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8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31篇
综合类   494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6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以二甲苯-甲醛树脂、二元或多元醇与不饱和酸反应制成树脂,再以苯乙烯作交联剂而制成的产物。它们是一个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系列,以低粘度、低收缩,耐酸碱和优良高频绝缘性能为特点。本文侧重研究二甲苯甲醛树脂、双键和酯键含量对  相似文献   
12.
赵东旭  封兴华  吴红  胡彬  孙健壮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5):511-513,i0003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PLGA微球对创面瘢痕愈合中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研究局部应用曲安奈德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3组共24只兔的上腭部创面模型,分别应用曲安奈德PLGA微球以及曲安奈德悬浊液,在瘢痕形成不同时间后切取瘢痕标本进行HE、VG染色及酶组织化学染色并电镜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来分析曲安奈德不同给药途径的差异。结果:三组兔上腭创面愈合时间不同,表面颜色、质地不一样。电镜、常规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皆说明曲安奈德PLGA微球有明显的瘢痕抑制作用,且效果高于曲安奈德悬浊液。结论:曲安奈德PLGA微球能抑制瘢痕的增殖过程,使瘢痕组织纤维化过程明显减轻。合并手术一次性给药治疗瘢痕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4.
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峰  李开南 《四川医学》2004,25(6):713-715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科学家纷纷探索开发可降解材料的医学应用,因为可降解材料有良好的组织相溶性,并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植物,因此随着这项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展开,已经逐渐成为骨科医生和生物材料人员关注的热点。Tormala和Kokkanen首先将可吸收材料应用于临床。现在世界各国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聚乙烯醇(PVA)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对水热反应法合成的超细羟基磷灰石(HAP)进行表面改性,用溶液分散复合法分别制备了HAP含量均为0.03g/mE的聚乳酸(PLLA)/HAP和PLIA/HAP-PVA复合物,并经过挤出成型得到φ=5mm的棒材。重点研究了热拉伸取向的拉伸规律及表面改性前后HAP粒子在PLLA基质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经PVA改性的HAP粒子在PLLA基质中的分散要明显优于未经改性的HAP粒子。拉伸取向后PLLA/HAP-PV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262MPa。  相似文献   
16.
新型骨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符合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制备技术要求的新型支架复合材料;并确定其性能与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指标。方法:按不同CPPf(聚磷酸钙纤维)/PLL(L-聚乳酸)重量比及相同CPPfPLLA/NaCl颗粒重量比,采用溶铸颗粒沥取(Solventcasting particulte-leaching)法轩系列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液体置换法,压缩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密度,孔隙度压缩模量及微结构特征;材料样品体外人工降解液直接浸渍法判定其生物降解性能,并观测其生物降解率,压缩碍及微结构由微孔海绵状过渡为纤维网状。随着支架材料在人工降解液中降解时间的延长,其降解率以0%-13.2%线性递增;压缩模量呈线性降低至1.10-2.78MP;材料横截面微结构则发生相应改变。结论 CPPf/PLLA支架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度的三维立体结构,良好的抗压缩性能和和解性能,经进一步优化设计后,可成为结构和性能符合各项要求的新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入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约为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民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u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聚酯工业工程技术开发和实施的情况以及成功的经验,并对国产化聚酯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竞龙  余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71-2371,2379,I001
目的:观察大鼠成骨细胞与聚乳酸和聚乙醇酸共聚合物( PLGA)材料的相容性及细胞在PLGA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取大鼠颅盖成骨细胞与PLGA材料联合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及环境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大鼠成骨细胞与PLGA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细胞在PLGA材料上生长良好。结论:PLGA聚合物是一种安全的骨组织工程材料,可望制成有生物活性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可降解聚乳酸支架在胆管损伤治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的可降解聚乳酸支架在胆管损伤胆管修复中的支撑作用和其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4条犬作为实验动物,麻醉后行胆囊切除,横断胆总管,造成胆管损伤模型。行胆管对端吻合,并放置可降解聚乳酸支架支撑。分别于10周、11周、13周和15周行胆道造影,并切取胆总管组织和肝组织做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犬血胆红素正常。胆道造影检查显示胆管支架通畅,没有胆管狭窄。支架膨胀,完好支撑在胆管内,没有移位。支架内没有胆泥形成。组织学检查显示胆管黏膜未见异常,没有明显炎症反应和上皮增生。结论可降解聚乳酸支架能有效支撑胆管,安全,可行,为胆管损伤的支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材料。但尚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