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81.
赵世元  廖文  农勤高  吴志芳 《内科》2007,2(4):495-496
目的探讨胃液中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在检测几种胃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20例,胃溃疡34例,胃癌22例,21例轻度浅表性胃炎(和无任何病理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胃癌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sE-cad水平升高可能对胃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382.
为探讨血清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ALD)和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sE-Cad)检测对行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临床价值,对46例原发性肝癌行TAE术后监测各阶段患者血清ALD、sE-Cad及甲胎蛋白(AFP)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D活性变化反映了肝癌组织的坏死程度,sE-Cad及AFP水平随治疗进行呈下降趋势,ALD活性及sE-Cad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D活性及sE-Cad水平检测均可用于TA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特别是对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3.
目的 E 钙粘蛋白 连接素复合体介导细胞 细胞间粘附 ,在维持上皮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检测胃癌组织E 钙粘蛋白和α 连接素、β 连接素的表达情况 ,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病人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4 8例胃癌E 钙粘蛋白和α 连接素、β 连接素的表达水平。结果 E 钙粘蛋白、α 连接素和 β 连接素在胃癌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4 4 .6 % ,73.6 %和4 3.2 %。14 8例胃癌中E 钙粘蛋白 连接素复合体总的异常表达率为 91.9%。E 钙粘蛋白和α 连接素、β 连接素表达下调与胃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0 5 )。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胃癌 ,其 β 连接素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或无远处转移者 (P <0 .0 0 5 )。β 连接素正常表达具有显著的生存优势 (P <0 .0 0 5 ) ,且独立于胃癌分期、分级和分型。结论 胃癌广泛存在E 钙粘蛋白复合体表达异常。β 连接素异常表达可能是对胃癌生存期具有预测价值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84.
385.
目的 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HOXD-As2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 在直肠癌HCT116与HT29细胞中,转染阴性设为对照组,转染LncRNA HOXD-As2过表达质粒设为HOXD-As2组;转染空载体Vector设为Vector组,转染HOXD8过表达质粒设为HOXD8组。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HOXD-As2与靶基因HOXD8的相互作用。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细胞迁移水平、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OXD-As2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mRNA、蛋白相对表达情况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OXD-As2组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中HOXD8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ector组相比...  相似文献   
386.
目的 研究消瘤保肺丸对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在人肺癌PG细胞株中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人肺癌PG细胞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干预作用下的表达情况.随机分为4组即消瘤保肺丸高剂量组、消瘤保肺丸低剂量组、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组.结果 E-cadherin与α-catenin、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作用下阳性表达率不同,其中E-cadherin在消瘤保肺丸的影响下阳性表达率较低,明显低于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P<0.01);而α-catenin、β-catenin在消瘤保肺丸干预作用下阳性表达率较高,且高于清肺化痰丸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 消瘤保肺丸对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影响显著,提示其对肺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表明E-cadherin、α-catenin及β-catenin的表达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NSCLC 的治疗和 预后预测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检测97 例EMT 相关标志物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茁-连 环素(茁-cat)和神经性钙粘蛋白(N-cad)、纤连蛋白(Fibronectin FN)、波形蛋白(Vimentin)在NSCLC 中的表达情 况。分析以上表达情况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1)在97 例NSCLC 中,E-cad 、茁-cat 、 N-cad、FN、Vimentin 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 5% (49/97)、28. 9% (28/97)、8. 2% (8/97)、67. 0% (65/97)、34. 0% (33/97)。(2)E-cad 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分组中其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茁-cat 在不同组 织分级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Vimentin 在淋巴结有无转移分组中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FN 在在 不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3) NSCLC 中,E-cad 与 茁-cat 表达存在正相关(P<0. 05)。(4)VIM 在NSCLC 中与E-cad 及茁-cat 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 05),FN 表 达与E-cad 呈负相关( P<0. 05),而与茁-cat 表达无差异( P>0. 05)。(5) N-cad 在NSCLC 中阳性表达率为 8. 2%(8/97),在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E-cad、茁-cat 在 NSCLC 中表达发生了下调,而N-cad、FN、VIM 表达升高,说明NSCLC 中存在EMT 现象。且与肿瘤侵袭转移相 关,均可以作为NSCLC 恶性程度、转移复发、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88.
目的?探讨微小RNA-122(microRNA-122, miR-122)通过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22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并验证miR-122和SIRT1靶向关系。培养肝癌细胞HepG2,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122过表达阴性对照组(miR-NC mimic组)、miR-122过表达组(miR-122 mimic组)、miR-122过表达和SIRT1过表达阴性对照组(miR-122 mimic+pcDNA组)、miR-122过表达和SIRT1过表达组(miR-122 mimic+pcDNA-SIRT1组)。用细胞计数试剂(cell counting kit-8, 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中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p53、细胞周期蛋白D1、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及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122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下调,SIRT1 mRNA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上调(P<0.05)。MiR-122负靶向调控SIRT1表达(P<0.05)。过表达miR-122抑制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SIRT1、细胞周期蛋白D1、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蛋白水平,升高p53和E-钙粘蛋白蛋白水平(P<0.05)。然而,SIRT1过表达可部分逆转过表达miR-122对HepG2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MiR-122通过负靶向调控SIRT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