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04篇
  免费   25194篇
  国内免费   15159篇
耳鼻咽喉   7221篇
儿科学   1878篇
妇产科学   4372篇
基础医学   17449篇
口腔科学   3492篇
临床医学   57430篇
内科学   26476篇
皮肤病学   1553篇
神经病学   3793篇
特种医学   180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4篇
外科学   45677篇
综合类   104355篇
预防医学   16326篇
眼科学   1831篇
药学   33471篇
  456篇
中国医学   17769篇
肿瘤学   75147篇
  2024年   2026篇
  2023年   8287篇
  2022年   7076篇
  2021年   8959篇
  2020年   8592篇
  2019年   8877篇
  2018年   5032篇
  2017年   7877篇
  2016年   9471篇
  2015年   10203篇
  2014年   16192篇
  2013年   16276篇
  2012年   21959篇
  2011年   23712篇
  2010年   23270篇
  2009年   23710篇
  2008年   24128篇
  2007年   22476篇
  2006年   20679篇
  2005年   20676篇
  2004年   18757篇
  2003年   14645篇
  2002年   13654篇
  2001年   13670篇
  2000年   11414篇
  1999年   10654篇
  1998年   10656篇
  1997年   11256篇
  1996年   10131篇
  1995年   8230篇
  1994年   7129篇
  1993年   5062篇
  1992年   4556篇
  1991年   3296篇
  1990年   2001篇
  1989年   1732篇
  1988年   316篇
  1987年   283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7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七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早期首发症状多为单一神经根损害引起的腰腿痛、麻木。后期可为多根神经根损害表现,影像学所见很容易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从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我院从1990年2月-2003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7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被误诊为腰椎管内肿瘤,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抗血栓治疗知识(六)——脑血管病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卒中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因素之一。在发达国家,卒中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常见致死因素。  相似文献   
993.
女性腹膜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琦  石群立  吴波  孟奎  马恒辉  孙桂勤  陆珍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7):616-619,623,F004
目的:分析12例女性腹膜原发癌(FPCP)(10例浆液癌、1例黏液癌、1例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复习我院1992至2002年间12例FPCP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收集随访资料,记录大体标本所见,调出全部蜡块重新切片,并行PAS染色及细胞角蛋白(CK)7、CK20、ER、PR、牛血清清蛋白100(S-100)、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D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患者年龄在32—67(平均48.75)岁,10/11例患者血CA125明显增高。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示阳性者:PAS为7/11,CK7为10/11,CK20为10/11,CD15为11/11,S-100为8/11,CA125为6/11,CEA为6/11,ER为4/11,PR为2/11。黏液性腹膜癌预后极差,其余类型与卵巢原发性上皮癌相似。结论:女性FPCP被认为起源于中肾旁管(Muller管),组织学上与同类型的卵巢癌一致,在排除卵巢原发癌的基础上可作出诊断,免疫组化有助于区分女性FPCP、腹膜间皮瘤和卵巢原发癌。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靶基因人类斯钙素1(hSTC—1)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6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人类斯钙素1(hSTC—1)mRNA,12例健康成人、4例妊娠期妇女、14例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并检测1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新鲜组织标本中的hSTC—1 mRNA。结果:6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食管癌组hSTC—lmRNA的阳性率为52.9%(9/17例),胃癌组的阳性率为57.7%(15/26例),大肠癌组的阳性率为53.8%(14/2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新鲜组织标本的阳性率为100%(12/12例);而健康成人、妊娠期妇女、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无1例出现阳性。将肿瘤患者hSTC-1 mRNA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结合分析发现:外周血中的hSTC-1m RNA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应用RT—PCR方法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hSTC—1m R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成为检测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的影响。方法:22只植有VX2肝肿瘤的新西兰白种兔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n=15),开腹后对肝肿瘤进行射频治疗,功率为30w,持续3~4 min。B组(对照组n=7),开腹后关腹,不作任何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7、14天观察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尿中红细胞和病理变化。结果:A组术后3天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中红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发生颗粒样变性。术后7天肌酐恢复正常水平,14天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射频肝肿瘤灭活术对肾脏有影响作用,但是为可逆性暂时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6.
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ANP)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单次过量 2 0 %L 精氨酸 (10 0 0mg/ 10 0g大鼠体重 )皮下注射建立ANP动物模型。测定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 ,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及胰腺组织的变化来评价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结果 大鼠皮下注射过量L 精氨酸后 ,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水平升高 ,胰腺变性坏死。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ANP ,可显著降低血清淀粉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生成 ,组织受损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与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对ANP动物模型具有很好治疗效果 ,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食管鳞癌中肿瘤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虹  曾亮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2):162-164,168,F005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 5例食管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肿瘤组织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肿瘤MVD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 ,肿瘤MVD平均值为 15 .5 8,中位值为 15。MVD水平与食管癌的肿瘤局部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 <0 .0 5 )。多血管型 (MVD >15 )病例的术后生存率低于少血管型 (MVD≤ 15 )病例 (P =0 .0 2 78)。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MVD水平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食管鳞癌的血管新生与癌肿进展程度有关 ,高MVD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的患者 ,其MVD水平可独立用于预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8.
动态对比增强灌注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肿瘤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动态对比增强灌注磁共振(MR)成像能提供非侵袭、生理状态下的脑组织微循环血供图,通过计算正常脑组织及肿瘤组织的局部血容量,评估肿瘤组织的血供状态;并有助于评估胶质瘤病理学级别的高低,确定肿瘤穿刺活检的部位,以及对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淋巴瘤和其他脑肿瘤切除放疗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但在颅内脑外肿瘤及伴有血脑屏障严重破坏的脑肿瘤诊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9.
32例子宫肌瘤变性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变性的超声图像表现。方法 32例38个肌瘤,术前有详细的声像图及诊断资料,手术及瘤理证实为肌瘤变性,观察术前超声诊断肌瘤变性的符合率及声像图特征。结果 B超总的诊断符合率为71.05%,不同变性类型的符合率存在较大差异,囊性变(90%)、钙化(100%)的符合率高,玻璃样变(76.9%)其次,红色变性(37.8%)最低;变性的发生以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为常见。结论 超声对子宫肌瘤变性有一定诊断价值。肌瘤变性的程度,有无液化、坏死,及组织细胞成分多少是构成超声图像特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CT在鼻源性眼球突出的诊断价值,对53例鼻源性眼球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眼球突出非眼科所独有,某些鼻部病变也可不同程度地引起眼球突出、移位等眼部症状。对外伤、炎症、肿瘤等鼻部病变引起的眼球突出,CT检查可以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