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1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100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92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506篇
临床医学   3219篇
内科学   199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7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59篇
综合类   5919篇
预防医学   7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96篇
  17篇
中国医学   1572篇
肿瘤学   146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1066篇
  2011年   1260篇
  2010年   1267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416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438篇
  2005年   1297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1016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394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疗效,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施行肝切除术的6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8.1%和26.0%,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0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直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假包膜形成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术后综合治疗者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综合治疗者(P<0.05)。肝转移灶大小及其切除时间并不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不超过3个、肿瘤假包膜形成及术后综合治疗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2.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切除吻合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I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术中肠管切开减压,近远端肠管顺行灌洗,I期肿瘤切除、吻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吻合口瘘经引流冲洗后治愈,余病例全部I期愈合。结论左半结肠癌引起肠梗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肠管减压、灌洗及术后扩肛,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取的。  相似文献   
73.
高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42例分析;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22例临床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初步临床研究;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经肛门入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6例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随着TME手术原则理论的完善、技术的推广和手术前放化疗的开展,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逐年降低,生存率有所延长。综合患者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生存质量的考虑,目前对低位直肠癌尽可能进行保肛手术。但对于肿瘤下缘位于齿状线附近的直肠癌和肛管癌,如何能保证远端直肠切除范围以达到根治性的目的,同时又能在原肛门处排便,通过12年29例患者观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诊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13例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4.3%和23.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异时性肝转移病人(P<0.01).同时性肝转移病人Ⅰ期手术和Ⅱ期手术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瘤最大直径>5cm者的5年生存率较最大直径≤5cm者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科手术是结肠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已成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CD44v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46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CD44v9及MMP-9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4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9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8.7%和82.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7%和47.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44v9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分化高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且两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44v9和MMP-9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性有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78.
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接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行结肠造口术46例,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给患者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不便和压力,因此做好造口术后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临床表现。笔者用中药内服及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正> 例1.男性,23岁。因自幼患先天性巨结肠症,一直靠泻药、灌肠排便,二个月来高热39℃持续不退,于1973年9月转来我院。病人表现衰弱、贫血,腹部可扪及扩张之肠袢,血色素从120g/L降至50g/L。钡灌肠检查:直肠有4cm长狭窄段,上端似有一切迹,切迹上直肠、结肠明显扩张,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症。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症并中毒性肠炎,决定分期手术治疗。第一次行单纯横结肠造瘘术,术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病情好转,体重增加9千克,血色素上升至150g/L。每日从横结肠瘘口及肛门行双向清洁洗肠准备近2个月,于1973年12月12日施行第二次手术,术中取距狭窄上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