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845篇
  免费   9442篇
  国内免费   3923篇
耳鼻咽喉   691篇
儿科学   820篇
妇产科学   1242篇
基础医学   3869篇
口腔科学   1225篇
临床医学   29110篇
内科学   8791篇
皮肤病学   1408篇
神经病学   1516篇
特种医学   44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7篇
外科学   11589篇
综合类   70063篇
预防医学   27027篇
眼科学   1766篇
药学   29023篇
  292篇
中国医学   88096篇
肿瘤学   2106篇
  2024年   1264篇
  2023年   4162篇
  2022年   3395篇
  2021年   4561篇
  2020年   4273篇
  2019年   3934篇
  2018年   1808篇
  2017年   3970篇
  2016年   4667篇
  2015年   5786篇
  2014年   13374篇
  2013年   11862篇
  2012年   16789篇
  2011年   17567篇
  2010年   17024篇
  2009年   16198篇
  2008年   28136篇
  2007年   18611篇
  2006年   13888篇
  2005年   17881篇
  2004年   14904篇
  2003年   12255篇
  2002年   10667篇
  2001年   7161篇
  2000年   4430篇
  1999年   3707篇
  1998年   2861篇
  1997年   3118篇
  1996年   2542篇
  1995年   2263篇
  1994年   1901篇
  1993年   1209篇
  1992年   1053篇
  1991年   1130篇
  1990年   1542篇
  1989年   1310篇
  1988年   591篇
  1987年   416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176篇
  1984年   151篇
  1983年   117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8篇
  1958年   67篇
  1957年   28篇
  1956年   31篇
  1955年   13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8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时其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实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医院传统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需要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只有在加快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并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方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医院档案管理纳入新的工作方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5.
苏润 《大家健康》2015,(3):151-152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方法、效果以及后期处理。方法:选取80例老年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患者麻醉的特点及方式。结果:80例临床患者中有46例进行了全身麻醉,34例进行了局部麻醉。其中25例患者在临床麻醉中血压升高,7例患者频发室性早搏。结论:术前做好麻醉准备,术中采用正当的麻醉方式,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有效提升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6.
对于医疗设备来说,其临床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医疗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也与医院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大部分医院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医疗设备养护方式,导致医疗设备的维护缺乏科学性,从而增加了医疗设备故障的发生率,并且也影响了实际应用的效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发生医疗事故。基于此,该文主要对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的重要性与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医疗设备的性能得到最优化的体现,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医疗服务的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7.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以"坐骨神经痛"为例,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2016—2017年病案首页中相关病例1126例,与"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相关章节进行辨证分型比对,发现二者不符。列举《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TCD)中与"太阳经病"相关的病、证名称,说明目前病案采用的TCD诊断系统偏离针灸临床经络证治的重要特点,不能满足针灸临床实践需要。建议在TCD中加入十二经病、十二经筋病、十五络脉病、奇经八脉病病名,以利于针灸临床诊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痊愈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而对照组仅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突出,可缓解背部疼痛、恢复功能活动,并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虚实结合挂线法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行肛瘘手术的7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方法,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实挂线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程度及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创面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肛门功能正常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法对复杂性肛瘘进行治疗,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