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1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585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329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2996篇
内科学   1743篇
皮肤病学   289篇
神经病学   627篇
特种医学   3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17篇
综合类   7108篇
预防医学   2049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8440篇
  86篇
中国医学   1567篇
肿瘤学   141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836篇
  2019年   992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937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1067篇
  2014年   1608篇
  2013年   1511篇
  2012年   1755篇
  2011年   1712篇
  2010年   1522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364篇
  2007年   1195篇
  2006年   1132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974篇
  2003年   805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551篇
  2000年   451篇
  1999年   361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阿地溴铵原料药中有关物质来源及合成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杂质对照品。方法通过对阿地溴铵原料药制备过程可能产生的杂质推测,以(R)-(-)-3-奎宁醇和3-苯氧基溴丙烷为原料合成杂质A;以R-2,2-二(2-噻吩基)-2-羟基乙酸奎宁-3-基酯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控制不同反应条件合成杂质B和杂质C。结果与结论合成的3种杂质经~1H-NMR、HRMS谱确证,HPLC测定纯度在98%以上,可作为阿地溴铵原料药的杂质对照品,其中杂质B和杂质C为首次报道;建立了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的阿地溴铵杂质分析方法,为阿地溴铵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2.
黄瑾  李璐奕  祁炜罡  黄瑛  曾颖  唐帆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6):533-535,54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效果,评价其改善氯吡格雷抵抗作用的效果。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0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3种药物治疗方案:A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血府逐瘀胶囊;B组使用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C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西洛他唑,连续3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检测干预后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患者半年,观察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抑制率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对血小板抑制的有效率达40%,优于C组(33.33%),与B组相当(40.74%)。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不敏感的患者换用进口波立维对提高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佳;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对血小板抑制有协同作用。随访半年后发现,联合使用血府逐瘀胶囊的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强血小板抑制的效果,但并不增加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风险。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出血风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中冠心病并行支架植入术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应用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5例,采用芯片杂交法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观察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1年内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比例为13.33%,中间代谢型比例为40.89%,快代谢型比例为45.78%。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5例,快代谢型患者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为CYP2C19突变杂合及纯合基因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过高(P<0.05)。结论:淮海地区PCI术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与氯吡格雷应用后再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临床主要特征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研究认为PCOS是子宫内膜增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二甲双胍治疗对PCOS患者有益,但长期服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含巯基的L-半胱氨酸的乙酰化变体,可以通过降低血清雄激素和游离睾酮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发挥胰岛素增敏剂作用,还可以降低机体的活性氧簇水平,最终辅助诱导PCOS患者排卵。近年来更多的研究也表明,NAC对于氯米芬抵抗的PCOS有一定疗效。综述NAC在PCOS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995.
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从医疗保险角度,对经皮冠脉支架置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3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3种治疗方案为在使用阿司匹林基础上,经验性给予国产氯吡格雷,或经验性给予替格瑞洛,或根据CYP2C19基因型指导选择国产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由此建立决策树模型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预测该3种方案避免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成本,研究时间为1年。结果 经验性给予国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为成本最低方案,但直接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最好。结论 对于PCI术后的患者,最推荐直接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6.
摘 要 目的: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与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的差异和出血情况,为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院行PCI后服用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的患者,在出院前对其MAR值进行检测,随访3个月内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MAR值以及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 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出院时MAR为(51.1±13.7)%(n=76),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MAR为(32.6±15.7)%(n=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结论: 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出院后出血的倾向可能比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更大。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建立普拉洛芬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7mol?L乙酸铵溶液(含三乙胺1%,冰醋酸调节pH至5.0)-乙腈(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分离度良好,苄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苄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分别在3.4~33.8μg?mL-1,0.7~5.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试验的RSD分别为0.2%和0.7%、稳定性试验的RSD均不大于1.0%;回收率分别为99.9%,101.2%(n=9,RSD<1.0%)。C12与C14的检出限分别为3.4 ng?mL-1和110.5 ng?mL-1。在测定3批样品中,其中C12含量(μg?mL-1)分别为57.195,57.009,56.830;C14含量(μg?mL-1)分别为12.850,12.714,12.937;苯扎氯铵含量(μg?mL-1)分别为70.045,69.723,69.767。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能分别控制普拉洛芬滴眼液中苯扎氯铵两种同系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有效区分地氯雷他定片质量并具有国际通用性的溶出度HPLC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桨法,以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溶出度,以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0.5%三氟醋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值至6.3)(55:45),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7 nm。结果:地氯雷他定在1.02~204.2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3%(n=9),国内片剂在30min时的溶出度均在95%以上。结论:本方法准确、简单方便且高效,测定结果均一性良好,可有效地用于地氯雷他定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有关物质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找出影响不确定度因素。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有关物质测定过程中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通过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分析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有效控制该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一次性双腔无囊喉罩I-gel与气管插管在成人烧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观察及优缺点比较.方法 选择50例择期手术成人烧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喉罩组采用I-gel喉罩行麻醉(n=25)、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行麻醉(n=25),麻醉方法均选用全凭静脉麻醉,用药剂量及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记录麻醉诱导后(T1),插入I-gel喉罩或气管导管后(T2),术毕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 min(T3),拔出I-gel喉罩或气管导管后(T4),患者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T2、T3、T4时间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计算两组中每位患者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的总量,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后的并发症.结果 插管组T2、T4时段MAP、HR分别为(89.4±8.3) mmHg、(96.0±7.7)mmHg、(99.4±4.9)次/分钟、(100.6±5.6)次/分钟明显高于喉罩组(P<0.05),与T1,T3时段比较,捶管组MAP、HR数值则明显升高(P<0.05),喉置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苏醒躁动、呛咳屏气、术后咽痛喉罩组少于插管组(喉罩组比插管组依次为4.0%比28.0%、0.0%比20.0%、4.0%比28%,均P<0.05).而喉罩组丙泊酚与顺阿曲库铵的用量也明显少于插管组(P<0.05),喉罩组苏醒时间(4.1±2.2)min明显快于插管组(8.1±3.0)min(P<0.05).结论 与气管插管全麻相比,I-gel喉罩在成人烧伤患者的应用有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平稳,患者舒适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