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77篇
  免费   1550篇
  国内免费   1920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972篇
口腔科学   5074篇
临床医学   5886篇
内科学   828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548篇
特种医学   17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054篇
综合类   14617篇
预防医学   2368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5875篇
  108篇
中国医学   4815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935篇
  2022年   788篇
  2021年   1068篇
  2020年   1224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1100篇
  2016年   1339篇
  2015年   1606篇
  2014年   2686篇
  2013年   2795篇
  2012年   3432篇
  2011年   3771篇
  2010年   3465篇
  2009年   3313篇
  2008年   3321篇
  2007年   3171篇
  2006年   2702篇
  2005年   2761篇
  2004年   2451篇
  2003年   2229篇
  2002年   1607篇
  2001年   1299篇
  2000年   920篇
  1999年   741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568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01.
目的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人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一颈椎标本,采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采用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可视化、个体化的虚拟置钉路径,反复虚拟演示验证钉道安全后,导向弓把持下置人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16个枢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横突孔突破)1个,失败率为6.25%。结论目标椎弓根的容积三维重建、置钉路径可视化设计和虚拟演示,使操作过程简单、直观而精确,不需要线形和角性参数的测量;加上导向抓持装置提供的稳定性,使该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钛合金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方法]对6例行颈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MRI检查,所用MRI为1.0 T及1.5 T的超导MRI系统,患者均进行矢状位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加权像(T1WI)和TSE T2加权像(T2WI)以及轴位的TSET1加权像扫描,然后对术后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特点及其对椎管内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MRI伪影的大小为内固定大小的2~3倍,基本能够辨认出原来内固定物的形状,钛合金内固定植入物本身在T1和T2加权上都表现为低信号,其边缘在T1和T2加权上都有明确分界线的高信号区。在矢状面T1和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上均可清晰显示脊髓和椎管内的结构。后路系统的连接棒伪影较小,只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对术后图像观察的影响较小。椎板钩的伪影较大,会影响对椎板附近结构的观察,特别是伸入椎管内的部分会影响对脊髓后部的观察。椎弓根螺钉钉尾部伪影较大,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正确植入的颈椎弓根螺钉伪影也较大,主要会影响对邻近部位椎管侧方、椎动脉、椎间孔、脊神经和后外侧突出的椎间盘等结构的观察。[结论]颈椎后路脊柱钛合金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应该尽量选择快速自选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当使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时,应尽量减少TE。医生在分析术后MRI图像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对图像的影响,以去伪存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相似文献   
104.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指发生在硬脊膜或邻近区域的异常动静脉分流。虽然该病多数被认为与外伤、炎性反应、感染或压迫有关,属后天性疾病,但目前临床上遇到的绝大多数病例中很难确定其真正原因,文献中能确定原因的病例报告也极少。笔者在2006年6月诊治了1例在椎板减压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于术后8个月在原手术区域出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2例颈椎肿瘤全脊柱切除脊柱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生于颈椎的肿瘤,易造成颈髓或神经根损害,并危及患者生命,-经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由于颈椎位置深在,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解剖结构复杂,全脊椎切除手术出血多,易损伤脊髓,手术难度高.  相似文献   
106.
桩冠修复致患牙根折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桩冠修复中如何长期保存患牙和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非常重要,不仅要考虑如何增加桩核的固位力,更应关注如何保护患牙,尽可能保留天然牙,达到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本文就桩冠根折的发生率、影响患牙根折的因素等作一综述,为临床桩冠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探讨根管治疗的疗效,笔者将228例根管治疗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对319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采取根管超充填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对根尖密度影较大的患牙,采用比塔派克斯根管充填剂超充;根尖密度影较小的患牙采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稍超充填。结果:治疗的319颗患牙,有效311颗,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采取超充填治疗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缩短疗程,促进患牙愈合。  相似文献   
109.
颈椎骨折合并瘫痪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波  李康华 《广西医学》2005,27(3):360-361
目的 观察颈椎骨折并截瘫病人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人早期行手术减压内固定。结果 14例病人获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恢复,内固定确实可靠,未发现松脱与断裂现象,植骨融合满意。结论 早期前路手术减压彻底,疗效满意,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内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0.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军舰  周宁  金立国  程小宾 《人民军医》2006,49(11):639-640
自2000年8月以来,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3例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3~65岁,平均5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例,跌倒20例,坠床1例。顺粗隆间骨折14例,逆粗隆间9例。入院后均行胫骨结节牵引,伤后至手术时间3~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