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47篇
  免费   4781篇
  国内免费   4172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665篇
妇产科学   611篇
基础医学   3668篇
口腔科学   650篇
临床医学   7361篇
内科学   9996篇
皮肤病学   580篇
神经病学   1058篇
特种医学   16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3276篇
综合类   21149篇
预防医学   3530篇
眼科学   537篇
药学   14405篇
  92篇
中国医学   10760篇
肿瘤学   1684篇
  2024年   622篇
  2023年   1840篇
  2022年   1610篇
  2021年   1997篇
  2020年   1979篇
  2019年   2118篇
  2018年   1214篇
  2017年   2073篇
  2016年   2120篇
  2015年   2453篇
  2014年   3396篇
  2013年   3324篇
  2012年   4500篇
  2011年   4990篇
  2010年   4514篇
  2009年   4399篇
  2008年   4897篇
  2007年   4279篇
  2006年   4297篇
  2005年   4069篇
  2004年   3375篇
  2003年   3071篇
  2002年   2417篇
  2001年   2231篇
  2000年   1721篇
  1999年   1374篇
  1998年   1100篇
  1997年   995篇
  1996年   1005篇
  1995年   796篇
  1994年   704篇
  1993年   496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388篇
  1990年   354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海风藤Piperis kadsurae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神经保护活性筛选。方法 运用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同时采用MTT和RTCA法,以白藜芦醇作为阳性对照,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神经保护活性实验。结果 从海风藤藤茎的二氯甲烷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uberulin(1)、(-)-acuminatin(2)、dihydrocarinatin(3)、海风藤酮(4)、山蒟素C(5)、3-羟基苯甲酸苄酯(6)、2-羟基苯甲酸苄酯(7)、cherrevenol D(8)、trans-2,3-diacetoxy-1-[(benzoy1oxy)methyl]-cyclohexa-4,6-diene (9)、(3R,4R)-4-O-acetyl-5-(benzoyloxymethyl)cyclohexa-1,5-diene-3,4-diol(10)、(-)-sootepoxidechlorohydrinA(11)、香...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基于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模型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痹祺胶囊的药效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采用Ⅱ型胶原蛋白造模,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痹祺胶囊(0.05、0.10、0.20、0.40 g/kg)组及泼尼松(10 mg/kg)组和雷公藤总苷(10 mg/kg)组,连续给药15 d。持续监测大鼠体质量、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评分,苏木素-伊红染色考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初步评价痹祺胶囊治疗效果。选择痹祺胶囊中39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和TCMSP、Uniprot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 Ge Net等数据库收集的RA相关靶点相互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Omicsbean、STRING等数据库平台对获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功效-疾病”网络,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究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Hcy、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H型高血压病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通脉汤+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水平、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浆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37/40)大于对照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晕目眩、头空痛、倦怠懒言、乏力自汗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A、AngⅡ、AL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y、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通脉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改善H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黄芩素、苦参碱对弥漫大B淋巴瘤OCI-LY10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黄芩素能促进OCI-LY10细胞株的增殖,而苦参碱能明显抑制OCI-LY10细胞株增殖,随时间以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IC50在1.53~2.25mg/mL。苦参碱单药组明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对Bax轻度降低,下调Bcl-2/Bax蛋白比值。结论 黄芩素体外能促进OCI-LY10细胞株的增殖;苦参碱能明显抑制OCI-LY10细胞的增殖,并且能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对防风品质的影响,通过色差仪量化防风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5种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防风样品粉末总色值(E*ab)野生防风<多年生防风<一年生防风;野生防风的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显著高于多年生防风及一年生防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年生防风质量差异大,其品质虽不及野生防风,但接近野生防风,优于一年生防风;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E*ab、b*、L*和升麻素含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均>1,升麻素含量的VIP亦接近于1;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与E*ab呈显著负相关,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与E*ab...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帕霉素2 mg/kg组、白花丹素50、100 mg/kg组、白花丹素100 mg/kg+自噬抑制剂2 mg/kg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次/d,连续给药8 w。