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979篇
综合类   1604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98篇
  11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及鞘膜积液1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驰及交通性鞘膜积液180例,其中小儿腹股沟斜疝150例,右侧80例,左侧40例,双侧30例;单侧斜疝中20例有对侧隐性疝;交通性鞘膜积液30例,右侧20例,左侧10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积液抽出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5-10min,双侧疝10~20min。术后平均1.5d出院,皮肤切口无需缝线。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积液抽出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无阴囊感染、睾丸扭转及缺血坏死、切口感染、髂腹沟及髂腹下神经损伤、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2.
耿娟 《护理学杂志》2007,22(6):65-66
对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腔内激光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平均住院5.0d,未发生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提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对帮助患者顺利进行手术,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经右侧颈动脉三角旁行颈内静脉留置针穿刺并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抢救及时。目前这一径路成为临床危重病人的监测与快速输血补液及乏心肺复苏中最可取的首要选择,尤其在心肺复苏时可不中断心脏按压为其主要特点,我科70例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低位切开、高位旷置辅助置管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低位切开、高位旷置辅助置管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结果 手术78例,其中2例后遗肛瘘、1例肛周脓肿复发,治愈率达96%.术后随访,无肛门不完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低位切开、高位旷置辅助置管引流治疗肛周脓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儿童腹腔镜疝高位结扎术(lapamscopic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6—12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组(G组)各30例。检测术中不同时点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并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E组各时点Cor、NE、E、ACHT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G组气腹后上述各指标较气腹前明显增高(P〈0.05)且显著高于E组同时点(P〈0.05)(见表2);E组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的则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气腹10min后PaC02均显著增加(P〈0.05),停气腹后渐恢复至正常,血PH值则变化不明显。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相对于单纯气管内全麻更能有效抑制儿童腹股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6.
大隐静脉曲张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外科微创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验。方法 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 465例 ( 5 72条患肢 )及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6例 ( 7条患肢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 在 471例患者中 ,随访到 42 7例 ,随访率 90 .7% ,平均随访时间 3 .8年。结果显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1.41% )。结论 此两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合理、易于掌握 ,且疗效理想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和安全性。方法本组80例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ASAⅠ~Ⅱ级,以气管全麻下行术式,入室后连续监测HR、MAP、SpO2、气道峰压(PIP)、PETCO2及体温,并分别记录术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10min、放气后10min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所有患儿麻醉均满意,无一例出现麻醉意外、并发症,CO2气腹后10、20min HR、MAP、PETCO2、PIP显著升高(p<0.05,p<0.01),SpO2无显著变化,放气后10min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面对小儿特殊的解剖、生理和CO2气腹对生理产生的影响,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和合适的麻醉药物,维持稳定的循环,小儿可安全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  相似文献   
68.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儿童的腹股沟斜疝多为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引起,所以传统手术方法是将鞘状突形成的疝囊高位结扎既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我院对传统的斜切口做一改进,均采取小切口(1cm)手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或疝囊内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9.
高位结扎和皮内缝扎治疗原发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大隐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56例大隐静脉曲张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法治疗及预后.结果 术后患肢疼痛轻,无1例皮下血肿,皮内缝合处无1例感染,术后早期有6例(10.7%)皮内缝合处疼痛较重,半个月后好转,有2例(3.34%)在皮内缝合处有小硬结,经热敷、理疗后消失.所有病人均随访1~6个月,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该术式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0.
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高位结扎疝囊的常规处理是游离疝囊至疝囊颈 ,然后在疝囊颈上方 0 .5cm处做一内荷包高位结扎疝囊。但在疝囊颈部做内荷包操作复杂费时 ,且易发生并发症。近 2年来笔者用调羹自制疝囊高位结扎器结扎疝囊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采用全长 10~ 16cm的优质不锈钢调羹 ,在勺部前方切开一 3~ 4cm长、2~ 3mm宽的槽 ,边缘打磨光滑即可。制作好的疝囊高位结扎器见图 1。2 使用方法手术中常规游离疝囊至疝囊颈 ,回纳疝内容物后将疝囊组织并拢提起 ,将疝囊组织卡进结扎器的凹槽内 ,利用调羹的凸面推开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