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02篇
  免费   2910篇
  国内免费   1910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413篇
妇产科学   663篇
基础医学   3017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11773篇
内科学   6857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3182篇
特种医学   58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7549篇
综合类   21732篇
预防医学   3360篇
眼科学   547篇
药学   7970篇
  119篇
中国医学   4012篇
肿瘤学   1909篇
  2024年   328篇
  2023年   1362篇
  2022年   1185篇
  2021年   1633篇
  2020年   1572篇
  2019年   1680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1514篇
  2016年   1692篇
  2015年   2019篇
  2014年   3326篇
  2013年   3446篇
  2012年   4479篇
  2011年   4734篇
  2010年   4392篇
  2009年   4151篇
  2008年   4982篇
  2007年   4723篇
  2006年   4222篇
  2005年   4318篇
  2004年   3300篇
  2003年   3135篇
  2002年   2675篇
  2001年   2355篇
  2000年   1731篇
  1999年   1508篇
  1998年   1383篇
  1997年   1161篇
  1996年   1179篇
  1995年   1043篇
  1994年   895篇
  1993年   594篇
  1992年   511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胃镜及超声检查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及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脾厚度等指标均改善。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血栓形成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性疾病,其预后与治疗时机、方法密切相关。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具有快捷、准确和安全的特点,疗效显著。介入溶栓再通技术,能够缩短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脑的正常功能。我科自2005年7月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引进rtPA动脉溶栓治疗术,已成功为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溶栓治疗,再通率达95.2%,分析此项高新技术成功实施与护理配合得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对于上肢前臂手术中,我们通常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以达到完善的区域麻醉效果。传统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我们都是采用针刺法在腋动脉搏动周围寻获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的搏动来确定针已进入鞘内,此时病人若有异感可更明确。该方法优点是所需器材简单;但由于该方法属于盲探性的穿刺,在病人具有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并不能确保鞘膜的落空感和穿刺针搏动的完全寻获;而要寻获异感以确保穿刺针位置的准确又需要病人的准确配合。这些都影响了该方法的穿刺容易度和准确性,从而导致了该方法麻醉效果的不确定性。而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将穿刺针最大限度的接近臂丛神经的神经刺激仪法则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针刺法的局限性,显示出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操作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用手术方法重建自流通道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术前动脉造影和超声检查对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动脉壁裂口较小的行单纯动脉壁修补术,纵行伤口少于管壁周径二分之一行补片移植修补术。严重挫裂伤和撕裂伤行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术,分支动脉、终末支动脉假性动脉瘤单纯缝扎和结扎术。结果:本组病理随访4~60个月,平均26个月。疗效良好者9例,都已恢复正常的活动和工作能力,仅1例动脉假性动脉瘤压迫引起神经麻痹,手术后24个月仍未恢复,所有患者均未见远端组织动脉血供不足现象,无局部复发。结论:假性动脉瘤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术中有效地控制血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本院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同时采用卒中登记方法收集的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58例患者中并发脑出血6例(10.3%),其中症状性脑出血2例(3.4%)。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分别死亡2例(3.4%)、4例(6.8%)和5例(9.3%)。3个月末和6个月未残疾或死亡例数分别为13例(22.4%)和9例(16.7%)。结论对选择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6.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近30年来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相应的护理技术在过去近10年里有着明显的改进。本文以穿刺股动脉途径为重点综述国外PTCA术后留置动脉鞘管的护理进展:动脉外鞘管拔除责任者、拔除时间、拔管后局部压迫方法等内容,旨在提升PTCA术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7.
鼻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轻者涕中或咯痰中带血,重者流血不止,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2001~2002年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52名,以秋冬两季居多,与气候干燥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上者约占71%,同时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约占30.5%。收住院后针对出血部位及病因行前鼻孔填塞术、后鼻孔填塞术、鼻腔烧烙术、鼻腔血管瘤刮除术以及颈外动脉结扎术等治疗方法。根据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8.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月间,使用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18-75岁(平均48岁)。根据AO分型:A型3例,B型10例,C型4例。结果经14-25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17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35°-180°(平均174°),后伸20°-40°(平均38°),外展70°-90°(平均87°);肘关节前屈115°-135°(平均133°),后伸-10°-0°(平均-1°);手臂肩残疾问卷表(DASH)评分6-44分(平均11分)。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1例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退;另有1例出现明显的肩肘关节功能障碍。无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结论LCP经肱骨前侧入路微创穿皮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固定,骨折愈合率较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更适合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性,38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4年,近3年间断下肢浮肿。于2002年5月20日因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出现发热、左上腹痛,持续三周后渐消失。2002年8月上旬又感左上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有左则胸闷,发热,最高体温39℃,于2002年9月13日再次入院。以往有糖尿病史半年。体检:体温38.6℃,神志清,  相似文献   
90.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