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并比较给药前后大鼠的体质量变化;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含量,并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足细胞标志蛋白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凋亡、自噬和mTOR/p70S6K/4EBP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较差,出现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等肾脏病理损伤以及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倒伏、足突相互融合、部分足突消失,24 h U-mAlb、FBG、Scr、BUN含量、肾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和mTOR(p-mTOR)/mTOR、p70S6K(p-P70S6K)/P70S6K、4EBP1(p-4EBP1)/4EBP1蛋白比值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Nephrin、WT-1、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LC3-Ⅰ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花丹素50、100 mg/kg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肾脏病理和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明显改善,24 h U-mAlb、FBG、Scr、BUN含量、肾组织Caspase-3、BAX蛋白、p-mTOR/mTOR、p-P70S6K/p70S6K、p-4EBP1/4EBP1蛋白比值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ephrin、WT-1、BCL-2、Atg12蛋白、LC3-II/LC3-Ⅰ蛋白比值明显升高(P<0.05);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能减弱白花丹素100 mg/kg对DN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白花丹素可能通过抑制mTOR/P70S6K/4EBP1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抑制足细胞凋亡,进而减轻DN大鼠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索胃饥饿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初诊未经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T评分<-2.5)参加了研究,共纳入320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受试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78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不合并代谢综合征242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L1-L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OP)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组(OPMS)的身高、体重、BMI、血糖、腰椎(L1-L4)、三酰甘油、血糖、总胆固醇、股骨颈骨密度、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和胃饥饿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腰椎和股骨颈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三酰甘油、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结论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降低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尿戊糖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妇女8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尿戊糖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究对象腰椎、股骨颈和Ward三角的骨密度。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骨代谢指标P1NP和β-CTX水平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骨转换较绝经后正常骨密度组显著增加(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戊糖素水平与BMD呈负相关;和P1NP和β-CTX水平呈正相关,但与甘油三酯、血糖和总胆固醇不相关。在校正其他因素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腰椎、股骨颈和Ward三角骨密度和血清P1NP、β-CTX是骨质疏松患者尿戊糖素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尿戊糖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芦荟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及去卵巢大鼠+芦荟素治疗组(LHS,去卵巢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芦荟素治疗,持续12周)。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股骨干骺端微观结果,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骨小梁结果变化,通过骨生物力学检测骨强度改变以及运用蛋白质印迹(WB)检测可能的机制。结果OVX组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显微结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Sham组(P<0.05)。芦荟素治疗后大鼠的骨密度、骨显微结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OVX组p-Erk1/2、Erk1/2、ALP、RUNX 2、OCN和OPN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下调(P<0.05)。LHS组p-Erk1/2、Erk1/2、ALP、RUNX 2、OCN和OPN表达水平较OVX组明显上调。结论芦荟素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强度和骨量,这种疗效可能通过激活ERK1/2-Runx 2信号通路促进成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卡托普利对去卵巢(OVX)骨质疏松大鼠骨丢失及激肽释放酶-激肽(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系统的影响。方法去卵巢法制备绝经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为OVX组、ACEI组[6 mg/(kg·d)卡托普利]、阳性对照雌激素组[0.05 mg/(kg·d)己烯雌酚],另不去卵巢为Sham组。给药8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Ca)、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及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序列(β-CTX)水平,微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icro CT)法检测骨密度及微结构,TRAP法观察骨组织破骨细胞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组织激肽释放酶(KLK)、缓激肽受体1(B1R)及缓激肽(BK)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Sham组,OVX组大鼠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骨体积分数、SMI、PINP、ALP、OCN水平、BMP2、Runx2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0.05),骨小梁分离度、TRAP、β-CTX水平、破骨细胞数量、KLK、B1R及BK蛋白水平均增加(P均0.05)。相较于OVX组,ACEI组、阳性组大鼠骨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骨体积分数、SMI、PINP、ALP、OCN水平、BMP2、Runx2蛋白表达均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RAP、β-CTX水平、破骨细胞数量、KLK、B1R及BK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ACEI可抑制KKS系统,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进而改善OVX大鼠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