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11篇
  免费   3054篇
  国内免费   4318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362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4585篇
口腔科学   944篇
临床医学   12128篇
内科学   3105篇
皮肤病学   238篇
神经病学   1793篇
特种医学   23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807篇
综合类   20816篇
预防医学   3602篇
眼科学   585篇
药学   7013篇
  103篇
中国医学   13012篇
肿瘤学   831篇
  2024年   554篇
  2023年   1601篇
  2022年   1427篇
  2021年   1865篇
  2020年   1932篇
  2019年   1923篇
  2018年   878篇
  2017年   1668篇
  2016年   1968篇
  2015年   2359篇
  2014年   4191篇
  2013年   4164篇
  2012年   5443篇
  2011年   6328篇
  2010年   5203篇
  2009年   4799篇
  2008年   5087篇
  2007年   4508篇
  2006年   3762篇
  2005年   3823篇
  2004年   3308篇
  2003年   2921篇
  2002年   2589篇
  2001年   2144篇
  2000年   1683篇
  1999年   1429篇
  1998年   1113篇
  1997年   898篇
  1996年   814篇
  1995年   652篇
  1994年   471篇
  1993年   287篇
  1992年   26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正>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倒在地上或者更低的平面上[1]。美国卫生健康与质量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100万住院患者会发生跌倒,且30%~51%的跌倒会使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医院各类评审标准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国医院协会安全目标》、《JCI医院评审标准》等,都把跌倒管理作为患者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3-5]。因此,预防跌倒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1~72岁,中位数54岁。病变节段L4~519例、L_5S_111例。病程3个月至7年,中位数4年。比较手术前后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切口长度(0.48±0.12)cm,手术时间(61.32±6.78)min,术中失血量(47.83±12.41)mL。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加强换药后切口乙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46个月,中位数12个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腰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23±1.27)分,(1.02±0.24)分,(0.65±0.12)分,F=17.832,P=0.000;(45.37±4.35)分,(15.42±2.87)分,(7.76±1.19)分,F=29.931,P=0.000];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腰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0,P=0.000),术后3个月的腰部疼痛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00);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00,P=0.000),术后3个月的ODI评分较术后1个月降低(P=0.000)。术后3个月SF-36量表评分中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增高[(58.37±7.16)分,(71.28±5.25)分,t=7.964,P=0.000;(56.42±4.79)分,(73.14±6.28)分,t=11.595,P=0.000;(56.57±7.19)分,(76.19±4.35)分,t=12.788,P=0.000;(64.39±7.14)分,(78.91±5.64)分,t=8.741,P=0.000;(65.73±8.29)分,(76.54±6.58)分,t=5.594,P=0.000;(60.12±4.64)分,(69.83±6.57)分,t=6.612,P=0.000;(54.62±6.56)分,(67.28±5.87)分,t=7.877,P=0.000;(58.28±8.19)分,(70.85±5.45)分,t=6.998,P=0.000]。结论: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6-06,于我院接受TESSYS手术的339例LDH患者,术后均行腰椎CT及三维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将之分为三组:少量磨削组278例,中量磨削组49例,大量磨削组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腰椎不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中度和重度磨除组术后2年VAS评分1年3个月,术后2年的JOA评分1年3个月(P0.05)。此外,术后1、2年,大量磨削组的VAS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大量磨削组的JOA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磨削组的总有效率(92.1%)中量磨削组(75.5%)少量磨削组(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发生率相比,大量磨削组(66.7%)中量磨削组(34.7%)少量磨削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SSYS手术中进行椎间孔成形操作时,对上关节突进行轻度磨削不会对其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但随着磨削程度的增加,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对其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改良新的治疗巾折叠方法,即“扇形折叠”,同时将铺盘方法进行改良,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48.
屈涛  张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9):98-99,10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LDH椎间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Oswestry腰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评分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法(JOA)评分;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随访3、6、12个月后的复发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ODI评分、JOA评分、TNF-α、IL-6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第3、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 5%,高于对照组的77.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LDH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9.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