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97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211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199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9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323篇
综合类   5661篇
预防医学   847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914篇
  27篇
中国医学   2369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145篇
  2013年   1239篇
  2012年   1502篇
  2011年   1740篇
  2010年   1573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403篇
  2007年   1204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1101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自拟中药方贴敷治疗股骨头坏死,效果颇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2009年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172例,平均年龄73.9岁(71~89岁)。骨折类型:头下型80例,经颈型42例,头颈型50例。Garden分型:Ⅲ型者88例,Ⅳ型者80例。均髋部骨质疏松较重。根据Harris评分标准判定其疗效。结果本组中50例术后2~5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末次随访获得122例,平均随访时间3.2年(1~8年),术后无伤口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7分,优良率为88.5%。发生股骨柄松动下沉14髋(11.5%),髋臼磨损18髋(14.8%),下沉和髋臼磨损的程度不严重,疼痛不重,均不需手术翻修。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是治疗高龄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股骨头骨骺坏死的临床方法、适应症和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股骨头骨骺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回归性采集2004—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住院股骨头骨骺坏死病例30例(31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4岁,平均7岁。采用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治疗前、后髋关节影像学资料及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病例中,患儿的头骺高度明显增加,有的恢复同心圆,优良率85.7%。结论:中药多途径用药治疗股骨头骨骺坏死能改善患者疼痛,跛行,恢复髋关节功能以及X线表现,该疗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鏊。  相似文献   
54.
我院自1996年至今应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共66例,其中30例患单侧股骨头无菌坏死,行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36例患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该36例一侧行手术治疗,另一侧行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适用于Ⅰ-Ⅱ期及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Ⅲ~Ⅳ期患者,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疗效满意。本治疗方法具有疏通已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内血管,改善静脉回流,改善和增加股骨头坏死区周围及髋部各组织的血液循环,保护局部血管内皮,促进内皮细胞的再生修复作用,且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微损、容易操作,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5.
同种异体骨支撑架微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改良髓芯减压术结合同种异体骨支撑架加自体骨和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探索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1月~2005年4月,23例24个髋关节采用经大转子下通过股骨颈钻隧道至股骨头骨坏死区,将装有自体松质骨和DBM的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经隧道拧入骨坏死区直至软骨下骨约5mm处,隧道远端用自体髂骨填塞。观察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变化、x线影像学表现及是否需进一步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12—27)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最终评价依据。Harris评分,术前优良率为43.5%(10/23)。术后优良率为91.3%(21/23)。22侧髋关节影像学表现保持稳定,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同种异体骨支撑架植入结合自体松质骨和DBM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机械支撑,成骨作用强,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与重建,同时,不破坏患者股骨头本身的血液供应,创伤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估分别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似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及钛捆绑带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各9例。将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相应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钛捆绑带方法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P〈0.05);术后活动时间硬骨折愈合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尽管钛捆绑带在某些方面优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两种固定方法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疔均有效可行.可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要求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应当是综合性的,根据病理阶段的变化不同,采取相应措施。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精神调控法,心理开导,笑中获益;运动疗法,训练髋股肌松弛;借助牵引缓解髋关节囊内压力;双拐助动,减轻负重,包容再建恢复髋关节的功能;中药应用,祛瘀生新,达到股骨头修复治愈。结果本组150例,通过2年半的随访,总结临床疗效,优良率94%;X射线片疗效评价优良率92%。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满意。疗期平均12个月。  相似文献   
58.
我院已对80岁以上30例髋部骨折病人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现将我们的一些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问题。方法:86例共102个关节,病侧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后即行股骨头供血动脉灌注中西药物扩血管及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疼痛消失或缓解92.16%(94/102),疼痛缓解不明显7.84%(8/102),再次介入治疗后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供血小动脉增粗、增多、分布区延长,特别是1~2期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43/57)。结论: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后即行动脉内灌注中西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疗效肯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刘仕英  王信  童宝龙 《脊柱外科杂志》2007,5(5):305-305,307
胸椎体是椎体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目前对此部位椎体转移瘤尚缺乏统一的临床分级治疗选择及手术策略。本组为2004年7月~2007年1月胸椎体转移瘤患者23例,采用后路椎体切除、骨水泥植入、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46~67岁,平均62岁;病程为3~6个月,平均4个月。主要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有胸椎部疼痛症状,夜间疼痛加重;4例患者有肋间神经痛;13例患者有双下肢沉重感,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步态不稳;6例患者出现双下肢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发生截瘫。按Frankel分级,A级4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