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0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7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330篇
综合类   1409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2835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设计、合成硫色满酮3位Mannich碱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对氟苯硫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氟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其中化合物3对大部分供试真菌活性强于或相当于对照品克霉唑。结论 硫色满目3位取代Mannich碱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2.
以5-羟基-α-萘满酮与R-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中间产物5-(2,3-环氧丙氧基)-α-萘满酮,不经分离,直接加入叔丁基胺反应得游离碱,盐酸成盐后得到了盐酸左布诺洛尔。该工艺路线可简化反应,使产率达到60%,光学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93.
固体光气法合成洛莫司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固体光气(三光气)为起始原料,经过在无水甲苯溶液中与环己胺反应生成环己基异氰酸酯,再经与氨基乙醇和氯化亚砜的一锅法反应生成1-(2-氯乙基)—3—环己基脲(氯化物),最后再亚硝化,即得洛莫司汀。原料易得,各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步骤比文献方法(4步)减少一步,总收率由文献方法的23.7%提高为49.8%,适于工业规模制备。  相似文献   
94.
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新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方法 采用Pictet-Spengler法合成四氢异喹啉,再通过氮直接烃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了18个新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所合成的18个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设计合成3-溴-4-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取代硫色(满)酮为原料,经溴化、氧化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采用二倍浓度稀释法。结果 共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其中化合物Vb的活性好于或相当于对照药。结论 硫色(满)酮3-位溴取代后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头孢他啶7β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的合成路线。方法 以(Z)-2-酮肟-2-(2-氨基噻唑-4-基)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醚化、选择性水解等反应,合成头孢他啶7口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结果和结论 合成了头孢他啶7口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了目标化合物及各个中间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97.
目的化学合成AP-N抑制剂类天然抗癌化合物AHPA-Val甲酯,初步探讨其抗癌作用与免疫学活性的关系。方法以丙烯酸、苯甲醛和缬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氯代、硝化、消除、加成、缩合和催化氢化等7步反应合成了AHPA-Val甲酯,用荷S180的昆明系小鼠进行初步抑瘤活性试验和增强免疫功能试验。结果AHPA—Val甲酯的化学结构经IR和1H—NMR波谱解析和元素分析所证实。在20 mg/(kg·d)剂量下,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为28.3%,免疫学廓清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HPA—Val甲酯的抗癌活性与其对机体的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索从云南红豆杉树皮提取物中分离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种纯化合物以及7-表-紫杉醇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方法。方法 用乙酸叔丁酯为单漉动相。硅胶为填充柱的正相色谱系统分离。使用碱性氧化铝,在40℃对7-表-紫杉醇进行催化而转化成紫杉醇。结果与结论 分离得到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和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个纯化合物。7-表-紫杉醇转化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99.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有较强的抗癌活性,作用靶点为拓扑异构酶I,构效关系显示喜树碱内酯的E环对其活性影响较大,并确定20位为S型是发挥抗癌作用的重点部位;调整A环和B环尤其是改变9、10、11位基团,可得到水溶性增大、抗癌活性强的衍生物。喜树碱已成为临床评价较高的抗癌药物。至2002年已设计合成15个新化合物,其中3个已上市,12个正处于临床阶段。作者对2002年以前有关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C-3取代喹诺酮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3位取代喹诺酮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Hansch方法经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获得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 3位取代基的生成热、最大负电荷、特殊极性、logP和零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与活性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提出3位取代基的一些设计原则。结论 获得较好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并发现喹诺酮的抗菌与抗肿瘤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