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4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703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625篇
口腔科学   97篇
临床医学   3252篇
内科学   720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6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404篇
综合类   5101篇
预防医学   269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994篇
  31篇
中国医学   4544篇
肿瘤学   92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723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727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627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22篇
  2015年   645篇
  2014年   1191篇
  2013年   1108篇
  2012年   1364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392篇
  2009年   1371篇
  2008年   1603篇
  2007年   1252篇
  2006年   1159篇
  2005年   1111篇
  2004年   810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3年12月,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RockwoodⅢ型8例,Ⅳ型2例,Ⅴ型2例;脱位距就诊时间为2 h~5 d,平均2.5 d。结果术后10例获得3个月~2年随访,2例失访。术后肩锁关节位置恢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范围达160°~170°,2例在举重物时肩锁关节有轻度的疼痛,1例肩关节外展80°时肩锁关节开始疼痛,患侧上肢肌力较健侧稍减弱。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定为86~96分,平均92分。结论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位置和微动特性,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42.
姜东  刘义超  姜锋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111-2111
根据重症肩关节周围炎多有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的特点,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以达到感觉神经阻滞,局部止痛;运动神经阻滞,达到肌肉松弛;交感神经阻滞,健肩关节区城血管扩张,以清除局部的致痛物质。良好的阻滞效果是手法治疗重症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松解成功的关键。在无痛和肌肉松弛的情况下,按肩关节生理功能进行松解,有即刻恢复功能之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上肢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锁骨钩状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的临床应用;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Herbert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及文献复习;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及并发症探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17&;#177;11),外展(0&;#177;11)ms,后伸(4&;#177;16)ms]与最长肌[前屈(-2&;#177;13)ms,外展(13&;#177;14)ms,后伸(22&;#177;14)ms,腰髂肋肌[前屈(1&;#177;12)ms,外展(12&;#177;10)ms,后伸(23&;#177;10)ms]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三维骨建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韧带平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6月,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在Ceravision无需影像资料的三维骨建模系统导航监控下,辅助完成TKA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64~79岁,平均72.4岁。其中2例既往行胫骨近端截骨术,1例行股骨远端截骨术。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术前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内翻13°~外翻13°,平均2.36°;膝关节X线正位片测量,应力下内翻平均8.47°(内翻2°~内翻20°),应力下外翻平均3.63°(内翻7°~外翻12°)。结果术中导航系统测量,额面内翻12°~外翻10°,平均3.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面应力下内翻平均6.47°(内翻0°~内翻24°),应力下外翻平均4.32°(内翻8°~外翻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导航系统测得膝内外翻平均0.175°(内翻2°~外翻3°),而术后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平均0.3°(内翻3.5°~外翻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05~130°,平均115°,膝关节额面松弛度0.2~0.5cm,平均0.27cm。人工膝关节胫、股骨假体取得满意的对位置入和韧带平衡,无关节失稳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Ceravision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定位、优化截骨,并通过旋转对位和韧带松解获得伸屈膝关节等距间隙与韧带平衡稳定的作用,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可在TKA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6.
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4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 995年 3月以来共收治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 48例 ,应用改良喙突移位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中 ,男 3 0例 ,女 1 8例 ;左肩 2 8例 ,右肩 2 0例 ,年龄 1 8~ 60岁 ,平均3 9岁。陈旧性脱位 6例 ,新鲜脱位 42例。2 治疗方法 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 ,患肩略垫高 ,经肩峰、喙突前方弧形切口。首先暴露肩锁关节 ,清除关节内破碎的软骨盘及软骨面组织 ,游离锁骨远端并切除 0 .5~ 1 .0 cm,锁骨远端修整为圆形 ,然后将三角肌前部纤维切开并向外翻起 (注意勿损伤头静脉 ) ,显露喙突及附着其上的喙肱…  相似文献   
47.
肩锁关节脱位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损伤,按Allman分类Ⅰ-Ⅱ度损伤可选择保守治疗,Ⅲ度损伤均选用手术疗法。自1995年9月-2004年2月共治疗58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共计选择4种内固定方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漏肩风又称“肩凝症”、“浆结肩” ,俗称“五十肩” ,是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重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证。本病多发于中老年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近代西医学称本病为肩关节周围炎。我们近年来采用锋勾针经筋刺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漏肩风与传统的毫针循经取穴刺法进行疗效比较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0 0例均来自门诊 ,其中男性 84例 ,女性 116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 8岁 ;病程 6个月以内 84例 ,6个月~ 12个月 88例 ,1年以上 2 8例 ;病位左侧 80例 ,右侧 92例 ,双侧2 8例 ;伴有颈…  相似文献   
49.
邓自华 《现代医院》2006,6(11):89-91
为有效实施和执行转型期医院发展战略,使用平衡记分卡、战略地图和管理战略。平衡记分卡、战略地图采用逻辑性图示结构和执行语言直观形象地描述发展战略,并强调因果关系链和协调一致性,隐含刨根究底、循本溯源的执行思维。运用它可实现有效战略沟通,帮助组织和员工理解他们在战略执行中的角色和作用,使思想和行动与战略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战略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50.
我们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已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均存在显著的染色体不平衡。本研究以染色体缺失率较高的16p为研究对象,构建其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mzygosity,LOH)图谱,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鼻咽癌转移相关抑癌基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