2.3)次/ min]及平均动脉压[(99 ± 7)mmHg vs.(109 ± 8)mmHg]均较CPAP组患者显著降低(t = 5.232、5.164、6.424,P均< 0.001)。操作后,CPAP组和HFHCO组患者pH值[(7.45 ± 0.05)vs.(7.45 ± 0.07)]、PaO2 [(86.5 ± 7.3)mmHg vs.(88.3 ±6.7)mmHg]、PaCO2 [(40.1 ± 7.5)mmHg vs.(39.4 ± 6.8)mmHg]及SpO2 [(93.9 ± 2.4)% vs.(94.1 ± 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222、0.468、0.420、0.348,P = 0.731、0.670、0.684、0.697)。与同组操作前比较,CPAP组和HFHCO组患者操作中心率[(86 ± 4)次/ min vs.(130 ± 3)次/ min,(87 ± 4)次/ min vs.(121 ± 3)次/ min,t = 9.826、9.612,P均< 0.001]、呼吸频率[(17.8 ± 2.5)次/ min vs.(26.1 ± 2.3)次/ min,(16.7 ± 2.9)次/ min vs.(21.3 ± 2.7)次/ min,t = 8.488、5.837,P均< 0.001]及平均动脉压[(78 ± 7)mmHg vs.(109 ± 8)mmHg,(77 ± 7)mmHg vs.(99 ± 7)mmHg,t = 9.104、8.224,P均< 0.001]及操作后PaO2 [(67.8 ± 2.6)mmHg vs.(86.5 ± 7.3)mmHg,(68.9 ± 4.0)mmHg vs.(88.3 ± 6.7)mmHg,t = 7.126、6.395,P均< 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性心律失常、气胸等事件。 结论对于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的患者,在应用CPAP或HFHCO给氧方式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均可改善患者气道通气,提高患者PaO2,但是HFHCO给氧方式下患者的舒适度更好,减轻了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体征的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使用不同氧疗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带有人工气道并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4例重症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中、干预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均高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在人工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可降低患者术中的缺氧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稳定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留存有完整医疗数据的65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将患者统一编号后取随机数字后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可以作为优势方法推荐。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纤维鼻咽镜下硬膜外导管无创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分泌性中耳炎66耳(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耳(30例)在多媒体监视器下经纤维鼻咽镜用硬膜外导管经咽鼓管咽口插入患侧鼓室腔,以氨溴索强的松龙混合液进行冲洗治疗;对照组30耳(26例)采用传统的鼓膜穿刺法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及半年随访,治疗组:治愈29耳(占80.6%),好转6耳(占16.7%),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治愈16耳(占53.3%),好转7耳(占23.3%),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0,P<0.05)。结论纤维鼻咽镜下硬膜外导管无创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与传统的鼓膜穿刺法比较具有并发症少,视野清楚,治愈率高,不影响鼓膜的正常生理等特点,可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气管镜表现。方法:回顾分析416例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老年肺癌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并与327例非老年肺癌患者(年龄〈60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男女比例是3.9:1,中位年龄是68岁,咯血症状显著多于非老年患者(P〈0.05)。鳞癌最多见,占50.5%,显著多于非老年(P〈0.01);其次是小细胞癌,占19.7%,显著少于非老年(P〈0.01)。支气管镜下以增生型病变最多,占72.1%(300/416),其次是浸润型,占21.9%(91/416)。老年增生型的鳞癌最多见,占42.8%(178/416),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肺CT显示的病变部位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是54.2%~77.4%。结论: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分型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与非老年肺癌患者存在差异;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老年人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7.
床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床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置入术(PD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ICU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CT组,每组50例。PDT组在床边无内窥镜引导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置入术;CT组采用传统的外科经典手术行气管套管置入。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等差异。结果:PDT组操作时间(8.2±1.3)分钟、术中出血量(1.8±0.2)ml、切口(0.8±0.1)c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CT组。结论:PDT具有微创、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扩张过程中可控性强、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只要规范操作,在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同样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8.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琼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0):110-111
探讨对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9.
纤支镜检查在痰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确定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纤支镜下联合取材对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89例确诊为肺结核的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olympusBF-P20纤支镜检查及毛刷涂片及组织学检查。了解刷检、灌洗、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4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刷检涂片、灌洗液抗酸菌涂片、钳检和术后痰涂片检查分别占纤支镜确诊总例数的19.4%(56/289)、53.3%(154/289)、11.8%(34/289)和15.6%(25/289)。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纤支镜下联合取材可提高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0.
经电子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肺不张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肺不张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镜下治疗的意义。方法对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辅助治疗的85例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镜下78例明确病因诊断,诊断率91.8%。其中肺癌59例(69.4%)居首位,炎症16例(18.8%),结核9例(10.6%),原因不明1例(1.2%)。病变部位以右中叶最多共26例(30.6%),肺癌和炎症是右中叶肺不张的主要病因。对61例(71.8%)患者经支气管镜吸痰、灌洗、给药、止血等治疗后不张肺叶均有不同程度复张,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病因经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复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