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58篇
  免费   3484篇
  国内免费   3338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353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2511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9661篇
内科学   7975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1213篇
特种医学   19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7344篇
综合类   20511篇
预防医学   4352篇
眼科学   408篇
药学   9071篇
  86篇
中国医学   9512篇
肿瘤学   772篇
  2024年   515篇
  2023年   1755篇
  2022年   1539篇
  2021年   1752篇
  2020年   1507篇
  2019年   1655篇
  2018年   884篇
  2017年   1469篇
  2016年   1680篇
  2015年   2124篇
  2014年   3396篇
  2013年   3348篇
  2012年   4437篇
  2011年   4971篇
  2010年   4445篇
  2009年   4401篇
  2008年   4834篇
  2007年   4464篇
  2006年   4116篇
  2005年   4236篇
  2004年   3365篇
  2003年   2991篇
  2002年   2387篇
  2001年   2083篇
  2000年   1739篇
  1999年   1302篇
  1998年   1148篇
  1997年   981篇
  1996年   888篇
  1995年   698篇
  1994年   618篇
  1993年   421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58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活血化瘀为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拟活血理肠汤(当归、红花、三七、败酱草、黄连、木香、白芨、 甘草)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湿热蕴结、肝旺脾虚、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型的不同,辩证加减药物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64例,结果:疗程最短的1月,最长的3月,平均治疗时间40.3d。治愈36例,好转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  相似文献   
102.
肠外营养制剂中氨基酸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研究发展中,几乎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像临床营养这样取得如此巨大和有价值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氨基酸溶液.氨基酸是全肠外营养(TPN)的基石(building blocks),其作用是维持细胞结构,产生消化酶、激素和血浆蛋白.  相似文献   
103.
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肠瘘患者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收治的使用腔静脉导管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肠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肠瘘患者,共进行了358次腔静脉置管,腔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的有88次(24.6%),腔静脉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6.9±13.0)d。88次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尖端共培养出95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6.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5株,占36.8%;真菌6株,占6.4%。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临床表现,有16例患者更换了抗生素,4例改用抗真菌药物,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肠瘘患者,腔静脉感染仍是实施静脉营养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04.
抑肽酶预处理防护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东  陶国才  李昆 《重庆医学》2002,31(8):709-710
目的 探讨抑肽酶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抑肽酶预处理和生理盐水预处理两组,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及抑肽酶预处理的影响。结果 拟肽酶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较生理盐水预处理组轻。结论 抑肽酶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大鼠门静脉转流下耐受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评估在排除门静脉淤血条件下动物耐受人肝血硫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利用大鼠肝脏及肝蒂分支分叶的解剖特点,阻断肝左,中和右叶肝蒂,以尾叶静脉系统作为阻断入肝血流期间门静脉血液的流出道,肝脏复流后切除尾叶,在这一模型上,以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动物7d存活率,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的严重诬蔑工及可逆性来推断动物耐受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结果 门静脉转流下阻断入肝血流90min以内,术后7d动物全部存活,其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以肝窦淤血和肝细胞变性等可逆性病变为主,而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可得以代偿和恢复,阻断入肝血流100、110、120min后动物7d存活率分别为50%,30%和20%,肝脏缺血120min后肝脏缺血-再灌流损害则以大量肝组织坏死为显特性,其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陷入失代偿状态。结论 大鼠在门静脉轻流时对常温下持续入肝血流阻断的耐受性显增强。其安全时限是90min。  相似文献   
106.
高压氧治疗肠激惹综合症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雅杰 《海南医学》2002,13(3):48-49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肠激惹综合征22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男性7例,妇性1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4.2岁,对照组22例,男性5例,女性1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9.8岁。对照组给予暗示疗法、口服谷维素及对症治疗,腹痛者给予抗胆碱能药物;便物者给予镇静脉,必要时给予也果糖口服;腹泻者给予镇静剂,必要时给予易蒙停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压力1.5Mpa, 每日一次,每次1小时,10次为1个疗程,1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22例中,治愈19例,治愈率为86.4%(19/22),好转2例,好转率0.91%(2/22),无效1例,无效率0.45%(1/22),对照组22例中,治愈13例,治愈率59.1%(13/22),好转3例,好转率13.6%(3/22),无效6例,无效率27.3%(6/22)。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肠激惹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创伤后多器官衰竭患者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充谷氨酰胺(Gln)的肠外营养在严重创伤后多器官衰竭(MOF)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MOF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Gln组给予Gln1.5ml/kg联合常规治疗[热量104~125kJ/(kg·d),其中脂肪供热40%,氮供给量为0.2~0.25g/(kg·d)的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连续7d。对照分析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并发症及临床结果。结果所有患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免疫指标(IgG、IgA、IgM)明显减低,处于负氮平衡。第8天时,Gln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负氮平衡得到纠正(P<0.05),而对照组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5),仍处于负氮平衡(P>0.05)。Gln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仅IgG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14例(46.7%)出现了血清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和血糖的升高,而Gln组仅4例(13.3%)增高(P<0.05),至14d时对照组病死率为36.7%,而Gln组仅为1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Gln的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纠正MOF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纠正负氮平衡,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8.
从抗氧化角度探讨了四君子汤抗氧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显著提高缺彬再灌损伤大鼠脑、血清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在体外实验中,明显抑制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作用。结论是四君子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健脾化痰抗氧化理论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小肠内镜检查(胶囊内镜和双囊内镜)现已逐渐普及应用。日本《大肠癌诊治规约》中,已将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标准按RomeⅢ标准进行修订。采用NBI、AFI和IRI等特殊光的内镜装置中NBI已经上市。内镜治疗适应证显示出扩大趋势。ESD已逐渐引入大肠疾病的治疗。研发出用于大肠的胶囊内镜在欧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关于炎症性肠疾病及大肠癌的化学疗法,已有报道称分子靶向药有效。  相似文献   
110.
西洛他唑治疗脑动脉硬化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30例均符合脑动脉硬化的诊断,均为男性,年龄65~80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人院时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所有患者人院后未接受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肝素等影响凝血的药物治疗,给予西络他唑片lOOmg2次/d口服,15d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痛头晕消失,记忆力和睡眠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切变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