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9篇
  免费   1283篇
  国内免费   380篇
耳鼻咽喉   173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825篇
基础医学   1094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1620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632篇
特种医学   936篇
外科学   3553篇
综合类   3301篇
预防医学   176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1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50篇
肿瘤学   21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697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625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552篇
  2013年   1407篇
  2012年   1428篇
  2011年   1575篇
  2010年   1345篇
  2009年   1158篇
  2008年   966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40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术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经前路手术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1)伴有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因素时,只选择部分压迫重的节段行减压融合15例;(2)经前路多节段(≥3个节段)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继续退变,出现新的脊髓压迫表现及椎间不稳定9例;(3)伴有OPLL时,行部分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后,病变呈进展表现,产生或加重对脊髓的压迫8例。经后路手术者再手术的原因为:(1)后路减压节段不够5例(包括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2)后路减压不充分3例。再手术后随访1.3~2.7年,平均2.1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为51.3%。结论: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病例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椎管狭窄因素仍然存在,经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治疗可彻底去除颈椎管狭窄因素,有效解除脊髓前、后方所受的压迫,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后三种手术入路疗效的比较。方法我们对2000年9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47例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三组:前路入路组、后路入路组、前后联合入路组,比较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6~12个月随访,比较三组间手术前、后的Frankel的分级变化和ASIA评分改变。三组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均较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两两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最彻底,但其预后与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首选的手术方式,后路是辅助的手术方法,而前后联合入路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53.
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明确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特发性颈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方法 :本文对 14例颈椎特发性后凸畸形患者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 ,椎间隙植骨和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手术后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改善 ,颈椎后凸畸形由手术前平均 -15 6°矫正为手术后平均 -6 4° ,矫正效果明显 ;手术后患者的短期随访表明颈椎矫正度数在随访中没有丢失。结论 :前路手术 ,延长颈椎前柱能够矫正颈椎的后凸畸形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4.
兔颈椎终板胶原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兔退变颈椎运动节段力学参数的改变,观测其软骨终板胶原的超微结构变化,为退变的椎间盘显现异常力学特性作材料结构上的探讨。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保持45°低屈曲位5 h/d,取C5,6、C6,7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同时电镜观察终板胶原组织结构改变,总结分析终板材料的结构变化对运动节段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终板抗扭强度、抗压强度、断裂时的最大形变都低于对照组,胶原排列从有序、致密、规整到紊乱、松散、溶解,并随造模进程的深入而加剧。结论 长时间的应力不均状态,造成椎间盘终板材料力学特性改变;终板胶原结构改变是颈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将289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按是否并发低钠血症,分为发病组和未发病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包括:性别、年龄、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刚呼吸机。同时回顾性分析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结果:在损伤平面颈4以上、完全性脊髓损伤、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方面。发病组与未发病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本组126例患者经限制水摄入量和适量的补钠治疗。低钠症状3周内改善。24例因感染发热,水摄入量限制不严格,恢复缓慢。结论: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髓损伤的平面、损伤程度、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内和泌尿系感染及使用呼吸机有关。限制水摄入量和适当补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22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患病年龄为48.18岁。130例患者为阴道流血,70例为阴道流液,25例下腹疼痛,l例精神减退、贫血、浮肿。病理分期:Ⅰ期病例数为169例(75%);Ⅱ期病例数为3l例(13.72%);Ⅲ期病例数为23例(10.18%);Ⅳ期病例数为3例(1.1%)。比较2l例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转移,显示后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子宫转移、胸水形成明显高于前者。结论:重视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争取早期诊断,严格手术病理分期,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7.
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月经周期中连续测定宫颈粘液的电导率,分析电导率变化规律与排卵期的相关性,此法确认的排卵期与实际排卵期一致,由此为自然避孕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索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的变化情况及病理意义。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 30例 ,正常组 3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中医手法治疗。正常组和治疗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取静脉血进行神经肽类物质NPY、ET、CGRP、ANP放射免疫检测。结果 治疗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浆NPY、ET、ANP明显高于正常组 ,而CGRP的含量则低于正常组 (P <0 0 5)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浆NPY、ET、ANP含量降低 ,CGRP的含量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可能起重要的神经 体液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9.
颈椎骨折类型与脊髓损伤关系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2例颈椎骨折病例的分析,发现屈曲型损伤最多见(53%),其次为过伸型(26%),压缩型(21%)。屈曲型和压缩型多见于年轻人,而屈曲损伤导致的脱位及过伸型则多见于年龄较大者。爆裂骨折引起的神经损害最重,其次为屈曲型、过伸型及压缩(非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改善率以爆裂型骨折最差,死亡率亦最高,以压缩(非爆裂型)骨折最好,其次为过伸型及屈曲型。文内对各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0.
We have analysed video recordings of 21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ystonia treated with botulinum toxin. Fourteen patients have a record both of their response shortly after injections were commenced and between four years five months and six years seven months later.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ong term outcome is often better than the initial response. We suggest that chronic treatment with botulinum toxin allows different muscles to those initially injected to be identified as contributors to the dystonia. Subsequent injection of these muscles leads to further improvement. It implies that cervical dystonia is a more widespread disorder of motor control, rather than simply limited to a few mus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