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8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49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6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对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含量测定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人工合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乳酸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霉素聚乳酸微球,用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药物含量和体外释药量.结果:所制备的阿霉素聚乳酸微球外形圆整,算术平均球径为55.2 μm,载药量为30.21 μg*mg-1,12 h体外累积释药量36%.结论:聚乳酸微球具有很好的控释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2.
李龙梅 《中国临床康复》2012,(43):8139-8143
背景:高科技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肌腱粘连功能。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材料预防运动损伤修复后肌腱和腱鞘之间粘连的效果,寻找适合生物材料。方法:以“生物材料,运动,肌腱损伤、预防粘连”为中文关键词,以“biological material,spots,tendoninjury.antistick”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1年3月相关文章。结果与结论:几丁糖、壳聚糖/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乳化膜、透明质酸钠等高分子化合物胶体及药物薄膜等新型生物材料可有效预防运动肌腱损伤导致的肌腱粘连,各种材料均由优缺点,科学合理的综合运用多种药物或高科技生物材料预防肌腱损伤后粘连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中南药学》2014,(12):1187-1189
目的制备和评价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的生物可降解型载基因纳米粒子(NPs/p DNA),用于肺部靶向基因治疗。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NPs/p DNA,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性质及其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毒性和基因转染特性。结果 NPs/p DNA的评价粒径为178.1 nm,ze ta电位+18.3 m V,基因荷载率为90%。72 h后在AM中的基因转染效率比不含载体的基因转染率高40%。结论本文制备的NPs/p DNA可以有效的将基因传送到肺部细胞,从而有希望实现肺部疾病的基因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54.
6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杨亚冬(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8C33025)推荐理由:目前壳聚糖微球应用广泛,大多数研究者把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包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或某种疾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栓塞治疗兔VX2移植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VX2瘤粒直接种植于新西兰大白兔左肝内2周,CT证实已成功接种VX2的荷瘤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经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分别给予不同处理:青蒿琥酯聚乳酸微球(ART-PLA-MS)组,注入ART-PLA-MS 76.0 mg·kg-1;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溶液组,注入ART溶液23.4 mg·kg-1;空白微球组,注入空白聚乳酸微球52.6 mg·kg-1;空白对照组,注入2 mL复方泛影葡胺溶液。每天观察动物生长情况,术后2周处死动物,测量肿瘤体积、坏死区面积,计算肿瘤生长率、坏死率;实验兔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经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及肌酐(Cr)值,评价肝肾功能情况。结果 术前1 d 4组动物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与其他3组比较,ART-PLA-MS组肿瘤体积、肿瘤生长率和肿瘤坏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空白微球组肿瘤体积和坏死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生长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LT溶液组比较,空白微球组肿瘤坏死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体积和生长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LT溶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4组ALT、AST、BUN及Cr值值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3 d,ART-PLA-MS组、ALT溶液组和空白微球组ALT、AST、BUN及Cr值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7 d,各组肝肾功能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ART-PLA-MS经肝动脉栓塞对兔VX2肝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三维多孔支架材料聚乳酸/纳米羟基磷灰石(PLLA/n-HA)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细胞培养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PLLA/n-HA复合支架上,体外共同培养后,CCK-8法检测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荧光倒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LLA/n-HA复合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细胞粘附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复合支架材料上细胞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到细胞在复合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大量黏附、生长,并且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材料表面的细胞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结论三维多孔支架材料PLLA/n-HA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可望成为一种性能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特性。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测定粒径大小,透射电镜表征表面形态,HPLC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结果紫杉醇聚乳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230.00±1.08)nm,包封率为(93.57±0.50)%,载药量为(3.01±0.03)μg/mg。结论该方法制备紫杉醇纳米粒工艺简单,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以聚己内酯/外消旋聚乳酸(PCL/PDLLA)为载体材料,制作安全有效的载有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缓释系统,评价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电纺丝方法制作SN-38-PCL/PDLLA纺丝膜,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及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SN-38在载药聚合物纤维中的状态;采用接触角测量评价载药纤维的亲疏水性;在体外观察不同材料纤维的药物释放速率及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载药纺丝膜形态均一,在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能力,由于载药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释放时间。其中2%载药的静电纺丝膜表现出稳定、持续的抗肿瘤活性,突释不明显。结论应用PCL/PDLLA制备搭载SN-38的缓释系统是可行的,适当提高载药量可以增加药物释放时间。  相似文献   
59.
《中国药房》2015,(13):1834-1836
目的:以伊文思蓝为被包封物制备聚乳酸(LA)-羟基乙酸(GA)-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E)多孔载药微球,并研究超声波对药物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以LA-GA-PEG(63.00∶27.50∶9.50,m/m/m)为原料制备PLGE;以二氯甲烷为有机相,采用复乳法制备PLGE包封的伊文思蓝多孔载药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载药微球的形态进行观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伊文思蓝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低频率(20 k Hz,40 W)超声波对其药物累积释放度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多孔载药微球成球规整,彼此不粘连,表面孔隙均匀,载药量为0.38%,包封率为89.92%;15 min时的累积释放度在超声和未超声条件下分别为2.76、0.91μg/mg。结论:PLGE可用作微球药物的载体,低频率超声波可促进微球内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制备关节腔注射用氟比洛芬(FP)缓释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特性,UV法测定FP的含量。结果正交试验表明,PLGA的浓度是影响微球包封率的非常显著性因素。微球粒径范围为1.5~24.3μm,平均粒径为10.6μm,载药量为7.1%(W/W),包封率为92.7%,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本法制备的FP微球粒径大小适宜,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符合关节腔注射给药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