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6篇
  免费   1128篇
  国内免费   1660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723篇
口腔科学   585篇
临床医学   4624篇
内科学   58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18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8281篇
综合类   7739篇
预防医学   1390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2489篇
  55篇
中国医学   2829篇
肿瘤学   225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707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745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1557篇
  2012年   2011篇
  2011年   2343篇
  2010年   2150篇
  2009年   2046篇
  2008年   2136篇
  2007年   1861篇
  2006年   1653篇
  2005年   1726篇
  2004年   1380篇
  2003年   1315篇
  2002年   950篇
  2001年   858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520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效果.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院25例(25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PCL断裂,在关节镜下行自体腘绳肌腱单束PCL 重建术,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解剖位固定重建韧带.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0min(80~100min).25例膝术毕PCL重建后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4 d.25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23例膝后抽屉试验阴性,2例后抽屉试验1级.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8±8.1)分提高至(77.8±6.4)分(t=-15.999,P=0.000).按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膝关节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分级,术前异常(C级)10例、显著异常(D级)15例,随访时正常(A级)8例、接近正常(B级)15例、异常(C级)2例(Z=-4.394,P=0.000). 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膝PCL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2.
朱巍 《脊柱外科杂志》2007,5(4):252-252
与腰椎和胸椎相比,颈椎椎弓根螺钉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主要为颈椎椎弓根较小,置入螺钉的风险较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术中评价颈椎椎弓根螺钉位置的研究。为研究传统C形臂X线机摄片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不良位置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本文作者采用C形臂X线机对已放置颈椎椎弓根螺钉的人类尸体脊柱行斜位及螺钉同轴位摄片,借此来评价螺钉的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3.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寰枢关节投照,我们常规采取颈椎张口位。但在外伤(如颢颌关节外伤)等情况下,患者由于疼痛等原因,无法很好配合。因此,不能提供准确影像的X线片。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一种闭口位投照寰枢关节法。特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06.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比较下颈椎三柱损伤后单独经关节螺钉固定(TAS)、经关节钉棒系统同定(TRS)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LRS)的三维稳定性。方法:12具新鲜颈椎标本.制成C4/5、C5/6节段三柱损伤模型,分别进行单独经关节螺钉(TAS组)、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TRS组)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LRS组)三种方法固定,在非限制性和非破坏性的实验条件下测试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运动状态的稳定性。结果:TAS组和TRS组在各方向的运动范同(ROM)和中性区(NZ)的均数均显著小于完整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前屈、后伸、侧弯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S组在旋转运动中的ROM和NZ与完整标本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TRS在各个方向稳定性明显优于LRS组(P〈0.05)。TRS在前屈运动中的ROM和NZ与TAS组比较有所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伸、侧弯和旋转运动中,TRS组稳定性明显优于TA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颈椎三柱损伤选择经关节固定技术时以钉棒形式同定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使用腘绳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部分重建、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的疗效差异。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56例ACL重建病例,其中部分重建11例,单束重建25例,双束重建20例。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sholm评分以及常规KT-2000和后推KT-2000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84±5.03个月(13~22个月)。对三组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的配对t检验显示,术后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后推法KT-2000测量显示,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获得更好的膝关节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组膝关节的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组。但常规KT-2000测量无法辨别三种术式之间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结论 ACL双束重建可以比单束重建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ACL部分重建的临床效果优于单束重建和双束重建;后推KT-2000测量在ACL双束重建和部分重建的术后稳定性评估上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109.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棒,运用“弓弦原理”,采用CD旋棒技术恢复颈椎的序列,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7个月,平均11.6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除5例A级、2例B级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8级,其中5例患者达到E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完全恢复颈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内镜下经后路颈椎椎板开窗髓核除术从传统的侧后入路颈椎间盘手术发展而来,可避免后路手术需要提供足够视野的长切口和广泛剥离脊柱旁肌肉组织的弊端,同时可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解除神经根受压。本就近几年脊柱内镜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