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55篇
  免费   5448篇
  国内免费   3870篇
耳鼻咽喉   696篇
儿科学   1256篇
妇产科学   619篇
基础医学   4575篇
口腔科学   2472篇
临床医学   16693篇
内科学   15522篇
皮肤病学   344篇
神经病学   1202篇
特种医学   42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2篇
外科学   7016篇
综合类   33046篇
预防医学   7866篇
眼科学   555篇
药学   14526篇
  207篇
中国医学   7312篇
肿瘤学   2028篇
  2024年   837篇
  2023年   3107篇
  2022年   2712篇
  2021年   3172篇
  2020年   2981篇
  2019年   3045篇
  2018年   1527篇
  2017年   2497篇
  2016年   2445篇
  2015年   3052篇
  2014年   5061篇
  2013年   4815篇
  2012年   6119篇
  2011年   6687篇
  2010年   6289篇
  2009年   6213篇
  2008年   7379篇
  2007年   6768篇
  2006年   6076篇
  2005年   6407篇
  2004年   4895篇
  2003年   4386篇
  2002年   3631篇
  2001年   3251篇
  2000年   2399篇
  1999年   2041篇
  1998年   1709篇
  1997年   1767篇
  1996年   1642篇
  1995年   1569篇
  1994年   1391篇
  1993年   957篇
  1992年   838篇
  1991年   767篇
  1990年   658篇
  1989年   575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5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儿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儿童OSAHS发生率为4%~5%,2~6岁是发病的高峰期。OSAHS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还会引起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缺陷等一系列不良反应,OSAHS患儿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因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而扁桃体和腺样体是儿童淋巴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的防御和保护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OSAHS是否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目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扁桃体切除和腺样体切除后儿童的免疫力降低,而另一些学者认为OSAHS儿童的免疫力在手术后保持不变,甚至比手术前有所提高。本文就儿童OSAHS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因为持久性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对于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心肌梗死有着发病突然的特点,因此对其应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3.
2012年我国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再次启航时,全国存留下的心脏康复中心仅有8家,而且大多不受医疗机构重视,被边缘化。我国地市级医院和多数大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不做运动负荷心电图,心肺运动评估开展的极少。我国自主研发的体外反搏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几乎荡然无存,反而被美国推荐用于稳定性冠心病的康复。大量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被过度支架,而无术后的康复/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52例作为DN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8例)、微量尿蛋白组(20例)和临床尿蛋白组(14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法、电化学检测法测量52例DN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BMP-7、NT-proBNP水平,并检查患者肌酐、血清尿素氮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结果 DN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BMP-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N患者病情损害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显著上升,而BMP-7水平显著下降(P<0.05)。NT-proBNP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而与e GFR呈负相关(P<0.05)。BMP-7与肌酐、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而与e GFR呈正相关(P<0.05)。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与单一指标检测相比,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较高。结论 DN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NT-proBNP与BMP-7与肾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NT-proBNP、BMP-7水平能有效预测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中药防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一般规律。方法检索1988年1月—2017年10月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中药干预化疗药引起心脏毒性的相关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归纳中药干预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一般规律。结果纳入文献279篇,包括中药126味,使用频次前10位为人参、黄芪、麦冬、丹参、甘草、五味子、附子、党参、三七、川芎;中药制剂剂型中注射剂和汤剂居多;常用中药组合为人参-麦冬、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芪、人参-附子、桂枝-甘草;根据中药的功效进行分类,功效频次前3位为补虚药(462次)、活血化瘀药(97次)、清热药(53次)。结论中药干预化疗药所致心脏毒性的治则以补虚为主,常用补虚、活血、清热、温里等药物。  相似文献   
96.
目前我国的体医融合已探索出以医院为平台的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以健身场所为平台的体育俱乐部健康指导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的健康监测中心模式和以体医融合健康产业为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4种运行模式。但总体来说我国体医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优化体医融合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体医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体医融合人才现行培养模式主要以在职培训为主,存在专门人才缺失严重、认证体系有待完善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实困境。同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体医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精心布局优化体医融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引导完善体医融合舆论宣传体系,标准引领健全体医融合职业标准等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体医融合专门人才队伍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97.
当利用放射线对胸部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时,位于纵隔的心脏会不可幸免受到照射,从而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 RIHD)。随着手术以及放化疗技术的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使得RIHD这一放疗远期并发症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因此,学者们对于RIHD的研究逐渐升温。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该疾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临床上缺乏有效阻止其发生的方法。动物模型研究可为临床该疾病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证据,为此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情况,旨在为后续实验开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小肠灌流技术,以平均肌张力为指标评价小肠收缩活性。小鼠离体小肠恢复自发收缩后,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离体小肠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分别以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氯化钡(BaCl_2)和氯化钙(CaCl_2)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累积加入茯苓提取液,观察茯苓对不同工具药导致的小肠痉挛性收缩的影响;以阿托品(atropine)预孵育离体小肠,观察阻断M受体对茯苓抑制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茯苓中的33个化学成分与M胆碱能受体(ID:3UON)进行分子对接,计算结合自由能,进一步从分子层面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茯苓能够明显抑制离体小肠自发收缩,抑制Ach、BaCl_2、CaCl_2所致离体小肠痉挛性收缩;阻断M受体后,茯苓对Ach所致小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茯苓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等多种成分能够与M受体结合。结论:茯苓抑制离体肠收缩的机制可能与阻断M受体有关,其中齿孔酸、松苓酸A、3-氢化松苓酸可能是茯苓抑制小肠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